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六屆年會暨第十屆中美食品業高層論壇在湖北省武漢市拉開序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教授在“創新驅動中國傳統食品現代化”的大會報告中指出,食品產業是民生產業,是健康產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更是永恒的朝陽產業。在進入價值提升和高質量發展階段,食品承載著滿足消費者精神和物質方面日益增長的要求,“色、香、味、形、器、意、養”都要涵蓋。食品發展的方向是“風味、健康雙導向”,即要好吃、好喝,還要健康。“生產現代化是食品產業發展的主流,但不是全部。食品手工制作與現代化生產會長期共存,相得益彰。”
“中國食品界應進一步增強飲食文化自信,要積極主動研究中國傳統食品和傳統食品現代化的基礎科學和關鍵技術問題,引領世界中國傳統食品的研究方向。”孫寶國院士如是說。他同時也提出了中國傳統食品現代化面臨的新問題與挑戰,如公眾的食品安全信心尚未完全恢復,食品真實性問題凸顯,摻假欺詐行為屢見不鮮,法規、標準滯后成為影響食品發展創新的新瓶頸,消費者的食品生產、安全、營養、消費知識匱乏等。他指出,創新驅動中國傳統食品現代化,需要我們用現代科學技術探索中國傳統食品的基礎科學問題,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食品產業,多學科交叉促進食品領域革命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同時還要加強科普,為傳統食品現代化保駕護航。傳承、弘揚中國優秀食文化,讓中國美食走向世界是食品科技工作者的使命。
11月13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六屆年會暨第十屆中美食品業高層論壇在湖北省武漢市拉開序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教授在“創新驅動中國傳統食品現代化”......
11月13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六屆年會暨第十屆中美食品業高層論壇在湖北省武漢市拉開序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教授在“創新驅動中國傳統食品現代化”......
在第三屆中國食品產業發展大會上,龐國芳、孫寶國、吳清平、陳堅四位院士從自身研究出發,為我國食品行業發展定下基礎,暢想我國食品行業未來發展藍圖。龐國芳院士:農殘檢測技術要實現信息化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進......
“未來食品肯定是給人吃的,不是給機器人吃的,需要同時滿足人們對健康的需求,對美味的需求。所以未來食品發展的方向,我個人認為應該是風味導向、健康導向或者說風味健康雙導向,一要好吃又好喝,第二更有益健康。......
走進超市,食品貨架上很多包裝都標注著“零添加”“不添加”的字眼。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就此指出,食品企業在產品包裝上標注“零添加”“不添加”,容易誤導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的認識。孫寶國在日前舉行的全國食品......
“現在大家對食品安全都非常關心,這是好事。但是,有90%左右的人竟然認為中國的食品安全是食品添加劑造成的,這與實際情況完全不符。”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近日對本報記者表示,很多人對食品......
我們現在吃到的很多食品的“香味”都來自孫寶國的科研成果;他是我國食品科學領域僅有的三位院士之一,如果僅限于香料研究那么便是唯一的院士。孫寶國幾十年來琢磨最多的是怎么吃得更香。他是哪家知名飯店的金牌廚師......
孫寶國蘇丹紅、孔雀石綠、三聚氰胺……這些添加劑都曾引發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以至于一提起添加劑,消費者就自然而然地將其與不安全畫上等號。對此,在日前于京舉行的“食品安全與產品真實性技術國際論壇”上,中國......
孫寶國(資料圖片)近日,關于地溝油事件的討論一直備受關注。今年9月13日新華社發布消息稱,地溝油流向餐桌傳聞被證實。9月18日晚,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在微博發表言論稱,工程院院士在8月份曾提出觀點,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