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9-29 09:35 原文鏈接: 嫦娥二號發射進入待命加注發射階段

    9月12日,承載嫦娥二號衛星的長征三號丙火箭完成測試后運抵發射工位。

    工作人員將長征三號丙火箭固定在發射塔內。

    固定在發射塔架上的長征三號丙火箭。

      9月28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已被完全包裹在90多米高的發射塔架內,塔架內部正進行發射前的最后準備工作。截至記者發稿時,我國探月二期工程“嫦娥二號”任務各大系統一切準備就緒,嫦娥二號衛星發射已進入待命加注發射階段。

    長三丙火箭承擔發射任務
    任務發射場區各項準備工作全部就緒

      記者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現場看到,此次發射嫦娥二號衛星的發射塔架,是發射場的二號塔架。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測試站副總工程師陳秉理介紹,二號塔架用于帶助推器火箭的發射任務,由于此次發射衛星的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捆綁有兩個助推器,因此“嫦娥二號”發射任務就由二號發射塔架承擔。

      據探月二期工程有關負責人介紹,嫦娥二號衛星是我國探月二期工程的技術先導星,主要目的是為實現月面軟著陸開展部分關鍵技術試驗,積累工程經驗,并深入開展月球科學探測和研究。它原來是“嫦娥一號”任務的備份星,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大量技術改進。整個二期工程,是為“嫦娥三號”、“嫦娥四號”探測任務架橋鋪路。

      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告訴記者,和嫦娥一號衛星發射相比,嫦娥二號衛星將直接被發送至近地點約200公里、遠地點約38萬公里的奔月軌道,對火箭的推力要求更大,也因此需要突破運載火箭直接將衛星發射至地月轉移軌道的發射技術。此次承擔發射任務的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全長54.84米,捆綁有兩個助推器,起飛重量345噸,以發射重量約為2480公斤的嫦娥二號衛星。

      整個“嫦娥二號”任務由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和地面應用五大系統共同完成,發射場是最吸引公眾眼球的一個系統。

      據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由測試發射、測量控制、通信、氣象和技術勤務保障五大系統組成,主要完成發射試驗組織指揮、火箭測試及加注、星箭測試技術勤務保障、火箭飛行主動段測量控制等任務。

      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準備,“嫦娥二號”任務發射場區各項準備工作現已全部就緒。屆時,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長征三號丙火箭將騰空而起,把嫦娥二號衛星直接送到地月轉移軌道入口。

    瞄準“零窗口”發射
    準點發射可使衛星變軌效率更高,節省燃料

      據專家介紹,探月衛星的發射日期選擇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地日月的運動規律、太陽對飛行過程中能源采集的影響,還有發射場的氣候、火箭運載能力的限制和衛星能力的限制等,要綜合這些因素來選擇發射窗口。像發射嫦娥二號衛星的發射窗口,一年大概也就三到四次機會。

      此次“嫦娥二號”任務,仍將瞄準“零窗口”發射,以提高嫦娥二號衛星在軌緊急處置能力、增加衛星深空探測內容。

      “所謂的‘零窗口’,可以看成是在定好的發射時間正負一秒內發射出去。但一般來說,‘零窗口’其實也有一定時間寬度,要瞄準窗口前沿發射。這樣的準點發射,送到軌道后衛星變軌時效率更高,更節省燃料,后續的工作也會更加順利。”陳秉理介紹。

      此前,嫦娥一號衛星由于實現了“零窗口”發射,節省了120公斤衛星燃料,使衛星壽命延長了4個多月,成功進行了任務擴展階段的試驗,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技術數據,最終還實施了主動撞月。

      嫦娥二號衛星總設計師黃江川介紹,“零窗口”發射很難,需要幾大系統協同,任何一個系統出問題都不能實現。“零窗口”發射分前沿和后沿,如果按窗口后沿發射的話,要比“零窗口”發射多用大概100公斤燃料。

