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Photonics以Efficient polymer solar cells employing a non-conjugated small-molecule electrolyte為題,報道了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團隊在有機太陽電池領域取得的重要研究進展(Nature Photonics, Year published:2015, 9, 520–524. DOI: doi:10.1038/nphoton.2015.126)。
有機太陽電池因其質輕、價廉、易于大面積制備成柔性電池等優點,在便攜式電子設備、光伏建筑一體化和軍事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成為太陽電池研究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目前制約有機太陽電池商業化應用的主要因素是效率和穩定性兩大難題。對于有機光伏器件而言,界面修飾層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優化活性層吸收和調節其光場分布,而且能夠調節電極的電荷收集勢壘,實現光生載流子的有效傳輸,是提高有機太陽電池效率和穩定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研究團隊合成了一種制備工藝簡單、價格低廉、可用醇類溶劑濕法加工的有機非共軛小分子作為有機太陽電池的陰極界面,代替傳統需要蒸鍍的Ca、Mg、LiF或結構復雜的有機共軛類聚合物等界面材料,用于電池的界面調控。團隊成員利用這類材料對有機太陽電池器件界面和結構進行優化,把單結正型聚合物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提高至10.02%,突破了單結有機太陽電池10%的效率瓶頸,同目前廣泛使用的Ca/Al電極相比,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提高了近25%。相關結果經過國家光伏質檢中心的認證,是公開認證最高效率的單結有機太陽電池之一,得到了Nature Photonics審稿人的高度評價,認為該研究成果“對于聚合物太陽電池有非常重要的貢獻”,在有機太陽電池低成本、大面積化制備方面有重要的應用潛力。
上述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273209,5141140244),中科院國際合作項目(GJHZ1219),寧波市國際合作項目(2012D10009, 2013D10013)的資助。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崔光磊團隊提出的“剛柔并濟”聚合物復合固態電解質設計理念,引起了國際同行廣泛關注,得到了聚合物電解質創始人Armand教授以及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Goodenough教授的高度評......
據英國《自然·能源》雜志近日發表的最新研究,一組國際聯合團隊報告成功制造了鈣鈦礦/硅雙層單片電池。在室外條件下,雙面串聯太陽能電池實現超出任何商用硅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這也是首次通過實驗清晰證明了雙面......
近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清潔能源重點實驗室E01組博士生蔣禮威在胡勇勝研究員和陸雅翔副研究員的指導下,成功構建了一款水系鉀離子全電池,提出了利用Fe部分取代Mn的富錳鉀基......
近年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發展迅速,其光電轉化效率從3.8%發展到目前25.5%的認證效率,被視為最具有應用潛力的新型高效率太陽能電池之一。雖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具有較高光電轉換效率,可與多晶......
氯代有機磷酸酯(Cl-OPEs)是一類高效的新型有機阻燃劑,包括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磷酸三(1-氯-2-丙基)酯(TCPP)和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DCPP),主要應用......
本專題涉及土壤有機汞的標準有33條。(標準鏈接)國際標準分類中,土壤有機汞涉及到土質、土壤學、詞匯、廢物、有色金屬、肥料、物理學、化學、農業和林業、土方工程、挖掘、地基構造、地下工程、環境保護。在中國......
9月1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獲悉,該所仿生與固態能源系統研究組的崔光磊研究員和趙井文副研究員帶領研究組通過重構陰離子溶劑化結構助力鋅/石墨電池高電壓電解質,相關研究......
近日,我所儲能技術研究部(DNL17)李先鋒研究員、張華民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在低溫水系鋅基電池電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發出全天候水系鋅基電池用電解質溶液。水系鋅基電池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能量密......
【前言】新能源儲能領域在最近20年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從大的發電站儲能,新能源電動車,到相對較小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和醫用小心電子設備都具有廣泛的應用。自從1991年鋰電池第一次被商業化成功后,它就開啟了......
現在電動車售價都比同級別燃油車貴不少,其中有部分原因就是動力電池貴且占整車成本高,在電動車高額補貼那會,一輛電動車要是壞了電池,維修更換電池是一筆很大的開銷,畢竟維修時更換的電池是不享受補貼的,往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