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有動物從明朝時就出生了,直到現在還活著嗎?這就是格陵蘭鯊魚。去年,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結果估計,最長壽的格陵蘭鯊魚能達到392歲,是世界上已知壽命最長的脊椎動物。如今,科學家正在通過基因技術試圖從它們身上尋找到長壽的秘密。
格陵蘭鯊魚身長能達到6.4米,跟一頭大白鯊差不多。它們生活在大西洋北部的格陵蘭島以及加拿大、挪威、英國北部的周邊海域。格陵蘭鯊魚一般以中小型魚類為主要食物,但人們對其胃中內容進行分析后發現,它們偶爾也會吃海豹、馬、駝鹿、馴鹿,甚至北極熊。因為格陵蘭鯊魚食用腐肉,所以它們可能是食用了這些大型哺乳動物的尸體。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對格陵蘭鯊魚進行DNA序列分析,試圖找出有助于其長壽的獨特基因。“我們與丹麥、美國和中國的同事一起,正在對格陵蘭鯊魚的基因組進行測序,這將幫助我們解釋為什么格陵蘭鯊魚不僅壽命比其他鯊魚長,而且比其他脊椎動物都長。”挪威北極圈大學教授Praebel說。
Praebel把格陵蘭鯊魚稱為“時間膠囊”。在他看來,這個物種在過度捕撈、工業污染和氣候變化之前的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里,就已經存在了。因此,科學家可以利用它們來解釋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對海洋的影響。
“除此之外,研究結果也將有助于我們理解關于這個物種更多的生物學特征。”Praebel說,我們目前對格陵蘭鯊魚這個物種所知不多,對它們DNA的初步分析可以發現它們一些行為特征,包括交配、繁殖習慣等。
不同微生物的基因組指向了一個初級免疫系統的早期進化所有生物共有的最后一個祖先是一種生活在42億年前的微生物,其基因組相當龐大,編碼約2600種蛋白質,以氫氣和二氧化碳為食,并擁有一個抵御病毒入侵的基本......
7月8日,記者從西南大學獲悉,該校教授代方銀團隊首次獲得了家蠶W染色體完整基因組序列,并揭示了鱗翅目昆蟲W染色體起源與進化新機制。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期刊《科學進展》。家蠶性別的決定機制一直受到科學......
5月19日,重慶市農科院發布消息,該院果樹所柑橘創新團隊楊蕾、洪林、王敏、李霜等研究人員發布了國際首個血橙高質量基因組。相關研究成果以學術論文近日在國際期刊《科學數據》發表。楊蕾介紹,血橙是一種極具特......
5月19日,重慶市農科院發布消息,該院果樹所柑橘創新團隊楊蕾、洪林、王敏、李霜等研究人員發布了國際首個血橙高質量基因組。相關研究成果以學術論文近日在國際期刊《科學數據》發表。楊蕾介紹,血橙是一種極具特......
近日,我國科學家在葉下珠科藥用植物基因組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揭示了多次雜交與多倍化事件共同塑造了葉下珠科復雜的物種形成歷史。相關成果發表于《植物學雜志》(ThePlantJournal)。葉下珠科......
記者6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農業生物轉錄組與代謝組創新團隊發表了首個人參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組,解析了人參重要活性成分——三萜皂苷的形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國際期刊《園......
一輪兇猛疫情肆虐多國。據央視新聞,巴西衛生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巴西2024年登革熱疑似及確診病例上升至4270624例,死亡病例2197例,另有2276名死亡病例待核查。另據西班牙媒體《20分鐘》報道......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領導的研究團隊在人體中發現了100多個可能影響血壓的基因組新區域,并確定了幾個與鐵代謝和腎上腺素能受體有關的風險基因座。這些見解有助于發現潛在的血壓藥物靶點。NIH領導的研究發現,遺......
日前,記者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獲悉,該校近期聯合西藏農牧科學院等多家科研機構,在藏綿羊基因組中發現了一個包含β-珠蛋白(HBB)的受選擇位點。科研人員進一步分析,該位點包含一段較為復雜的結構變異。這一發......
本報北京4月9日電(記者楊舒)對葉榕是一種廣泛分布于我國南方的植物。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農業基因組學技術研發與應用創新團隊發布首個對葉榕的完整基因組,修正了此前學界對其基因組測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