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預防加強飼養管理和環境衛生工作,避免密飼和墊料堆積,合理貯藏飼料,減少細菌污染等,嚴格控制各種內外因素對機體的影響,可有效地預防和減少本病的發生。
2.治療桿菌肽、土霉素、青霉素、痢特靈、弗吉尼亞霉素、泰樂菌素、林肯霉素等對本病具有良好的治療和預防作用,一般通過飲水或混飼給藥。
這是一種由產氣莢膜桿菌引起的小腸和大腸的炎癥性疾病.
除產氣莢膜桿菌性食物中毒外,偶爾梭狀芽胞桿菌可引起小腸和大腸急性炎癥性的或有時是壞死性的腸病.這種梭狀芽胞桿菌腸毒血癥既可是孤立的散發病例,也可成群暴發,而有的似乎由于(至少部分如此)進食污染的肉品引起.類
似的過程也可發生于接受治療的白血病患者.發生在新幾內亞的豬痢(pigbel)可能系進食被C型產氣莢膜桿菌污染的豬肉所致,這種病輕重不一,輕者只有輕度腹瀉,重者為暴發性毒血癥伴有脫水,休克甚至死亡.新生兒和幼兒比成人更易得病.年長兒童可伴有神經性厭食.已開發出實驗用類毒素疫苗,但尚未商品化.壞死性腸炎可發生于蛋白缺失的
人群,飲食衛生差的人群以及大量食肉的宴會和進入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的大宗出產的食品的人群.這種情況可見于新幾內亞,非洲和中南美洲部分地區及亞洲.
發生于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的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可能由產氣莢膜桿菌,酪酸梭狀芽胞桿菌和艱難梭狀芽胞桿菌引起.然而這些細菌的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