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直面三大焦點環保問題,向人們詮釋“向污染宣戰――寧夏在行動”的決心。
58億還完舊賬不再欠新賬
說寧夏治污態度轉變,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是最佳例證。
10年前,寧夏決定舉全區之力開發“荒漠”寧東,10年后,寧東成為資產規模超兩千億元、年產出超500億元、稅超20億元的全國重點開發區和當地重要經濟增長極的同時,但也落下了“重經濟,輕環保”的口實。去年霧霾天氣侵襲首府銀川市時,甚至有人認為與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有關。
2013年11月,寧夏公布《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環境保護行動計劃》:以20條任務解決環保欠賬。
自治區政府專門針對某一個地區制定環保行動計劃,在寧夏實屬罕見。
今年5月,記者跟隨寧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檢查組看到,與之前清一色生產項目相比,這一次環保項目成了主力。這一計劃決定今年投入58億元,建設系列廢水、廢渣、廢氣環保設施,至今年年底,實現污水不排黃河,廢渣100%安全填埋、63%回收利用,廢氣重點行業企業全脫硫脫硝除塵的目標。目前,各項目前期投入已超過1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至6月底,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所有企業的廢水、廢氣、廢渣等324個監測點將全部建成并接入監測平臺。為杜絕企業造假,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管委會每年投入數百萬元聘請第三方,收回之前由企業聘請人員運行監測設備提供數據的“權利”,將原來企業合作伙伴變為“政府環保義務監督員”,斷了企業數據造假路。
更令人期待的是,政府承諾:還完舊賬,不再欠新賬。
整治臭味擾民企業
因歷史原因,企業臭味擾民一直是銀川市的“環境傷疤”。10多年來,各級政府雖然采用上設備、罰款、限產、停產等手段,卻始終未徹底解決問題,居民投訴長期居高不下,政府因此落得不作為的名聲。
去年5月,寧夏自治區黨委、政府表態,決不要發臭的GDP,并 對相關企業下達最后通牒,9月中旬一定要見成效。許多人發現,這次不但雷聲大、雨點也大。在拆除多家臭味擾民企業相關生產線、新上環保設備、永二干溝治理等組合拳下,投訴量下降過半。
今年,寧夏再將多家臭味擾民企業列為重點治理對象,跟進相關環保設備。同時,寧夏已禁止在類似地區再建此類項目,且劃定優化產業空間方向,將逐步搬遷位于市區和工業園區外污染較重的火電、制藥、鐵合金、輪胎制造等行業企業。目前,寧夏中衛市一家冶煉企業已被列為搬遷對象。
大氣污染防治提上日程
去年冬季至今,霧霾侵襲寧夏,銀川市、石嘴山市空氣質量指數數度“爆表”。
2013年底,寧夏出臺《全區環境保護行動計劃(2014年~2017年)》 ,成為自治區有史以來,規格最高和威力最大的環保綱領性政策。今年年初,寧夏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計劃承諾:至2017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空氣優良天數逐年提高。如今,防治計劃被束之高閣,還是落地生根?
年減少成品油揮發140噸的6個油氣回收項目已運行,施工工地上車載式噴霧車已啟動,淘汰兩萬輛黃標車已分解到位,出動萬人次立案關停上百家企業,曝光20多家企業拖欠排污費……記者連日采訪發現,大氣污染防治看似“區區”幾十項任務,卻能分解出成千上萬個小項目,除各小項有條不紊地展開之外,寧夏自治區今年列出的總投資34.7億元的154個重點項目也在按期推進,重點企業和項目均在其中。年底前完成后,煙塵、二氧化氮、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將分別減排超過3.3萬、4.8萬和6.7萬噸。這意味著,明年寧夏空氣中將少了十幾萬噸引發霧霾的污染物。
進社區廣宣傳 曝光問題企業
“小區鍋爐房使用劣質煤,煙塵擾民。”5月29日,寧夏環保廳走進銀川市北苑小區金菊園,開展“12369”環保舉報熱線進社區活動。
此次寧夏環保廳開展的活動異常豐富:5月29日現場督辦銀川市小石灶漢餐污水擾民投訴,督促這家餐廳投資6萬元解決了污水擾民問題;5月30日~6月5日,各市同時展開“12369”環保舉報熱線進社區活動,現場接受群眾投訴,講解環保知識,發放環保宣傳資料; 6月3日~6月10日,召開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座談會,并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記者和群眾代表等,在全區地級市開展公眾“全程體驗”環保工作。
活動期間,最受關注的是曝光一些環境意識淡薄、整改不到位的企業和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行為。
5月25日~5月30日,寧夏環保廳工作人員帶領媒體記者,對銀川市唯一餐廚垃圾收集處理企業保綠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舊廠區臭味擾民遲遲不關停、新廠區屢次推遲工期不投入運行行為進行采訪,并在多家媒體上曝光,引起了各方關注。這家企業舊廠區于5月26日正式關停。
5月30日~6月4日,寧夏環保廳決定,將銀川市賀蘭縣暖泉工業園區存違規泵房(有偷排嫌疑),面對兩次拆除要求始終無結果一事公布于眾。媒體曝光后,在當地引起強烈反響,銀川市、賀蘭縣主管領導作出批示,堅決拆除,企業污水不入廠排放,堅決關停,并于6月4日,園區組織34名涉水企業負責人,見證泵房拆除過程,斷了企業偷排后路。
更好地促進高校科研成果轉化,是一個體制的問題,要靠高校和企業共同合作去探索。高校院所是科技成果產出的重要來源,然而據《2021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2021年高校發明專利產業化率僅為3%。......
6月5日,在寧夏師范學院更名大學自評專家組考察反饋會后,學校立即召開更名大學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學校黨委書記張治榮主持并講話,黨委副書記、校長王宏偉安排部署工作。學校領導吳孝、王海龍、鐘正平、虎玉赟、田......
近日,國際頂刊《自然》雜志發表了百度在生物計算領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并以“加速預覽”(AcceleratedArticlePreview,AAP)形式快速發表。這“待遇”與當初DeepMind提出Al......
日前,“智匯嶗山才聚青科”青年學者泰山國際論壇(中德專題)暨青島科技大學第二屆迴瀾論壇在青島舉行。該論壇由山東省教育廳主辦,青島市科技局、嶗山區委區政府、青島科技大學共同承辦,論壇采取現場參會與海內外......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3,比上季度上升1.3點,扭轉了2021年二季度以來持續下行態勢,升幅達2020年四季......
近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指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舉措。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大驅動力。當前,國際形勢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關于組織開展首批自治區杰出科技人才遴選工作的通知各市、縣(區)黨委人才辦、科技局,區直各有關部門,各人民團體、直屬事業單位,中央駐寧各單位,各大型企業:為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區戰略,圍繞自治區重大工程......
3月14日,內蒙古自治區首批培育的20家科技領軍企業完成認定工作并向社會公布具體名單。金宇保靈生物藥品有限公司、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呼倫貝爾東北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20家行業龍頭......
近日,四川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公布了2022年四川省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名單,全省共有481家企業入庫,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8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76家。近年來,四川省科學技術廳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積極推動......
塔吊林立的施工現場,“封頂大吉”的紅色海報在幢幢樓頂不時出現……每天一大早,一位長者準時坐鎮工地。他身著黑色紋格的休閑西裝、半舊的高領毛衣。一身樸素的打扮,很難讓人把他與“玻璃大王”聯系在一起。福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