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6-04 09:32 原文鏈接: 如何處置發泡餐具建立回收利用體系最關鍵

      2013年5月1日,在國家發改委第21號令《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中,對“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正式解禁,距今已達一年之久。請關注——

      近日筆者在北京周邊餐館的走訪中發現:現在大家的健康意識很高,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已不再用。環保類餐盒即使加收打包費,大家也愿意選擇。而街邊燒烤攤所用餐盒卻多是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那么,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對健康是否有害?解禁后又該如何看待呢?

      發泡塑料餐具耐熱性差

      “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美國8個州、日本、韓國等曾對一次性發泡餐具的管理立法禁用、限用,但經過實施發現,禁用并不能很好地解決環境問題,由于無合適的替代品,反而造成使用不便。國外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使用標準中,更多的是注重相關回收政策。”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蔣建國教授指出。

      2013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在第21號令中對“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條目調整的說明中列出如下幾個原因:一是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符合國家食品包裝用具相關標準;二是使用后可以回收再利用;三是國際上許多國家和地區一直在使用;四是可以節約石油資源;五是社會環境已經發生變化。

      蔣建國指出,一次性發泡塑料的原料是聚苯乙烯,聚苯乙烯結構中的化學鍵鍵能都很大,這也決定了其非常穩定的化學性質,因此在保存完善并不被污染的情況下可以長時間保存并使用,也沒有所謂保質期的概念。

      蔣建國提醒:“聚苯乙烯耐熱性差,不耐熱水,超過70℃會發生變形并釋放出有害的低分子物質。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在盛裝含油食品或使用微波爐加熱時,未聚合的苯乙烯單體會伴隨食物進入人體,導致人體中毒。因此不能將其放入微波爐、蒸屜中加熱,不能盛裝炒菜、熱湯等熱的食物。尤其是路邊小攤的麻辣燙、熱炒粉等更是不能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盛裝。”

      “因為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諸多使用要求限制,建議將一次性發泡產品生產加工成生鮮、水果、蔬菜使用的托盤,不僅符合聚苯乙烯材質不耐高溫的特點,發泡后的產品還能夠更好的保護果蔬產品。”蔣建國建議。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同其他塑料餐具一樣,大大減少了餐具消毒不當造成的傳染病問題。”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王偉教授指出。

      專家呼吁建立“新標準”

      日前,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在對全國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生產企業進行走訪和調查后發現:由于目前一次性發泡餐具沒有相應的產品標準、檢測標準、市場準入制度及回收要求等,導致全國各地發泡餐具生產企業存在原料不合格、標識信息不齊全、產品質量無保證等諸多問題。

      蔣建國指出,由于一次性發泡材料加工方面較為成熟,我國在生產加工方面雖然沒有針對其的專門標準,但是應滿足《食品包裝用聚苯乙烯樹脂衛生標準》(GB 9692-1988),添加劑應滿足《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 9685-2008),熒光增白劑、工業滑石粉、回收廢料等都不得應用于生產中。

      然而,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的調查報告顯示:七成的企業都在使用廢料,但是諸如熒光增白劑等違規添加劑是無法檢測出來的。

      “所有跟食品接觸的塑料制品必須使用‘新料’。由于回收后的再生料可能摻雜其他物質,而在再生生產中會產生有毒成分并且使苯乙烯單體增加,因此再生料是不得再用于生產食品級的材料的,國家應當重視這方面的管理。”蔣建國表示。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教授呼吁,“相關政府應盡快制定國家標準,規范現有產品,監管部門參考河北質監部門執法模式,由企業對原料是否為食品級進行舉證,并結合現場檢查實際用料情況,加嚴監管;對于標識情況,加嚴銷售環節執法查處力度,從銷售到生產,提高意識。”

