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日報發布《面向重大原始創新 破解核心技術難題》一文。文中提到: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 45 個,按照科技部國家重點實驗室遴選工作安排,已完成 10 個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申報工作。目前,已獲批建設全國重點實驗室 34 個,推薦申請重組新建 3 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工作,對獲批新建和重組成功的在陜全國重點實驗室分別給予 1000 萬元、500 萬元獎補。今年,對已重組和新建的全國重點實驗室補助 4900 萬元。
余下全文如下:
著力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問題
西安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前身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周惠久等前輩建立的,1995 年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聚焦材料力學行為表征與評價、表層材料性能及表征、高性能材料及其應用、嚴酷工況下材料服役性能 4 個研究方向開展特色研究。
近年來,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主持承擔了以國家 973 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國防軍工重大重點項目為代表的一批國家重要科技任務,形成以中國科學院院士孫軍等一批知名學者為學術帶頭人的創新團隊,多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
“實驗室成立以來,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突破了多項制約我國相關領域發展的材料技術瓶頸,多項技術成果應用于國防、航天以及核電、油氣管道等國家重大工程與裝備的研制和生產領域,為科技發展、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實驗室相關負責人說。西安交大擁有全省高校中數量最多的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9 個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涉及能源、制造、材料、信息等多個領域。近年來,實驗室多項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等。在第二十四屆中國專利獎名單上,西安交大以 2 項金獎居全國專利權人獲獎數量首位,其參與研發的重大成果入選央企十大國之重器。
服務國家和地方重大需求
“我們今年暑期的重點工作是漢江流域的典型支流水體調查。”7 月 12 日,在西安理工大學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潘保柱和他的水生態過程與模擬研究團隊正在準備外出調查的設備。
“我們通過野外調查自然水體,比如江河、湖泊中的各類水生生物,來評價水體健康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區域生態修復方案。”潘保柱說。
多年來,潘保柱教授團隊在黃河流域及長江流域開展了系統的水生態調查,為陜西境內 100 多條河流、30 余個湖(庫)進行“體檢”。
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以來,圍繞大西線調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與海綿城市建設等國家戰略和重大工程開展科學研究,取得了顯著成績:承擔科研項目 1400 余項,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3 項,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140 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4 項,260 余項專利獲國家授權,科研成果轉化成效顯著。
“人類活動的干擾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我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近年來,我們圍繞解決旱區水資源短缺和環境脆弱問題研究的成果,應用在多項國家重大工程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我們將繼續立足西部,面向全國旱區,緊密圍繞西北旱區生態水利與工程等問題開展研究,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羅興锜說。
近 5 年來,我省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承擔國家和省級重大科技任務,服務國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在推動陜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作出了積極貢獻。
2023 年度,在陜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取得了亮眼的成績:
在我省獲得國家科技獎的 18 項通用項目中,在陜全國重點實驗室固定人員作為主要完成人的有 10 項;
承擔省部級以上課題 2595 項,獲得研究經費約 15.3 億元,其中國家級課題 2087 項,獲得研究經費約 12.9 億元;
擁有國家級人才(團隊)285 個,其中兩院院士 43 人。
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圍繞全省重點產業鏈,在陜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 2023 年完成成果轉化 100 余項。其中,空天地一體化綜合業務網全國重點實驗室與陜西絲路天圖衛星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價值 1000 余萬元的 6 項發明專利的轉讓協議;氟氮化工資源高效開發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7 項成果共計轉化 2297 萬元;極端環境巖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養全國重點實驗室成果轉化 57 項,合同額 9720 萬元。
空天地一體化綜合業務網全國重點實驗室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6 個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實驗室圍繞網絡強國和國家安全,突破了新型網絡通信的基礎理論和核心技術難題,解決全域信息論和密碼基礎理論、空天一體化大容量高安全組網、高保真智能信息傳輸與服務等重大科技問題。
“根據國家級科研平臺的使命定位、建設要求、運行保障及發展需要,學校按照‘一室一策’的工作思路,強化任務、隊伍、平臺、資源一體化配置,保障實驗室以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開展有組織科研攻關。”西電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田聰說。
近年來,一系列重大成果相繼在西電產出。中國工程院院士段寶巖牽頭的“高密度柔性天線機電耦合技術與綜合設計平臺及應用”項目獲 2020 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教授馬曉華牽頭的“高能效超寬帶氮化鎵功率放大器關鍵技術及在 5G 通信產業化應用”項目獲 2023 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數項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自然科學獎。
為推動在陜全國重點實驗室數量和質量“雙提升”,從今年開始,省科技廳在省級科技計劃中設立實驗室重點項目,支持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基礎研究及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成果轉化,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目前,我省正在積極推動高校院所、科技領軍企業和新型研發機構參與國家實驗室建設,融入國家實驗室“核心+基地+網絡”體系。同時,加強優勢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后備力量培育,在已遴選出 20 個擬培育建設的全國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積極對接科技部和國家實驗室,在陜布局建設更多國家實驗室基地和網絡節點,發揮實驗室有組織科研作用,承擔國家重大任務。
9月12日,東北農業大學召開了“大豆生物育種與高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籌建工作匯報會。黑龍江省科技廳一級巡視員劉愛麗、基礎研究與實驗室處負責人盛黎明、副處長趙傳江,東北農業大學副校長劉竹青、科學技術處......
云南省科學技術廳日前公示了“2024年擬批準建設省重點實驗室名單”,擬批準“云南省器官移植重點實驗室”等29個省重點實驗室進行建設,其中“云南省乳腺癌精準醫學重點實驗室”等11個省重點實驗室為達標認定......
云南省科技廳關于2024年擬批準建設省重點實驗室名單的公示按照《云南省科技廳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云南省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云南省科技廳科技計劃項目評審工作規范(試行)》等文件規定,云南省科技......
市科技局關于2024年全國重點實驗室重大專項擬立項項目的公示各有關單位:經專家評審等程序,市科技局局長辦公會審議通過了2024年全國重點實驗室重大專項擬立項項目,現予以公示。任何單位和個人有實質性異議......
河北省科學技術廳關于2023年度省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績效評估與驗收工作結果的公示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科技管理部門,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省直有關部門:根據《河北省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
日前,河北省科學技術廳發布了《河北省科學技術廳關于2023年度省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績效評估和與驗收工作結果的公示》。省科技廳對318家省重點實驗室、987家省技術創新中心開展了2023年度績效評......
8月2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一批擬批準建設的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擬批準建設重點實驗室40個、技術創新中心20個,涉及食品微生物檢測、食品接觸材料安全、石油化工產品檢測與質量控制、材料、......
各有關單位:為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加強上海市重點實驗室體系布局,培育高水平科技力量,根據《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方案......
關于組織開展2024年度河北省重點實驗室、河北省技術創新中心申報工作的通知冀科平〔2024〕6號河北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組織開展2024年度河北省重點實驗室、河北省技術創新中心申報工作的通知各市(含定州、......
浙江省科學技術廳關于開展全省重點實驗室申報工作的通知各設區市科技局,各有關單位:為整合力量培育高能級科創平臺,提升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按照省重點實驗室體系化重組和系統化提升的工作部署,根據《全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