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1-07 15:16 原文鏈接: 守護碧水藍天凈土環保業2018成績單如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image.png

    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8年,是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關鍵之年。這一年,大氣、水、土壤三大領域法規體系逐步建立,常態化、制度化、滾動式環保督察行動不斷加碼,以及綠色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環保正在步入“強監管”時代。同時,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霧霾天氣多發、城市河道水體黑臭、“垃圾圍城”、土壤污染、危廢處置以及農村環境污染等問題依然突出。

       對此,業內專家認為,在政策法規監管、環保督察的持續加碼和需求升級的雙重加持下,巨大的環境治理市場空間在加速釋放。

      政策頻出 大氣治理依舊熱度不減

       2018年是“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第一年,也是大氣污染防治進入攻堅期。

       這一年,大氣治理行業相關政策頻出:2018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開始施行;6月,生態環境部印發《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方案》;7月,國務院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9月,生態環境部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8修訂)》正式發布……

       在一系列政策的助推下,煤電行業減排成效顯著,大氣治理市場正由電力行業轉向鋼鐵超低排放、能源結構調整等非電行業。同時,擁有核心技術和核心制造能力、技術適用范圍廣、具有一攬子解決方案的公司從中受益。

       比如,在調整產業結構方面,全面推進“散亂污”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將所有固定污染源納入環境監管,對所有重點工業污染源全面安裝在線監控,明確無證排污和排放不達標企業最后改正時限,逾期依法一律關停。在重點區域實施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實現深度治理。在鋼鐵、焦化行業開展超低排放改造重大工程。

       在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方面,淘汰污染重的煤電機組,增加清潔電力供應。在重點地區,推動加大天然氣和電力供給保障力度,大幅削減煤炭終端消費總量。

       雖然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大氣污染治理絕不是吹個號、打個沖鋒就能一勞永逸,更不能一到污染天,就只能“等風來”。因此,大氣污染治理既要打攻堅戰 也要打持久戰,投入力度將會持續加大,市場靜待進一步釋放。

      圈定五大“水戰” 水污染治理再升級

       從大江大海到小流小溪,從農村到城市……2018年,水污染防治攻堅戰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五個領域為突破口,全方位重拳出擊。隨著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全面打響,水污染治理市場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在專家看來,水污染治理正迎來需求規模增長和提質增效雙輪驅動期,水污染治理市場需求也將由點到面快速釋放。

       比如,黑臭水體治理成為水污染治理領域關注的焦點。2018年10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這是我國印發的第一個涉水攻堅戰實施方案,黑臭水體治理有了清晰的時間表和實施路線圖。同時,2018年5月開始,生態環境部將聯合住房城鄉建設部開展黑臭水體專項整治行動。農村污水治理是2018年水污染治理的重頭戲,成為各大企業競相爭奪的新藍海。2018年2月,中辦、國辦聯合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為農村污水有效治理按下快進鍵。

       盡管水污染治理取得積極成效,但是水污染治理仍存多個痛點。城市黑臭水體成因復雜,工業點源排放、企業偷排、城鎮污水管網不配套等多方面原因增加了黑臭水體的治理難度。農村污水存在分散、不穩定等特點,并且污水處理付費機制尚未建立,難以保障污水處理設施運行可持續性,污水處理工作在短期內難以根治。

       水污染治理已經成為環保行業市場空間最大的子行業之一。未來,隨著政策對水環境的質量要求逐步提升,行業空間會持續釋放,同時產業重構的序幕已經拉開,那些能解鎖新技能的企業將會搶占行業制高點。

      短板不可小覷 土壤修復道阻且長

       業內把2018年稱為土壤治理年。

       這一年,我國加快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法規標準體系,推動土壤修復技術實現市場化應用。2018年8月,新頒布的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對于污染責任人認定、污染治理誰來買單、如何對污染行為嚴懲重罰等核心問題都給出的清晰的答案,為我國土壤污染防治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從2018年8月1日起實施。同時,土壤修復行業從一開始的曲高和寡,到現在的參與者眾多,從政府獨立引導到社會力量主動探索,從一開始的技術單一到現在的完整多樣,我國土壤污染防治的技術標準體系建設也已初具雛形,將推動土壤修復行業步入快速發展的階段。

