<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9-22 10:22 原文鏈接: 好奇號在火星未發現甲烷暫無生命跡象

      據英國《衛報》報道,美國航空航天局9月19日晚宣布,“好奇號”探測器沒有在火星大氣里發現甲烷的蹤跡,這讓火星上可能發現微生物的希望變得有些黯淡。

      科學家使用“好奇號”上攜帶的“可調諧激光光譜儀”(Tunable Laser Spectrometer)測量火星大氣。結果沒有顯示甲烷的跡象。美國航空航天局科學家克里斯?韋伯斯特說:“我們的測量結果顯示,制造甲烷的微生物的活動在火星上微不足道,但有的微生物不產生甲烷,所以地表下面有可能存在不排放氣體的微生物。”

      如果能在火星大氣中發現甲烷,就可能意味著微生物就潛藏在巖石和塵埃下面,如果甲烷不存在,找到這些微生物的希望也就破滅了。在地球上,許多微生物把甲烷作為廢氣排除體外,這種氣體與豬、牛和人類排放的廢氣一起混合在大氣里。有科學家認為,火星大氣中即使存在甲烷,也一定非常稀薄,所占比例不會超過十億分之1.3。

      韋伯斯特表示,現在就停止對火星生物的搜尋為時尚早。他說:“對火星生命的搜尋遠遠沒有結束。我們需要在兩個方面努力。一是尋找目前存在的微生物活動,二是分析火星上的巖石,尋找曾經適宜生命存在的跡象。火星表面曾經有一段時間存在水和豐富的化學物質,我們已經發現湖床和古代河流的證據,所以,很久以前火星的條件適宜生物存在依然是有可能的。”

    “好奇號”探測器發現的結果似乎與過去的研究相矛盾,曾有研究稱,火星表面有柱狀的甲烷氣體向外發散。2009年,美國航空航天局在首都華盛頓總部舉行了一場新聞發布會,宣布他們已經發現這顆星球幾處地質特征周圍排出一陣陣甲烷氣體。

    相關文章

    Nature子刊:科學家發現火星殼磁場捕獲太陽風離子證據

    火星是地球的近鄰,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氣候最接近地球的星球。與地球不同,火星當前不存在類似地球那樣的全球性偶極磁場。由于缺乏全球磁場的保護,外部太陽風可直接轟擊火星大氣,并剝蝕火星大氣粒子以致其逃逸,使得......

    助力火星探索,我國科學家成功構建新一代火星大氣模式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火星研究團隊基于自主研發的大氣模式動力框架,拓展其應用領域到火星大氣,成功構建了新一代火星大氣模式,為火星探測提供了重要的科研支撐。不同于地球,火星大氣低壓低溫,水汽極少......

    中國科大“機器化學家”利用火星隕石智能創制產氧催化劑

    移居火星是人類的夢想,但首先要解決缺乏氧氣的問題。火星上存在水資源的可能,為利用太陽能驅動的電催化析氧反應制備氧氣提供了機遇。人類無法在無氧的火星環境下長期生存,因而在火星上就地取材創制催化劑成為難以......

    研究發現火星半徑縮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1262.shtm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夢然)《自然》25日發表的兩篇研究發現,火星的液態鐵......

    火星或曾是河流星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1080.shtm......

    地質地球所繪制低頻火震分布圖像,得到更多火震信息

    準確定位火星地震(火震)能夠為探索火星內部地震活動性、地下結構、物質組分以及深部動力學過程提供關鍵信息。通常,描述火震的位置需要兩個基本參數——震中距和反方位角。在美國洞察號(InSight)任務的單......

    馬斯克:4年內不載人著陸火星可行,然后還有這些事要做

    ·實現馬斯克的火星夢每年需要約100萬噸的運輸載荷、數千次的發射,如果星艦不能實現這些數字,人類將永遠不會在火星上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城市。而那些留在地球上的人類可能會以其他方式使用星艦,比如星艦環球客......

    洞庭湖洪泛濕地的甲烷排放及洪水影響研究取得進展

    大氣中甲烷濃度的增加是重要的環境問題之一,洪泛濕地是甲烷排放的熱點地區,但洪水對甲烷排放的影響缺乏應有的重視。基于此,為探究洞庭湖洪泛濕地的甲烷排放特征和水文環境影響,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以......

    火星擁有適于生命出現的環境條件

    據《自然》雜志9日報道,包括法國天體物理與計劃學研究所、里昂大學地質實驗室在內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了新證據,證明火星上擁有適于生命出現的環境條件。與地球不同,火星表面不會因板塊構造而不斷更新。這使得......

    形成無需高壓高溫地球生命出現前甲烷或已很普遍

    一項地球科學研究指出,地球早期的甲烷形成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容易也更普遍。研究結果顯示,溫暖環境和光驅使的反應或許能在無需高壓和高溫的情況下,在全球含水環境中產生甲烷。這些反應可能影響了生命出現前的大氣......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