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6-14 15:15 原文鏈接: 小兒尿崩癥的鑒別診斷

      對尿崩癥者應積極尋找病因、觀察是否存在垂體其他激素缺乏。

      1.血管加壓素不適當分泌綜合征(SIADH)

      SIADH在兒童常是醫源性的。有些由于輸液不當,輸入低張液過多。SIADH可發生于顱內病變如腦膜炎,腦腫瘤,頭部創傷等。兒童結核性腦膜炎是可出現AVP分泌增多伴低鈉血癥,預示病情嚴重和預后不良。當下丘腦和垂體術后的第二期可出現AVP分泌增多。兒童用dDAVP治療中樞性尿崩癥或遺尿時藥物過量亦可發生。其他較少見的原因可見于肺部疾患,肺阻塞疾病,機械高壓通氣和一些藥物如卡馬西平及化療藥物。

      SIADH的主要臨床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如嘔吐,頭疼等,早期開始可有疲乏。主要由于腎重吸收過多引起水潴留,體液容量過大,水中毒和低鈉血癥,血漿滲透壓降低,同時排出高滲性尿和尿排鈉增多。當SIADH是慢性發生低血鈉時多無明顯癥狀,血Na<120mmol/L。如果不適當的輸入低張液使血鈉較快的低于130mOsm/kg時,會發生驚厥和昏迷,特別年齡小的兒童,患兒腎功能正常。

      2.腎性尿崩癥

      腎性尿崩癥是由于AVP抵抗,有遺傳性和獲得性,遺傳性患病較少而病情較重,且兒童比成人多見。

      (1)先天性X連鎖腎性尿崩癥

      為顯性遺傳,多為男孩發病。本病為AVPV2受體基因突變。V2受體是在腎臟激活腺苷環化酶,其受體的缺陷為G蛋白-α單位的異常。由于AVP抵抗腎臟產生大量低滲性尿液,尿滲透壓常在50~100mOsm/kg。本病常在出生后斷奶時發生癥狀,有明顯的多飲多尿,渴感難以滿足,出現發熱,嘔吐和脫水,常容易誤診為感染。患兒寧愿飲水不肯吃高熱量固體食物。如未能及時診斷和治療,患兒出現生長障礙。喂水不足經常反復發生脫水,引起不同程度的智能落后。X線顱骨片常可見到額葉及基底節鈣化。發生鈣化的原因除與嚴重脫水有關外,還可能由于AVP抵抗,血中AVP濃度增高,AVP的V1和V3受體正常,通過一些獨特的作用引起腦鈣化。較大兒童因夜間尿多而自動減少食物的攝入,導致營養不良引起生長障礙。另外由于長期大量飲水和排出大量尿液,可發生不明顯的腎盂及輸尿管積水和膀胱擴張。

      (2)先天性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腎性尿崩癥

      本病為腎小管上皮細胞主管水通道的蛋白質中aquaporin-2基因突變。這種突變損傷管腔膜對水的滲透性,使腎小管內的濾過液不能重吸收,引起多尿。曾報告一例aquapolin-2突變患者尿中aquaporin-2增多。測尿中aquaporin-2可用于與中樞性尿崩癥的鑒別。

      (3)獲得性尿崩癥

      比較常見,多是由于鋰或四環素影響AVP刺激cAMP的作用,接受鋰治療者約50%可損傷尿濃縮功能,10%~20%發展為臨床尿崩癥,并常伴有腎小球濾過率減低。鋰可能損傷AVP刺激腺苷環化酶產生,使aquaporin基因mRAN在腎集合管的表達,產生多尿。

      四環素用于治療使腎小管上皮細胞水轉運功能被抑制。其他多囊腎,鐮狀細胞病也損傷腎濃縮功能。蛋白質和鈉攝入減少亦可引起腎髓質張力減低發生尿崩癥。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