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發現,幾十萬年前,在南非生活著一種將古老與現代特征奇特的混合在一起的早期人類。他們被稱為“納萊迪人”。該人種生有一個較小的、像拳頭大小的腦,這與生活在數百萬年前的古人類相似。但他們也可能與智人的祖先相重疊,其發現者提出,納萊迪人甚至可能會制造工具。
納萊迪人于2013年被發現于南非的“后起之秀”洞穴系統中,后者是地約翰內斯堡金山大學古人類學家Lee Berger率領的一個研究團隊發現的一處巨大的古人類骨骼與牙齒寶庫。
如今,Berger和他的同事說,他們已經測定這些遺骸的年代為距今33.5萬年到23.6萬年之間,后來他們又發現了更多的納萊迪人骨骼。他們的研究成果以3篇論文的形式發表在5月9日的eLife上。
英國倫敦國家歷史博物館人類學家Chris Stringer指出,這個日期“對于一個仍然顯示了在200萬年前的化石中發現的原始特征的物種來說可謂是驚人的年輕”。
納萊迪人腦的大小非常接近人屬的早期成員以及古老的南方古猿——只比黑猩猩的腦略大。Stringer說,納萊迪人彎曲的手指和肩膀、軀干和髖關節看起來也很古老。“然而,他的手腕、手、腿和腳看起來更像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并且其牙齒相對小而簡單,根植于輕盈的下顎骨上。”
當Berger和他的同事于2015年9月首次公布納萊迪人的研究結果時,他們還沒有確定這些遺骸的年代。現在,研究人員說,他們已經用6種方法確定了一個日期范圍,這些方法包括比較鈾和釷的放射性同位素比例,以及一種被稱為電子自旋共振的技術,它測量了牙釉質晶體中電子的能量狀態隨時間的變化情況。這些方法看起來“非常好”,并且不同方法的結果是一致的,法國巴黎自然歷史國家博物館史前部化石測年專家Jean Jacques Bahain說。
倫敦大學學院進化解剖學家Fred Spoor指出,盡管納萊迪人的形態看起來非常古老,但發現這些化石的環境及其石化的程度表明他們是相對年輕的。Spoor說,在印度尼西亞發現了“霍比特人”——佛洛瑞斯人(具有古老特征的距今5萬年的人種)之后,“年輕時看起來很老的東西便不再那么令人震驚了”。
盡管納萊迪人的化石很年輕,但在進化的過程中,他們的形態學特征表明其仍然與人屬的起源非常近,Stringer說——這個年代被認為是在距今280萬年前。
根據Berger的觀點,這一發現還表明,納萊迪人很可能與現代人分享了共同的認知特點,如制造和使用工具;其與現代人類似的手能夠操縱工具。雖然在納萊迪人化石旁邊并沒有發現石頭工具,但Berger認為,在非洲南部發現的同樣年代的工具可能是由非早期智人的其他人屬成員制造的,這也是大多數考古學家的觀點。
Berger表示:“考古學家必須提供特別的證據,表明他們知道非洲南部的其他工具的制造者是誰。他們必須證明這些制造者不是納萊迪人。”
Stringer對此則更為謹慎。“這當然是可能的,納萊迪人的作品就在那里。”他說,“但在發現與納萊迪人化石相關的工具之前,我們真的不知道。我認為我們現在還不能重寫非洲南部的考古學記錄。”
Stringer指出,這項研究成果表明在非洲有很多發現,但其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未被勘察過的。他說,大約30萬年前,可能至少有3個人種橫跨非洲大陸,其中包括早期智人和納萊迪人。“誰知道還有什么可能?”
研究人員發現,幾十萬年前,在南非生活著一種將古老與現代特征奇特的混合在一起的早期人類。他們被稱為“納萊迪人”。該人種生有一個較小的、像拳頭大小的腦,這與生活在數百萬年前的古人類相似。但他們也可能與智人......
研究人員發現,幾十萬年前,在南非生活著一種將古老與現代特征奇特的混合在一起的早期人類。他們被稱為“納萊迪人”。該人種生有一個較小的、像拳頭大小的腦,這與生活在數百萬年前的古人類相似。但他們也可能與智人......
研究人員發現,幾十萬年前,在南非生活著一種將古老與現代特征奇特的混合在一起的早期人類。他們被稱為“納萊迪人”。該人種生有一個較小的、像拳頭大小的腦,這與生活在數百萬年前的古人類相似。但他們也可能與智人......
研究人員發現,幾十萬年前,在南非生活著一種將古老與現代特征奇特的混合在一起的早期人類。他們被稱為“納萊迪人”。該人種生有一個較小的、像拳頭大小的腦,這與生活在數百萬年前的古人類相似。但他們也可能與智人......
第八屆亞太地區電子自旋共振學術會議(8thAsia-PacificEPR/ESRSymposium,APES2012)將于2012年10月11-15日在北京舉行,由清華大學化學系承辦。自1997年以來......
第八屆亞太地區電子自旋共振學術會議(8thAsia-PacificEPR/ESRSymposium,APES2012)將于2012年10月11-15日在北京舉行,由清華大學化學系承辦。自1997年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