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底,爭取形成10家左右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大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集團,前10家國產品牌企業的行業集中度達到65%。”這是去年6月工信部牽頭發布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重組方案》)中提出的目標。
工信部這么做的原因是,嬰幼兒配方乳粉是個特殊行業,產品質量安全是生命線。工信部準備通過淘汰生產技術落后的企業,提高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集中度、增強自主品牌的競爭力,讓消費者對國產品牌奶粉有信心。如今,距離工信部提出上述目標的時間只剩下4個月,奶粉企業兼并重組的進展情況如何?
去年以來,一些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的兼并重組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包括國內的伊利、蒙牛、雅士利、飛鶴、關山、光明、輝山以及國外的達能等在內的企業,共發生了20起并購重組活動,并購金額基本在億元以上,最大的超過了150億元。本報記者 王越/攝
行業集中度有所提升
“當前在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國內一大批乳制品企業正在通過兼并重組,實現強強聯合。”8月11日,在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第二十一次年會上,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牟靜君總結稱。
誠如牟靜君所說,嬰幼兒配方乳粉如整個乳制品行業一樣,當前政府正在大力推動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的方式來提高行業集中度,提升國產品牌企業的競爭力。
按照去年6月工信部牽頭的《重組方案》要求,優化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的產業結構,通過引導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和重點區域集中,工信部最終希望形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嬰幼兒配方乳企集團。
盡管君樂寶被蒙牛并購是在工信部發布《重組方案》之前,但是石家莊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劉森淼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沒有工信部的牽頭,奶粉行業的兼并重組不會進展得這么快,因為大家都希望成為兼并重組后能留下來的大企業,而不是被淘汰的企業,因此在兼并重組上的投入都比較大。
據劉森淼觀察,自去年政策推出以來,業內很多企業都開始推進兼并重組,政策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行業兼并重組的進度。而通過兼并重組,讓大企業并購中小企業,能夠提高行業整體規模和市場集中度,這對提高奶粉的安全性和國產品牌的市場競爭力具有不容小覷的作用。
不久前,工信部總工程師王黎明在工信部召開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會上介紹,在市場引導和政府推動下,去年以來一些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的兼并重組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包括本土的伊利、蒙牛、雅士利、飛鶴、關山、光明、輝山以及外資的達能等在內的企業,共發生了20起并購重組活動,并購金額基本在億元以上,最大的超過了150億元。
在市場集中度方面,王黎明表示,目前我國取得新版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許可證書的企業數量為94家,比上一年減少了34家。而通過并購重組和產能整合,去年年底我國前十家國產品牌的行業集中度較上一年提升近10個百分點,行業集中度達到了54.2%。
據工信部賽迪研究院所長閆逢柱介紹,目前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的兼并重組主要集中在陜西、黑龍江、內蒙古這三個省。從已經發生的兼并重組的案例看,基本上是跨區域的比較多,在區域內進行的比較少。
企業“小散弱”影響進展
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主要生產區域集中在內蒙古、陜西、黑龍江和廣東,這四大省份是了解目前我國奶粉企業并購重組進展情況的窗口。
內蒙古擁有包括蒙牛、伊利在內的6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據內蒙古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消費品工業處處長趙利敏介紹,自《重組方案》發布后,該區對6家企業進行了摸底調查并制定了兼并重組方案。目前,6家企業中已經有3家企業與區外的企業進行了兼并重組,如蒙牛2013年收購雅士利,呼倫貝爾乳業與湖南加比力食品公司進行兼并重組。
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巡視員趙力捷表示,該省有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19家。其中,15家為羊乳制品生產企業,占全國羊乳制品市場份額達85%以上。目前該省奶粉企業兼并重組的主要進展是,以百躍為代表的五家企業完成了改造,如黑龍江飛鶴與關山乳業、百躍乳業與乾縣優利士乳業完成了兼并重組。