      “此次任務要求‘零窗口’發射,這就要求我們氣象系統對發射窗口的雷電、降水、溫度、風力風向和云量等氣象要素進行精準、細致的預報,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擔任此次任務首席預報員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氣象室高級工程師江曉華說,為確保“零窗口”氣象保障及時準確,預報人員翻閱了近10萬張歷史天氣圖,開展了雷暴、降水、高空大風、逐時氣溫預報、連陰雨等多個專題研究,系統梳理影響西昌發射場的各類天氣系統。

      目前,發射場測發、測控、通信、氣象、勤保五大系統密切協同,直指“零窗口”發射。

    發射能力提升
    7天內完成發射塔架發射后恢復和狀態轉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今年以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進入新一輪高密度任務期,全年預計將執行8次衛星發射任務,這對發射場的組織指揮、人員配備、設備設施狀態轉換、后勤保障等工作都提出很高要求。

      此前,9月5日鑫諾六號衛星成功發射,9月12日“嫦娥二號”任務火箭便轉往發射陣地。

      “能在短短7天時間內完成二號發射塔架發射后恢復和狀態轉換,在過去是從沒有過的,這是發射能力提升的一種表現,同時也充分展現了科技人員良好的素質和過硬的作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測試站站長李本琪說。

      據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發射中心已先后完成發射場空調系統、常規加注系統、衛星測試廠房氮氧站、場區試驗接待站等一系列設備設施改造項目,測控通信系統大量更新設備,氣象系統引進了高性能計算機,峰值運算速度達2.5萬億次/秒,同普通計算機相比,進行一次預報的時間從一周縮短到了一個小時。

    相關文章

    朱雀三號火箭完成首次大型垂直起降飛行試驗

    1月19日,朱雀三號可重復使用火箭垂直返回技術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完成首次飛行試驗。此次試驗由藍箭航天VTVL-1試驗箭完成,驗證了低空低速狀態下的火箭垂直回收能力、控制系統與發動機調推性能的匹配性......

    刷新多項記錄!海上航天奔赴星辰

    刷新全球運力最大固體運載火箭、我國運力最大民營商業運載火箭紀錄……11日午間,我國山東海陽附近海域傳來好消息:引力一號運載火箭成功首飛,將云遙一號18-20星共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圓滿完成中國航天新......

    國內首次!可復用火箭復用飛行成功

    據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消息,12月10日17時07分,該公司研制的雙曲線二號可重復使用液氧甲烷驗證火箭(代號SQX-2Y)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圓滿完成第二次飛行試驗任務,實現國內首次可復用火......

    長征系列火箭第500次飛行

    12月10日9時5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九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本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500次飛行。長征系列火箭......

    中國載人登月初步方案公布,登月裝備研制進展如何?

    近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關于征集載人月球探測工程月面科學載荷方案的公告》指出,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經啟動實施,計劃先期開展無人登月飛行,并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

    全球首枚!發射成功

    2023年7月12日上午,由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朱雀二號遙二液氧甲烷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火箭進入預定軌道,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朱雀二號是全球首枚成功入軌的液氧甲烷火......

    貝佐斯的藍色起源火箭發動機在測試期間發生爆炸事故

    7月12日消息,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今年6月底藍色起源一枚火箭發動機在點火測試中發生劇烈爆炸。這次事故對藍色起源客戶以及自家的火箭可能都有影響。藍色起源是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JeffBezo......

    又一顆衛星成功發射!主要用于對地觀測技術試驗

    北京時間2023年6月20日11時1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二十五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開展新型對地觀測技術試驗......

    快舟一號甲火箭成功發射“龍江三號”試驗衛星

    2023年6月9日10點35分,命名為“快舟·銳科激光號”的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以“一箭一星”方式,將我國首顆平板式新體制通信試驗衛星“龍江三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

    天舟六號發射倒計時!技術“智囊團”都做了哪些準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340.shtm......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