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介紹: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是以隱蔽形式存在于核心顆粒中的可溶性蛋白,分布于細胞間隙,可能與病毒復制有關。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部分,故一般認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陽性是具有傳染性的標志。在潛伏期乃至整個病程中,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均可檢出;乙型肝炎病毒e抗體是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相應抗體,一般認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消失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體出現是病情趨于好轉的征象,但并不意味著乙型肝炎病毒DNA停止復制或傳染性消失。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正常值:
陰性。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臨床意義:
1.HBeAg是乙肝病毒復制的重要指標。HBeAg持續陽性表明存在乙肝病毒的活動性復制,提示傳染性大,容易轉為慢性。
2.一般HBeAg出現在HBsAg陽性中,遇到HBeAg陽性而HBsAg陰性時,要考慮檢測HBsAg的方法不敏感,或血清中有類風濕因子干擾。
3.“大三陽”:是指在乙肝兩對半檢測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體(HBcAb)檢測均是陽性。提示乙肝病毒感染,病毒復制活躍,有傳染性。并不能提示病情是否嚴重。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注意事項:
(1)檢查前要空腹,8-12小時不能進食,勿服用任何藥物,不可飲酒。
(2)檢查結果須與其他幾項乙肝檢查項目一起綜合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檢查過程:
暫無相關信息
相關疾病
乙肝,急性無黃疸型肝炎,肝炎,急性乙肝,病毒性肝炎
相關癥狀
腹脹,黃疸,腹部腫塊,腹痛,腹水,惡心與嘔吐,腹瀉,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