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副巡視員于艷善介紹,一年以來,黑龍江已經拿出8億元的專項資金用于推動該省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的兼并重組。目前,飛鶴乳業已經完成了對陜西關山乳業的兼并重組,大連佐源已經重組了搖籃乳業旗下的一家工廠,搖籃乳業剩下的兩家工廠與大慶乳業兩家工廠的重組已經完成工商注冊。
據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李曉燕介紹,一年前該省有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10家,而目前只有包括雅士利、美贊臣、施恩等在內的5家企業。其中,蒙牛集團與雅士利的整合拉開了該省的重組序幕,雅培、廣東東泰等均在積極進行整合。
雖然包括內蒙古、陜西、黑龍江和廣東在內的四大省份均在積極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的兼并重組,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并非一帆風順。據趙利敏透露,除了伊利、蒙牛外,剩下的4家企業中雖然有兩家完成了對區外企業的兼并重組,但由于企業規模小,競爭力并不足。該區希望工信部能在淘汰奶粉企業的過程中給予一定補貼,支持該區的發展。
企業“小散弱”影響了奶粉企業兼并重組這一問題在黑龍江也頗為突出。于艷善表示,該省雖然龍頭企業已經在進行兼并重組,但是由于規模小,行業引領帶動作用并沒有得到發揮。而由于中小企業無法承受技術改造、奶源基地擴容等帶來的成本壓力,也讓其在實施兼并重組時顯得力不從心。此外,中小企業存在拖欠工資、欠繳各種保險及醫藥費用等突出歷史遺留問題,這給實施兼并重組的企業造成了很大困難。
而在李曉燕看來,當前影響廣東省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進展的主要問題是稅費負擔過重。“由于兼并重組涉及的稅目比較多,如征收的增值稅比例很高,這影響了企業兼并重組的積極性。”
對外并購積極性大
確實,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王黎明認為,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弄清楚兼并重組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至關重要。目前,很多企業對兼并重組仍抱有“觀望”情緒,特別是部分大型企業更傾向于進行跨國并購,對國內或者本區域內的中小企業的并購意愿并不強烈。與此同時,經營狀態還較為良好的中小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也缺乏進行并購重組的動力,這使得雖然兼并重組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距離實現《重組方案》的目標還有不小的挑戰。
正如王黎明所說,當前大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更在乎向外布局,對于并購國內或者本區域內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的積極性并不大。
8月14日,光明乳業準備定增90億元的方案獲得了股東大會的通過。光明乳業這部分通過向信晟投資、晟創投資等六名機構投資者定向募集的資金,主要用于認購母公司光明食品集團所持有的以色列乳品公司TNUVA集團76.73%的股權。
對于為何相中以色列的乳品企業,光明乳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收購TNUVA能夠改善該公司的產品結構,加強光明乳業的產品研發實力,促使光明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協同發展,這將進一步提升光明乳業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在我們看來,兼并重組不應該局限于國內市場,還要放眼海外市場,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更加合理的布局。”伊利集團副總裁陳福泉直言不諱地說。陳進一步透露,自2007年開始伊利就在推行“全球織網”的戰略,去年11月伊利在大洋洲投資30億元建立了乳業一體化生產基地。此前,伊利還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攜手建立了歐洲研發中心,與意大利斯嘉達結盟,與SGS、勞氏和天祥集團達成戰略合作等。
8月11日,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在參加行業年會時再次強調,8月7日恒天然公布收奶價格是過去兩年的一半,只有3.87美元。在這樣的趨勢下,中國乳業未來想要生存發展,就需要逆勢而上,需要用全球的資源來做中國市場,需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乳業品牌。未來伊利將采用兩個輪子來驅動發展,其中一個輪子就是國際化,下一個20年伊利將做更多的全球性布局。
當日,大談國際化的并不只有潘剛一人,包括蒙牛乳業集團總裁孫伊萍在內的乳業巨頭負責人均對國際化侃侃而談。“在國際化的過程中,我們首先是在資源上進行布局,與包括歐洲、丹麥、新西蘭等在內的全國合作伙伴進行合作。”孫伊萍介紹說。孫強調,未來蒙牛的國際化主要專注在資源的整合上。
現實并沒有那么樂觀
盡管工信部披露的數據顯示,當前嬰幼兒配方乳業企業的兼并重組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奶粉的發展現狀仍然是“小散弱”,與國際品牌的差距并沒有縮小。
在乳業專家王丁棉看來,雖然工信部在極力推進奶粉企業進行兼并重組,但實際效果并不好。拿之前舉例的蒙牛和雅士利、飛鶴乳業和陜西關山乳業等來看,實際上都在《重組方案》公布前就已經談好了。而其他的如恒天然等主要是外資進入,這與《重組方案》的初衷實際上是相悖的。
