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3-18 01:31 原文鏈接: 對接中關村試點政策泉州行動與國家創新戰略合拍共振

      ■創新驅動發展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引擎,在更大范圍內推廣中關村創新試點政策。此舉有望讓先行者福建泉州搶占先機、率先受益。

      泉州自許“民辦特區”,創造“泉州模式”“晉江經驗”等,榮膺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如今在全省率先實施“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應用示范工程,作為支持企業全方位創新、推動民企二次創業、打造經濟升級版的重要抓手,成為“中國制造2025”的唯一地方試點,與國家創新戰略合拍共振。

      泉州為何成為唯一試點,又如何為全國創新戰略探路,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進行調研。

      以數控一代為突破口掀起二次創業潮

      在剛剛揭曉的“年度最具成長力科技小巨人”評選活動中,“數控一代”示范企業嘉泰數控、瑜鼎機械等登上榜單,樹立2014年泉州“科技創新風向標”:如何通過數控技術產品的開發應用,把創新變成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嘉泰數控推出可替代國際進口的六軸五連動加工中心,與深圳比亞迪簽訂首期500臺數控機床銷售合同,新增產值1.2億元;瑜鼎機械轉型為自動化設備服務提供商,其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拋光設備,技術與歐洲同步,去年僅一個季度就收獲千萬訂單。

      行業龍頭、骨干企業示范引領,睿能、藍鼎等一批高成長性在孵企業加速成長。如微柏與廈門大學、集美大學等合作,自主研發機械手臂及數控系統,實現了六軸聯動、填補省內空白,在精展精密、航天世東等企業運用。

      據泉州市科技局局長顏志煌介紹,“數控一代”示范工程的實施,不僅為泉州經濟發展引入“智慧生產線”,而且研發投入、創新產出等指標大幅提升,推動民營企業實現“有質量的增長”。

      如遴選百家“數控一代”示范企業和百個示范項目,帶動相關研發費用投入達10億元,2014年全市R&D以30%左右的全省最高增幅增長;百家示范企業獲得授權發明專利91項,占全市授權發明專利總數的28%;研發紡織、建材、工程機械數控化裝備新品種20個,機床產業中龍門加工中心涵蓋所有國家目錄產品,高端數控裝備在國內占有重要地位。

      吸引紡織鞋服、建筑建材、機床和機器人等行業1000多家企業參與,推廣應用國產數控系統1400多套,相關企業減少用工20%—30%,替代進口降低成本30%—50%。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感受數控技術帶來質的蛻變,依靠科技創新實現轉型升級、“二次創業”的正確路徑。

      對接中關村試點政策推進全方位創新

      被科技部等部委批準為全國示范工程區域試點城市,為中國工程院“中國制造2025”制造強國戰略唯一地方試點,獲得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省科技重大專項支持……

      泉州“數控一代”示范工程實施一年多來,不僅創新成效不斷顯現,更重要的是工作層面不斷提升,得到科技部、中國工程院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尤權書記、蘇樹林省長多次批示要求抓住機遇、積極推進、全面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洪捷序副省長具體指導協調;科技部、中國工程院和省政府主要領導出席現場推進會作出充分肯定。省政府專門出臺支持泉州加快推進“數控一代”促進智能裝備產業發展10條措施,省科技廳、經信委和泉州市等制定配套措施重點扶持。

      作為民營經濟大市、重要制造業基地,泉州也面臨機械設備數控系統應用推廣不夠,自主研發基礎薄弱,由此帶來制造業用工緊張、成本高企等問題,全市產業迫切需要轉型升級、“二次創業”。

      “在后危機時代,以打造經濟‘升級版’為目標的泉州民企創新,不只是單兵突進、單一層面的創新,而要大力推進全方位創新,增創泉州發展新優勢。”泉州市委書記黃少萍、市長鄭新聰思路清晰、方向明確。

      民營經濟也是草根經濟,原先的“大眾創業”“草根創新”,如何提升為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泉州以籌建申報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泉州分園為契機,積極對接中關村創新試點政策,推出一系列科技改革“重拳”,以體制創新激活全社會的科技創新創業熱情——

      早在2013年8月,泉州便出臺重點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的若干意見,計劃三年內培育500家科技小巨人企業;2014年6月,開展“支持企業全方位創新”行動,集中支持產業組織、技術研發等“六大類創新”,破解制約企業創新的問題。

      同時,泉州抓住時機率先實施“數控一代”示范工程試點,作為企業轉型升級的標志性工程積極推動,構建“全產業動員、全資源集聚、全領域調動、全鏈條布局、全體系服務”的組織創新體系。

      ——強化組織力量,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研究實施“數控一代”及“泉州制造2025”工程,要求市科技局要牽頭組織完善實施方案和相關政策;黃少萍書記、鄭新聰市長、陳燦輝副市長等指導“數控一代”推進方向及促進舉措,有效整合、集聚各類創新資源要素;

      ——強化頂層設計,引進中國工程院開展創新指導和咨詢服務,院長周濟先后三次帶領“數控一代”國家專家組及40多位院士、專家調研,鑒于泉州在實施“數控一代”示范工程的顯著進展,將泉州作為“中國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試點和實踐范例,指導《泉州制造2025》編制;

      ——強化服務支撐,加快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把紡織鞋服及其裝備產業、機床及機器人產業等作為重點,凝煉了百家典型企業和百項數控技術示范項目,組建專家委員會、設立常駐專家組、實行項目導師制,對機械裝備數控技術產品進行集中展示和推廣……

      匯聚創新資源打造泉州經濟“升級版”

      一份百億的投融資意向,一道投資泉州的“風向標”!