       但是,相比已經形成成熟完整產業鏈的大氣污染、水污染等領域,土壤修復現存短板不可小覷。部分行業專家表示,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潛伏性和長期性的特點,并且土壤環境比較復雜,單獨使用物理、化學、植物和微生物等方法修復有時很難達到預期效果,發展多元化的修復技術迫在眉睫。同時,土壤污染修復亟需形成涵蓋土壤環境調查、分析測試、風險評估、治理與修復工程設計和施工等環節的成熟產業鏈。

       當前,我國土壤污染治理剛剛起步,未來市場前景廣闊。據行業機構測算,我國土壤污染防治修復產業的產值在環保產業總產值中占比不足1%,遠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30%的比重,表明未來中國土壤修復市場有可供深挖的潛力。

       2019年即將到來,業內人士表示,政策體系將會更加完善,環保督查力度加大,環保需求仍在,期待環保產業緊跟國家需要,把握機遇,調整再出發,為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助力。

    相關文章

    5600萬!先河環保中標水環境質量自動監測項目

    河北先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標玉溪市“三湖”流域水環境質量自動監測建設項目,中標價5600.095565萬元。標段編號:GC530400202220156001001標段名稱:玉溪市“三湖”流域水環......

    教育部:全國共設置21個“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本科專業

    教育部官網近日發布了對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1482號(教育事業類153號)提案答復的函(以下簡稱《答復函》),在答復“關于建立健全碳中和教育相關一流課程與教材體系的提案”中介紹,近年來......

    氫氟烴使用固態制冷劑的新型環保空調問世

    科技日報北京8月23日電(記者張夢然)今夏全球酷熱難耐,空調的使用量劇增。但空調中的氫氟烴制冷劑是強效的溫室氣體,也是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力之一。研究人員在美國化學學會的秋季會議上報告了一種有朝一日可取......

    2021年我國環保產業營收同比增長11.8%

    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記者高敬)2021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2.18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11.8%。在生態環境部2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司長鄒首民介紹了這一情況。他......

    中國生態環保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生態環保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記者從生態環境部23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生態環保產業規模持續擴大,2021年全國生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2.18萬億元,比2020年增長11.8......

    比亞迪環保事件“羅生門”工廠污染疑致多名兒童流鼻血?

    今年4月以來,家住湖南省長沙市比亞迪雨花區工廠附近的部分居民及兒童稱時常聞到刺鼻異味,出現了頻繁流鼻血、久咳難愈、頭暈惡心等身體癥狀。5月7日,據中國慈善家雜志報道,長沙比亞迪雨花區工廠(下稱長沙比亞......

    環保組織:三成抽蓄電站規劃選址涉“優先保護單元

    清潔能源發展勢頭之下,抽水蓄能水電站受到關注。4月28日,環保組織廣州珠灣人和生態研究中心(CECA)在“雙碳政策下的抽水蓄能與生態平衡”線上研討會上披露,國家能源局《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

    兩會說環保,1024件議案共同保護綠水青山

    完成好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全國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工作,是政府機關一項重要的政治責任和政治任務。生態環境部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指出,生態環境部全面完成2021年度建議提案辦理工作任務,持續實現主辦件溝通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稅制促企業促進可持續發展

    4年前,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環境保護稅法正式實施。環境保護稅開征以來,這個新的稅種越來越受到關注,有力促進企業在發展中樹立更強的環保意識,時刻重視既算經濟賬、也算......

    南極洲的人為污染或加速融雪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SarahFeron和同事在一項研究中指出,南極洲的游客抵達點和科考設施附近的黑碳污染可能會增加這些地區的融雪。研究結果顯示,在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黑碳每年夏季或導致地面上積累的雪減......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