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5-21 00:00 原文鏈接: 宇宙何以充斥物質而不是反物質?

      美國費米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稱,他們仔細分析了該實驗室的Tevatron加速器中收集到的質子和反質子碰撞的數據后發現,B介子衰變產生的μ介子對比反μ介子對多1%,這有助于解釋為何宇宙間充斥著物質而不是反物質,或許也有助于解釋人類為什么會存在。   

      愛因斯坦相對論和量子物理的基本理論指出,在大約150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后的幾納秒內,同時產生了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隨著時間的推移,宇宙中各種粒子和其反粒子可能相遇,正反粒子碰撞后就發生湮滅,釋放出光子。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今天的宇宙空間里就應該只剩下電磁輻射,我們都不應該存在于這個世界上,甚至恒星和銀河系也不會存在。但顯然,我們周圍存在著由物質構成的宇宙,物質占有絕對的優勢,而反物質只是偶然現象的結果,而且它只存在極短的時間。幾十年來,物理學家一直試圖揭開這個謎團。

      費米實驗室Dzero項目組科學家收集了8年來數以萬億計的質子和反質子的碰撞數據,結果發現,在短短的一秒鐘內,碰撞產生的中性B介子會在其正常的物質狀態和反物質狀態之間來回“搖擺”幾萬億次,并且,B介子似乎能夠更快地從其反物質狀態轉變到物質狀態,而不是相反,最終使得在B介子衰變到μ介子時,物質比反物質多1%。

      Dzero項目組成員古斯塔夫·布魯杰曼斯教授表示,新的研究結論雖然“令人興奮”,但還要等到科學家直接觀察到一直非常神秘的B介子的行為,結合這個實驗中的結論才足以解開“我們為何存在”這個謎題。

      布魯杰曼斯還表示,最有可能的解釋是,也許存在著一些標準模型沒有預測到的新粒子或者粒子之間的新關系,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或許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答案。(劉霞) 

      幸虧有了這1%的不對稱,否則我們的宇宙也許就是另一番虛無的景象。早在1967年,蘇聯物理學家、也就是人們熟知的那位持不同政見者安德列·薩哈羅夫就提出,電荷宇稱破缺導致宇宙大爆炸后物質多于反物質。反物質在與物質的拼斗中很可能略遜一籌,而不像影片《星際旅行》吹噓的那樣強大。費米實驗室的最新證據更加表明,迄今代表主流學術見解的宇宙標準模型即便正確,也很不完整,還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東西等待我們發現。

    相關文章

    研究發現|反物質和普通物質都會受引力作用自由下落

    丹麥科學家在一項研究中報道了對反氫原子自由下落的直接觀測,提示反物質和普通物質受到的引力相同。相關研究9月27日發表于《自然》。愛因斯坦在1915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描述了引力的效應,提出至今已得到大量......

    反物質和普通物質受到的引力相同么?歐核中心首次發布實驗結果

    磁阱底部掉落反氫原子示意圖。圖片來源: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夢然)當你扔下反物質時,它會飄浮還是下落?甚至有沒有可能逆向上升?《自然》雜志27日發表一項粒子物理學研究稱,歐洲......

    技術領軍人揭秘問天探海“大國重器”

    “近距離感受大國重器,備受震撼。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科學家在書寫‘中國力量推動人類科學事業邁向高峰’的壯麗篇章。”騰訊高級副總裁郭凱天感言。他在現場宣布,騰訊正在深圳前海新總部建造一座開放的永久科技館,將......

    吳健雄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當地時間9月24日上午,著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吳健雄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在美國郵政總局會議中心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物理學會和美國物理學會共同主辦,南京大學北美校友會承辦。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向紀念活動......

    反物質恒星或是破解謎題的關鍵

    反物質和正物質的質量和電荷數是一樣的,但電荷的符號不一樣,是相反的。通常,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反物質則是正常物質的鏡像,它們擁有帶正電荷的電子和帶負電荷的原子核。李祖豪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

    方辰:在物理理論研究領域耕耘10年,取得亮眼成績

    筆、紙和計算機,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方辰辦公桌上必不可少的3樣東西。作為理論物理學家,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用筆在紙上推導一些方程公式,偶爾用計算機輔助做一些運算。在外人看來,這樣的工作似乎很枯燥,......

    物理學家也是哲學家丨維爾切克訪談

    弗蘭克·威爾切克和阿道夫·普拉森西亞在訪談中當今的科學領域中充滿了科學家和人文學者之間的對話和互動。新知識的前沿是跨越傳統學科界限合作的產物。我相信,新知將在不同研究背景的科研人員一起解決具體問題時碰......

    許祖彥:孜孜“追光”六十年

    人物名片許祖彥:物理學家,激光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他發明多種激光波長的調控技術,實現了從深紫外到中紅外波段寬調諧激光輸出;成功合作研制出深紫外固態激光源前沿裝備,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能夠研制實用......

    首次觀測粲介子在正反物質間“變身”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23日報道,英國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分析了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第二輪運行產生的數據,首次捕捉到粲介子從物質“變身”到反物質的過程,這一發現有助于理解現在的宇宙為何由物質而非反物質組成......

    清華大學:“物理學家楊振寧近日逝世”系謠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810.shtm針對網絡上“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近日逝世”傳聞,清華大學黨委宣......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