      針對企業對數控技術改造和創新,存在資金缺口、投資顧慮等問題。泉州利用列入全國金改區契機,充分發揮政府這只有形的“手”作用——

      市政府與平安銀行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未來三年內,雙方合作項目的投融資意向金額預計不低于100億元,重點支持“數控一代”產業升級項目;

      科技經費“四兩撥千斤”,提前介入研發環節,支持企業與國內外重點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數控技術研發合作,按項目總投入的一定比例資助,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創新科技金融機制,將由市級財政出資5000萬元以上,吸引民間資本設立規模達3億元—5億元的“數控一代”企業創業引導基金,推進“數控一代”企業快速成長。

      一系列國家級數控技術創新平臺、團隊紛紛“搶灘”,全國首座以“數控一代”為核心的“人才硅谷”正在崛起,一批產學研合作應用示范項目加速涌現——

      采取“平臺+項目+創新團隊”形式,對引進的人才優先推薦列入省、市高端人才引進資助計劃,對進駐的各類平臺按其規模、服務等,在建設階段先給予一定補助,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泉州分中心、華中科技大學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福建工程學院與嘉泰、力達妙手、黑金剛等企業在多主軸、多通道數控機床、智能機器人開發等已取得實際成效;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福州大學、華僑大學等高校院所與企業的合作項目正加速推進。

      據常駐專家組預測,預計2015年全市可實現數控系統、伺服驅動及電機銷售5000臺(套),數控化設備銷售和應用示范3000臺(套)以上,帶動發展500億元以上產值。顏志煌表示:“今年,省、市、縣三級將配套億元資金專項扶持‘數控一代’工程,科技部門將實施科技小巨人‘數控一代’創新提升行動,帶動全市更多企業投身‘數控一代’洪流,為助推民營企業‘二次創業’、打造泉州經濟升級版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相關文章

    內蒙古加大民生領域科技創新投入推進118項科技計劃

    內蒙古自治區加強民生領域的科技創新,2019年自治區科技廳在社會發展領域圍繞生態、環境、蒙醫藥等領域科技需求,共安排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18項,其中,科技重大專項9項,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計劃項目10......

    山東正式建立創新型省份建設監測統計制度

    為深入貫徹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創新型省份建設若干措施的通知》(魯政字〔2019〕142號)精神,加快推進山東省創新型省份建設,3月19日,山東省科技廳印發實施《山東省創新型省份建設監測統計報表......

    科技部征集科技抗疫先進技術成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各有關單位:為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重要部署,科技......

    擁有科技,就擁有打贏的底氣!

    “我們愿為戰勝新冠肺炎疫情隨時聽候調遣,我們全體隊員都義無反顧!”1月27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郝沛和所里的科研骨干一起,在“科技攻關請戰書”上鄭重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這是一群科研人員的誓......

    強調五大創新,呈現五大特點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此次獎勵工作強調了5大創新舉措;獲獎項目呈現出5大特點。五大創新舉措一,全面實行提名制。2019年進一步完善實名制,認真落實中央對于“三......

    2019年,中國“大農業”里那些高科技

    今年,我國“大農業”科研領域又誕生了諸多令人驚奇的發現,每一條都與我們息息相關。它們涵蓋了觀賞農業、林業、作物、醫學等各個領域,包括睡蓮、玉米、硅藻等進展。為了展現這些成就,本報特此就我國農業科學家今......

    數字經濟時代商業模式創新論壇舉辦解讀基金資助現狀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與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2019年數字經濟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論壇在北京舉辦。論壇聚焦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的機遇、變革、融合、創新等熱點問題,深入探討數字化......

    丘成桐公開演講:沒有經過考驗的創新,往往深度不夠

    菲爾茲獎、克拉福德獎、沃爾夫獎、馬塞爾·格羅斯曼獎....作為一名數學家,上述的任何一個獎項能獲其一都實屬難得。而丘成桐,卻是集多種榮譽于一身的“大滿貫”得主。究竟如何才能實現?“不斷地創新”,這是他......

    2019年,政策為創新賦能

    即將過去的一年,政策為創新添能蓄勢。國務院出臺多項政策優化營商環境,小微企業再次收到減稅降負“紅包”;科技創新被擺在更重要的位置上,為產業優化提供支撐作用,這包括新能源汽車“斷奶”后的路徑選擇、綠色技......

    一文了解2019科技大事件

    科技改變生活。這一年,各國科學家又讓科學的腳步再次向前邁進。棉花種子在月球發出第一株嫩芽,室溫下氣態二氧化碳首次轉化為碳電池,最輕中微子的質量被算出,3D打印出會呼吸的人體器官……盡管這其中的具體原理......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