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4-17 17:33 原文鏈接: 寒旱所東昆侖山玉珠峰冰川雪坑中痕量元素的組成特征

      人類活動對地球大氣的污染是多方面的,而痕量元素的污染是其中之一。研究發現,早在古希臘、羅馬和文藝復興時期,有色金屬礦產的開采和冶煉就導致北半球局部大氣受到痕量元素的污染。在1980年和1990年間格陵蘭雪冰中Pb的濃度降低了7.5倍,同期Cd和Zn的濃度減小了2.5倍。加拿大北極Devon Island雪坑和冰芯中Sb濃度在1994-2004年的變化則揭示了工業革命以及二戰后隨著經濟復蘇帶來的污染,而人為排放仍然控制著大氣中Sb的沉積。

      近年來,青藏高原山地冰川雪冰中痕量元素受到人們的關注,這主要是因為青藏高原周邊地區正在經歷快速經濟增長和工業化進程,這對于青藏高原地區的大氣勢必構成污染威脅。對青藏高原個別地點山地冰川雪冰中痕量元素的研究表明,一些痕量元素來自人為污染。盡管如此,這些研究僅涉及到個別地點的冰川,這對于全面認識和評價青藏高原大氣中痕量元素存在水平和污染程度遠遠不夠。

      東昆侖山脈是中國西部南北氣候的分界山,玉珠峰為東昆侖山的第二高峰。為認識玉珠峰冰川區域大氣中痕量元素的組成和來源,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利用高分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對2009年10月采自玉珠峰冰川海拔5800 m的一個75 cm雪坑中15種可溶性痕量元素(Al、Fe、Ba、Cd、Co、Cr、Cu、Li、Ni、Zn、Pb、Sb、Sr、U和V)的濃度進行了測試。

      研究結果表明: 痕量元素的濃度變化很大,從最小值1.2 pg·g-1(U)到最大值293 ng·g-1(Fe),痕量元素濃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在7(Sb)到358(Li)之間。對痕量元素的地殼富集系數分析表明,除粉塵外,Cd、Sb、Zn、Pb和Cu還存在其他來源的重要貢獻。與青藏高原其他地區雪冰中痕量元素對比表明,本區的痕量元素的濃度低于天山和慕士塔格峰冰川的濃度,部分痕量元素也低于東絨布冰川雪冰中的濃度,揭示了玉珠峰區域大氣中較低的大氣痕量元素背景值。盡管如此,本區的所有痕量元素濃度依然遠高于格陵蘭和南極雪冰中的相應濃度。

      該研究對于認識東昆侖山地區大氣中痕量元素的背景值以及人類活動的可能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077104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0930526)、全球變化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010CB951404)共同資助;研究成果發表于《冰川凍土》。

    玉珠峰冰川雪坑中痕量元素濃度的季節變化

    相關文章

    30年間全球冰湖擴張滯留的冰川融水

    冰湖的快速形成擴張以及冰湖潰決洪水災害是過去幾十年全球環境變化最為突出的特征之一。近日,澎湃新聞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處了解到,該所研究團隊發現:1990–2020年間,因冰湖擴張而滯留的冰川融水......

    第二次青藏科考發布十大進展

    8月18日上午,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簡稱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發布會在西藏拉薩舉行。第二次青藏科考是新時代的一項重大標志性科學工程。國家第二次青藏科考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相關領導、第二次青藏科考......

    有了制造超重元素的新方法,120號元素何時成功

    近日,在美國伊利諾伊州舉行的“核結構2024”會議上,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制造超重元素——120號元素的新方法,這將是迄今為止最重的元素。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7月23日宣布,他們首次利......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最新著作發布

    中新網西寧7月15日電(記者孫睿)15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和青海省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公保扎西共同編著的《高原康養——青海是個好地方》正式對外發布。吳天一在當日舉行的發布座談會上介紹,該書共13篇......

    119號新元素,我們來了!

    古人認為,元素是物質世界最簡單的組成部分。近現代科學則給了化學元素精確的定義: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118種元素,最后的26種(從92號元素往后)......

    埋藏型鐵錳結殼中稀土元素遷移富集機制獲揭示

    近日,《海洋地質學》(MarineGeology)以《早期成巖作用對埋藏型鐵錳結殼中稀土和過渡金屬元素富集與活化的控制》為題,在線發表了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高級工程師趙斌團隊在埋藏型結殼研究方面取得的重......

    新技術可追蹤地質歷史時期海底甲烷滲漏強度

    近日,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在冷泉沉積鉬富集機制以及鉬同位素指示甲烷滲漏強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地球化學與宇宙化學學報》(GeochimicaetCosmochimicaActa)。......

    基于碘元素!科學家開發出多電子轉移高能量密度水系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先鋒團隊與研究員傅強團隊合作,在鹵素水系電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開發了一種基于溴和碘元素的多電子轉移正極,為高能量密度水系電池的設計提供了新思路。相關成果于近......

    元素周期表是否有盡頭?探尋神秘的“119號”元素

    你知道神秘的“119號”元素嗎?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按照這個周期律,當時已經發現的金、銀、銅、鐵、氧等63種元素可以排列成一張元素周期表,表中每一個行稱為一個周期,每一列稱......

    江西發現新礦物“鈰鉭易解石”命名獲批準通過

    日前,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礦物微區物質組分與結構實驗室(以下簡稱“礦物室”)相關工作人員發現并申報的新礦物“鈰鉭易解石”日前獲得國際礦物學協會-新礦物命名及分類委員會批準通過。△鈰鉭易解石產出......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