      建立回收利用體系更關鍵

      蔣建國列舉了一些歐美等國針對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回收利用體系:“德國未將發泡餐具列為禁用,僅規定使用時不得以CFCs作為發泡劑。然而發泡材料餐具雖未被禁用,但其回收難度較大,成本較高,或因回收處理有限,因而被德國回收體系有選擇性的接受。在日本,對發泡餐具的管理上世紀80年代也曾考慮過禁用,90年代以來趨向于加強回收再資源化利用,并于1991年成立發泡餐具再生資源化回收協會(簡稱 JEPSRA)。韓國對塑料廢棄物的管理和回收處理比較重視,《促進資源節約和再利用的法律》中規定發泡塑料包裝廢棄物必須分類存放及回收。”

      蔣建國表示:“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于1986年在中國鐵路開始使用,而鐵路沿線廢棄的各種塑料垃圾給生態以及景觀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因此重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應當重視群眾的引導和回收體系的建立。”

      “此前禁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理由如果是‘白色污染’,即是人們亂扔垃圾的行為造成的,那么和塑料餐具本身就并無關系。難道換成紙餐具的‘灰色污染’就不可怕了嗎?”王偉指出,這是一個更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

    相關文章

    研究揭示微塑料與農藥復合污染對蚯蚓的毒性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藥應用風險控制創新團隊揭示了微塑料與農藥復合污染對土壤動物蚯蚓的復合毒性效應及相關機制,為微塑料與農藥復合污染的生態風險評估和防控和提供了數據支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

    理化所提出電化學重整廢棄塑料PET制備乙醇酸

    將廢棄的PET塑料通過化學手段轉化為高附加值的化工產品是解決當前日益嚴重的塑料污染、實現碳中和的有效途徑之一。電化學氧化提供了可持續的解決策略,可在溫和條件下將廢棄PET衍生的乙二醇轉化為高值化學品,......

    替代塑料,馬尾藻也能用來做餐具

    馬尾藻纖維素基結構材料具有較高的硬度,可以通過破壞和重組可逆的納米纖維間氫鍵相互作用網絡來耗散能量,進而實現了強度、模量、韌性和熱穩定性的平衡。同時,該結構材料還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能及食品安全性,可加......

    透明可印刷塑料具有高導電性

    科技日報北京12月5日電(實習記者張佳欣)美國機械工程研究科學家詹姆斯·龐德和佐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設計出一種透明的聚合物薄膜,這種薄膜可像其他常用材料一樣有效地導電,還很柔軟,可在工業規模上使用。......

    全球“限塑令”將于2024年底出爐

    塑料是產量增長最快的材料之一。到2050年,全球塑料產量預計將翻一番,達到每年10億噸以上。隨之而來的,則是污染的加劇。“陸地管理不善會導致塑料垃圾最終都流入河流,并被排入海洋。”英國樸茨茅斯大學海洋......

    塑料降解酶的蛋白結構和分子改造研究獲新進展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目前全球應用最廣泛的合成聚酯,被廣泛用于飲料、食品包裝材料以及紡織纖維。然而,其廢棄物不可自然降解,導致了較嚴重的環境污染。利用環境友好的生物法將廢棄塑料降解為較低分子......

    新材料如塑料般制造但像金屬那樣導電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方法,可以制造出一種像塑料一樣制造,但導電性更像金屬的材料。這項研究發表在26日的《自然》雜志上,展示了如何制造一種分子碎片雜亂無章,但仍能極好導電的材料。這一突破表......

    新材料如塑料般制造但像金屬那樣導電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6日電(實習記者張佳欣)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方法,可以制造出一種像塑料一樣制造,但導電性更像金屬的材料。這項研究發表在26日的《自然》雜志上,展示了如何制造一種分子碎......

    透明木材有望很快取代塑料

    印度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透明木材有望替代玻璃或者塑料,用于制造汽車擋風玻璃、透明包裝以及生物醫學設備。透明木材具有可再生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可減少對環境的生態影響。此外,其成本效益是玻璃的5倍,......

    化學+生物,新工藝將廢塑料變得有用

     圖片來源:Getty塑料混合物通常很難回收。一項10月13日發表于《科學》的研究稱,經過兩個步驟,塑料混合物可被分解成更小且有用的化學成分。回收這些“頑固”的塑料加劇了地球面臨的環境問題。......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