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澳大利亞、西班牙科學家組成的一支科研團隊在最新發表的分析報告中認為,目前在多個大陸處于發展階段的章魚商業養殖,將對可持續性和動物福利產生負面的連鎖反應。
“我們都生活在水生動物快速馴化的時代,我們的研究也幾乎完全圍繞著人類可以養殖哪些水生動物的問題展開,而不是應該養殖哪些。”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國紐約大學環境研究系助理教授Jennifer Jacquet說道。
他表示,無論是大學還是公司,都在養殖章魚上投入了大量時間和金錢。“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大量生產章魚會重復我們陸地上在環境和動物福利方面所犯的許多同樣的錯誤,而且在某些方面會更糟,因為我們必須飼喂章魚其他動物。”Jacquet說。
該分析指出,目前有近190個國家種養了約550種水生生物。西班牙、墨西哥、日本等國正在加大科學努力,以建立擴大章魚商業養殖的知識框架。例如日本一家海鮮公司Nissui正在推進章魚養殖,并預測到2020年,章魚將完全進入養殖市場。
鑒于這樣的發展,研究人員試圖探索章魚養殖場的潛在影響。
分析指出,與大多數作為草食動物進化而來的養殖動物不同,大多數養殖水生動物是食肉動物,例如鮭魚、鯉魚和鯰魚。飼養它們對野生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產生了額外的壓力——全球約30%的魚類捕獲物被轉化為其他動物的飼料,而主要消費是水產養殖,這是過度捕撈背后的驅動力。
章魚也是食肉動物,只會加劇目前的狀況。章魚養殖會從未食用的飼料和糞便中產生高水平的氮和磷污染,這會導致氧氣消耗。
研究人員表示,章魚具有相當的認知和行為復雜性,這使得它們被放置在封閉環境中的農業方式與它們的組成極其不相容。因此,在現有水產養殖場發現的高死亡率、侵略性增加和寄生蟲感染可能在章魚身上更加明顯。
除了這些農場式養殖所帶來的挑戰外,研究人員還質疑它們的必要性。
他們觀察到:“如果社會決定我們不能養殖章魚,那就意味著可以繼續食用章魚的人相對較少。”章魚的主要市場——日本、韓國、北地中海國家、美國和澳大利亞——是糧食安全市場。不養章魚也不會對糧食安全造成問題。
“現在,章魚的養殖受到了技術限制,技術突破后很可能在工業規模上養殖章魚。如果有機會,我們希望與這些章魚養殖項目相關的嚴重環境和福利問題得到重視,重新思考章魚養殖該受到鼓勵還是阻止。農業的未來還有更好的方向。”Jacquet表示。
一只章魚向接近它的同類扔淤泥。圖片來源:Godfrey-Smith/PLOSONE兩只飽餐后的章魚玩起了“投擲”游戲。一只雌章魚瞄準它的同類,開始投擲貝殼、海藻和淤泥。這一幕被水下相機全程捕捉,這是科......
《當代生物學》雜志近日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美國俄勒岡大學研究人員繪制了章魚視覺系統的詳細圖譜,對大腦中專門用于視覺的部分神經元進行了分類。該圖譜提供了可指導未來實驗的細節,也可更廣泛地教人們一些關于大......
科技日報北京7月14日電(實習記者張佳欣)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邁克爾·巴特利特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受章魚的啟發,開發出一種章魚仿生手套,能夠牢牢抓住水下物體。他們的研究被選為13日《科學進展》的封面。任......
最古老章魚復原圖作者供圖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有十只手臂的章魚化石,其年代距今約3.3億-3.23億年。該化石被認為是已知最古老的幽靈蛸(吸血鬼烏賊)和章魚的祖先,并被命......
近日,發表在《i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章魚對疼痛的感覺和反應可能與哺乳動物相似。這是無脊椎動物擁有這種能力的第一個有力證據。疼痛體驗遠不止是對有害刺激或傷害的簡單反射,它是一種會導致悲痛或......
由美國、澳大利亞、西班牙科學家組成的一支科研團隊在最新發表的分析報告中認為,目前在多個大陸處于發展階段的章魚商業養殖,將對可持續性和動物福利產生負面的連鎖反應。“我們都生活在水生動物快速馴化的時代,我......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雖然人類和章魚被5億年的進化分開,但兩者似乎共享一件不同尋常的事情:服用派對藥物——搖頭丸后,都會變得非常興奮。搖頭丸的化學名稱叫3,4-亞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可同人類......
圖片來源:scubaluna/iStockphoto像烏賊、章魚一樣的動物能迅速改變顏色,以融入到背景中并且令未來的伴侶為之傾倒。不過,這里只有一個問題:據人們所知,它們無法看到彩色。和人類的眼睛不同......
這條深海章魚(北方太平洋谷蛸)在蒙特利峽谷底部附近的一個礁石上花了4年半時間孵育其魚卵,那里位于海平面以下約1400米(4600英尺)。蒙特利灣水族館研究所(MBARI)的研究人員觀察到一條深海章魚對......
棲息在南極冰冷海水中的章魚并沒有給自己的觸手帶上手套,但它卻找到了另一種方式來抵御寒冷。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這種海洋生物利用一種被稱為核糖核酸(RNA)編輯的手段來定制在低溫下工作的關鍵神經系統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