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藥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多為以假孕療法為基礎。
中醫中藥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具有緩解疼痛、調經助孕、改善癥狀等顯著療效,同時通過對內分泌、血液流變學、生殖、前列腺素合成于代謝及免疫等方面進行調節,改善生殖系統的功能,以達到提高受孕率的目的。
手術治療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在直視下可以基本上明確病灶范圍和性質,對解除疼痛,促進生育功能效果較好,療程短尤其對重癥者,纖維化多,粘連緊密,藥物效果不明顯。較大卵巢內膜樣囊腫,藥物治療無效,手術尚有可能保留有效卵巢組織。可采用在腹腔鏡下還可行輸卵管通液檢查。手術方法有多種,具體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
最常發生的部位有卵巢、子宮、子宮骶骨韌帶、盆腔腹膜等處。好發年齡為26—40歲婦女。西醫認為,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較為普遍的認為有子宮內膜種植學說、淋巴及靜脈播散學說、體腔上皮化生學說、免疫學說、遺傳因素等。祖國醫學認為本病的主要病因是血瘀,病因或為氣滯、或為寒凝、或是熱郁、或是氣虛、或是腎虛,導致血液離經,瘀血積滯。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因其生長的部位不同而多樣,常見的癥狀有:痛經、不孕、性交疼痛、月經不調、經行發熱、周期性直腸刺激癥、周期性膀胱刺激癥、經期或行經前后的急腹癥、周期性下腹不適等。直到更年期卵巢癥狀衰竭時,癥狀才消退。
藥物治療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主要是應用性激素藥物抑制異位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增殖,并促使異位子宮的內膜萎縮退化;手術治療主要是通過手術切除異位的子宮內膜和局部病變組織,恢復組織器官的正常結構位置,達到祛除疼痛不適以及恢復生育功能的目的。手術方式有多種,分別適用不同類型的患者。
此外,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手術治療可以和藥物治療聯合應用,兩者互補可提高治療效果,個別情況下(像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的卵巢囊腫,又稱巧克力囊腫),手術治療成為必需的治療措施,當然術后仍須考慮藥物治療,以減少復發機會。
本病非單純氣血瘀滯,而屬虛實夾雜,本虛標實之證,在本者為脾腎之虛,在標者為氣滯血瘀,故溫宮內異湯治療上采用標本兼治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