北京普天盛道企業策劃有限公司雷永軍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工信部希望到2015年底實現銷售收入達20億元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有10家左右,如果把奶源、銷售等上下游都算上,差不多能實現,但是單純算銷售額難以實現這一目標。
“目前我國市場上嬰幼兒奶粉銷售額達到20億元的,只有伊利、貝因美、圣元、雅士利等少數幾家,蒙牛的銷售額還不到10億元。”雷永軍進一步解釋說。而對于工信部披露的2014年底我國前十家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的行業集中達到了54.2%,業內人士也并不認可。
“工信部的這個數據肯定是將國產品牌在國外的生產,以及國外品牌在國內的生產加進來了,這沒有什么意義。這只能說明行業集中度提升了,而不能說明國產品牌的集中度提高了。”雷永軍如是說。
“前十家國產品牌行業集中度達到54.2%不太現實。如果說國產奶粉前十家已經占據半壁江山,那我們還擔心什么呢?”雷永軍反問道。他向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說前十家國產品牌行業集中度達54.2%,那么算上剩下的70多家小企業,行業集中度應該能達到80%左右。而去年惠氏在中國的銷售額為85億元,美贊臣在中國的銷售額是70多億元,全行業的整體規模是800億元左右,這兩家就占據了150億元,還剩下2000家左右的外資品牌,這明顯與數據不符。
王丁棉進一步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即便按照工信部的預測,到2018年能出現3到5家年銷售額達到50億元的奶粉企業,前十家國產品牌的行業集中度也到不了80%。”因為,現在行業的市場規模是800億元左右,預計到2018年按照工信部的設想前十家國產品牌的銷售額最高約為500億元,放在今天占比也僅為62%,況且美贊臣、雅培、惠氏的市場份額未來還會繼續增長。
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弄清楚兼并重組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至關重要。目前,很多企業對兼并重組仍抱有“觀望”情緒,特別是部分大型企業更傾向于進行跨國并購,對國內或者本區域內的中小企業的并購意愿并不強烈。與此同時,經營狀態還較為良好的中小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也缺乏進行并購重組的動力,這使得雖然兼并重組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距離既定目標還有不小的挑戰。
去年以來,一些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的兼并重組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共發生了20起并購重組活動,并購金額基本在億元以上,最大的超過了150億元。
近年來,我國將數字經濟提升到新的高度,作為數字經濟的一部分,數字營銷成為各行各業推廣產品和服務的重要手段,其好處大體概括為:幫助企業降低營銷成本,提高營銷效果,增加銷售額。在B2B行業,數字營銷也被認......
12月2日,乳業板塊開盤繼續活躍,陽光乳業、燕塘乳業競價漲停,三元股份、一鳴食品、品渥食品、熊貓乳品等紛紛高開。消息面上,隨著精準防疫政策不斷落實,珠三角多個區縣宣布解除疫情臨時管控,還有部分區域宣布......
A股“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600882)再迎大動作。10月9日晚間,妙可藍多披露要約收購報告書顯示,該公司控股股東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內蒙蒙牛”)擬要約收購公司5%股份。持......
乳制品含有豐富且易吸收的營養物質,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健康產業",隨著乳制品加工工藝的發展,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種類的乳制品供消費者選擇。從整個產業看,乳制品行業的產業鏈較長,涵蓋牧草......
我國石墨烯產業已經發展了十余年,期間在政府部門、生產企業、科研院所、相關高校等通力合作下,產業規模、企業數量均呈現跨越式增長,并在部分領域初步實現產業化應用,產業化進程居全球前列。作為一種前沿新材料,......
國內主要氣相色譜儀行業公司:目前國內主要氣相色譜儀行業公司有福立儀器(839341)、天美(控股)、磐諾儀器、華愛色譜等。本文核心數據:氣相色譜儀進出口規模、大型科研儀器進口率我國氣相色譜儀行業已經初......
2021年,世界仍籠罩在疫情陰影下,供應瓶頸持續,全球通脹加劇、貨幣政策轉向,一些行業因為疫情持續在2021年的泥潭中掙扎,一些行業因為政策變動被團滅。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下2021年10大最慘行業,......
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為幫助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渡過難關、恢復發展,在落實好已經出臺政策措施的基礎上,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助企紓困扶持政策措施。一、......
行業主要上市企業:云能國際(01298.HK)、天瑞儀器(300165)、福立儀器(839371)等。本文核心數據:氣相色譜儀ZL申請數量、氣相色譜儀ZL區域分布、氣相色譜儀ZL申請人排名、ZL市場價......
行業主要上市企業:云能國際(01298.HK)、天瑞儀器(300165)、福立儀器(839371)等。本文核心數據:技術來源國、ZL申請人排名、ZL申請新進入者、市場最高ZL價值全文統計口徑說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