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鏡一般就是指一個凸透鏡,而顯微鏡則復雜多了,從原理上來說,可以認為兩個凸透鏡的組合,就是第一個鏡片(物鏡)所 成放大實象落在第二個鏡片(目鏡)的焦距內,造成二次放大。
學顯微鏡上有兩種鏡片,一種是目鏡,就是靠近眼睛的鏡片,一種是物鏡,就是對著所觀察物體的鏡片,兩種鏡片是都標有乘以多少的數字,比如目鏡所標的是*10。而物鏡上所標的是*20。那么這個顯微鏡的實際放大倍數就是10*20=200倍了。一般來說目鏡是不更換的,要進行不同倍數的顯微操作,只改變物鏡就可以了,一般的顯微鏡一般有三到5個物鏡,現在比較流行的物鏡配制是4倍,10倍,40倍,和100倍,另一個物鏡位空著。使用時只需要轉動一下就行,非常方便的。
(1)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反之則放大倍數越大。(2)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距裝片距離越近;反之則放大倍數越小,距裝片距離越遠。(3)物鏡上端有螺紋,而目鏡無。目鏡用來觀察前方光學系統所成圖像的目......
摘要:物鏡的作用是將射到物鏡的平行光會聚在出射狹縫上。物鏡和出射狹縫之間的相對位置非常重要(即出射狹縫要嚴格處在物鏡的焦面上),它會直接影響儀器的質量。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物鏡:根據牛頓定律,一束平行......
組成結構光學顯微鏡一般由載物臺、聚光照明系統、物鏡,目鏡和調焦機構組成。載物臺用于承放被觀察的物體。利用調焦旋鈕可以驅動調焦機構,使載物臺作粗調和微調的升降運動,使被觀察物體調焦清晰成像。它的上層可以......
GB/T2609-2006顯微鏡物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