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信7日發布消息稱,嫦娥四號繞月時間之所以比嫦娥三號長,是因為嫦娥四號需要等待月晝充能量、發射窗口限制多以及需要在軌測試求精細。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信表示,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軟著陸在月球背面預選區域。嫦娥三號自發射到著陸月球用了13天,而嫦娥四號用了26天,這其中的科學原理基于三個方面:
一是嫦娥四號需要等待月晝充能量。月球自轉的周期是28天,為了讓探測器落到月球上就能得到充分的太陽光開展工作,因此就必須要讓它在月球著陸區的白天著陸。而嫦娥四號近月制動之后,運行的軌道面到著陸區上方的時候正好是著陸區的晚上,因此嫦娥四號要持續繞月飛行一段時間,才能趕在月背的白天實施著陸。
二是嫦娥四號發射窗口限制多。為獲取最大的運載能力,嫦娥四號的發射窗口要考慮很多約束條件,使其與日、地、月的相對關系滿足任務需求。例如,奔月軌道需要調整近月點經度和飛行時間,讓環月軌道臨近著月點上空,為登月創造條件;奔月飛行過程中,要考慮太陽能帆板的受曬問題,要求太陽光入射方向與太陽帆板之間的夾角保持在一定范圍內。此外在飛行和著陸過程中,還要考慮連續測控問題。其形成發射機會的交集只在2018年12月8日和9日各有2次,正所謂“過了這村就沒這店”。
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供圖
同時,嫦娥四號的工作需要“鵲橋”中繼星的配合,對各自的發射時間給出了進一步的限制。因此,嫦娥四號之所以要在月球附近“等天亮”,很大程度上是由軌道與發射窗口的限制所決定的。
三是嫦娥四號需要在軌測試求精細。在這42萬公里的行程中,嫦娥四號還要按需調整飛行速度和軌道機動參數,而且在接近月球的過程中,還會有相應的科研測試項目。嫦娥四號繞月期間一些設備需要開機進行測試,有足夠的時間,才能讓測試更完整,準備更充分。嫦娥四號進入環月軌道以來,進行了2次環月軌道修正,與“鵲橋”中繼星進行了4次中繼鏈路測試,開展了激光測距、三維成像、微波測距測速等導航敏感器在軌測試,為實施月球背面軟著陸做好準備。
月壤是冷是熱?導熱性好嗎?我國航天人把溫度計“貼”在月球表面進行了實地測量。基于嫦娥四號探測器對月球背面表層月壤溫度的就位測量結果,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行星科學研究所、澳門科技大學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此前,軌道遙感觀測表明在月球最大的撞擊盆地——南極-艾肯盆地中心存在成分異常區。不同于月球表面常見的輝石和橄欖石,這里的斜長石含量顯著高于盆地外圍。近日,我國科學家團隊通過分析玉兔二號月球車獲取的數據......
據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官方微信消息,嫦娥四號任務“玉兔二號”月球車和著陸器分別于7月5日19時14分和7月6日6時整完成休眠設置,完成第44月晝工作,進入第44月夜休眠。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累計行駛里程12......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271.shtm中新網7月7日電據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官方微信消息,嫦娥四號任務“玉兔二號......
玉兔二號巡視器已在月球表面工作超過40個月晝,其搭載的紅外成像光譜儀(VNIS)隨著巡視器的行走路線已測得多個位置的紅外成像光譜數據。VNIS是用于研究著陸區月壤和月表巖石成分并追溯其來源的主要方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472642.shtm今天,嫦娥四號探測器已經進入月夜休眠,各系統狀態良好。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
......
......
圖1嫦娥四號玉兔2號對巡視路徑上的一個小型新鮮撞擊坑進行詳細的光譜探測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11941001、42002306、42072337)等資助下,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空間天氣......
月球表面有“天外來客”嗎?“天外來客”能為月球提供水?基于“嫦娥四號”獲取的具有超高空間分辨率的影像與光譜數據,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月球表面識別出年齡在一百萬年以內的碳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