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18日向媒體公布8起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典型違法案例,案件全部移交公安機關處理,10名相關責任人被處以刑事或行政拘留。
污染監控數據造假,不僅使環保監測體系名不副實,使公帑打了水漂,更會誤導公眾,后果相當嚴重。環保部此次通報的8起環保數據造假違法案例,暴露出一些地方環保領域仍然存在諸多薄弱環節,著實令人十分憂慮。
按理說,自號稱史上最嚴的環保法施行以來,重點企業均被要求安裝環境監測設備,環保部不斷加大對環境污染的督查力度,應不再出現大規模的環境監測數據造假案,為何現實當中,造假現象依然屢禁難絕?
究其原因,環境監測數據與企業運營成本和經濟效益密切相關。為減少治污減排的成本支出,一些企業不惜以身試法,篡改、偽造監測數據。雖然很多企業按要求安裝運行在線監控,但設備的采購運行費用卻需自理,導致一些企業與在線設備運營方沆瀣一氣,共同造假;另一方面,環保部門監督性監測每季度一次,存在周期過長和監督真空,無疑讓企業造假有空子可鉆。對一些造假行為,除了對企業進行罰款外,其主要責任人多是被行政拘留,鮮有追究刑責的事例,客觀上也讓造假者有恃無恐。
環保數據是地方政府的形象,是領導干部的“臉面”,數據不好看,就等于往領導干部臉上抹黑。因此,有一些地方,環保數據要由當地領導點頭才能公布,真實的數據成為不敢見光的秘密。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公眾的感受與環保數據總是相距甚遠。所以,一些地方為了減輕考核壓力、實現環境質量達標等目的,進行所謂的“溫柔”執法,甚至積極配合污染企業,在購買監測設備時讓技術人員“做手腳”,變相授意監測數據造假。
比污染更可怕的是監測數據造假。鏟除環保數據造假的毒瘤,理應窮追猛打,讓法律長出鋼牙利齒,“咬斷”已經形成的利益鏈條。為此,環保部門除需強化執法力度,落實監管職責外,還要把功夫用到企業身上,從環保數據的源頭抓起。對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違法行為,加大、加重對企業罰款和對責任人行政拘留,對性質嚴重或造成重大環保事故的,也要追究企業責任人法律責任。對于社會環境監測機構及運維企業參與環境監測數據造假的,除追究連帶責任和法律責任外,也要將相關機構及人員列入黑名單,禁止其參與環境監測服務或政府委托項目,提高違法成本,樹起不敢、不愿、不想造假的法律紅線。
堵住環保數據造假的漏洞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多方配合。監管部門要加強制度設計和安排,從硬件、軟件和技術方面完善現有在線動態監測系統,提高數據造假的技術門檻,修補監測漏洞。環保部門在提供采購環境監測服務或建立在線監測系統時,要確保監測儀器設備具備防止修改、偽造監測數據等功能。同時,還可結合社會誠信體系建設,通過建立企業誠信體系,特別是第三方監測行業的“準入制”“黑名單制”,提高違法成本,或者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加大專業人士對監測數據的核實和比較,樹立誰考核誰檢測的理念,不給造假篡改提供機會。
3月25日晚,聚光科技發布公告,公司關注到有關于該公司涉及在線監測數據造假的新聞報道。現就相關事項說明:就本公司目前了解的情況,唐山松汀鋼鐵有限公司在線監測系統運營維護過程中,個別運營維護人員違反公司......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加強衛生健康統計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我國衛生健康統計工作還存在部分地方對統計工作重視不夠、隊伍力量薄弱、數據質量不高、分析應用不足等問題。針對......
重慶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2020年環境科研能力建設環保監測設備采購(20A0196)結果發布,中標金額超1600萬元人民幣,中標設備包括氣相色譜質譜儀,掃描電子顯微鏡,掃描電遷移率粒徑譜儀,PAN在線......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外發布公告稱,武漢華測因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決定撤銷武漢華測公司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停止使用CMA標志,且三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資質認定。據悉,在201......
一、項目號:20A0196采購執行編號:1708-BZ2000400319AHS二、項目名稱:重慶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2020年環境科研能力建設環保監測設備采購三、采購方式:公開招標四、預算金額:¥2......
生態環境部希望借助刑法的修改,加大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在本月12日至13日召開的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表示,“借助刑法修改的契機,推動環境監測數......
4月11日,《科學》和《自然》雜志同時各撤回一篇有關DNA修復過程的論文,原因是作者數據造假。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兩篇論文中“犯事”的是同一個作者。這個名叫AbderrahmaneKaidi的作者在20......
山東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感動山東人物(群體)和最具影響力的事件日前公布,“在全國率先開展環境監測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從167個評選名單里脫穎而出,上榜最具影響力的40個事件。此次活動由山東省委宣傳部、......
又見數據造假。近日有媒體報道,國務院第十八督查組在湖南省醴陵市督查時發現長江流域的淥江王坊水質自動監測站涉嫌監測數據造假。圖片來源于網絡按理說,有石嘴山、臨汾監測數據造假等案件的“前車之鑒”,后來者不......
“按照‘創新機制、健全法規,多措并舉、綜合防范,明確責任、強化監管’的基本原則,到2020年,通過深化改革,全面建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保障責任體系,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建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