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持衛生,不少人習慣在家里使用消毒劑浸泡衣物、擦洗家具并經常用抗菌洗手液洗手。
不過,愛爾蘭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發現,勤消毒雖然有助保持衛生,但也可能導致細菌出現耐藥性。
這一發現發表于2010年1月號《微生物學》雜志。
強勢抵御
國立愛爾蘭大學研究人員杰勒德·弗萊明帶領同事進行實驗。實驗主要對象為銅綠假單細胞菌。這種細菌又稱綠膿桿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容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以及手術后人群,造成敗血癥、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研究人員發現,實驗室里培養的銅綠假單細胞菌接觸到消毒劑時會迅速變異,對消毒劑里常見的殺藻胺成分構筑起“防御工事”。即使研究人員加大消毒劑劑量,銅綠假單細胞菌仍能抵御“進攻”。
實驗結果顯示,銅綠假單細胞菌能有效“抗擊”抗菌劑,不僅如此,它還能改變自身脫氧核糖核酸(DNA)結構。這種改變DNA的銅綠假單細胞菌與普通同族相比,能“抵抗”濃度高出400倍的殺藻胺濃縮液,構筑“防線”的速度也要快上10倍。
引人關注
實驗結果中更引人關注的部分是,“抵御”過殺藻胺后,銅綠假單細胞菌也對環丙沙星產生一定抗藥性,即使二者先前“素未謀面”。環丙沙星是被人們廣泛使用的一種抗菌藥物,可以治療多種感染。
“趣味科學”網站28日引述弗萊明的話報道:“原則上看,實驗結果意味著醫院殘留的消毒劑可能會促進具有抗生素耐藥性的細菌滋生。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細菌甚至在接觸抗生素前就能產生‘免疫力’。”
美國智庫“未來資源”的研究人員24日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近10年來,美國社區獲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者的比例顯著增加。這種病菌會引起深度感染,導致嚴重甚至致命炎癥,有“超級病菌”之稱。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認為,類似這些“超級病菌”的出現與人們濫用抗生素有關。
小心殺菌
“這(實驗結果)令人非常擔憂,”弗萊明說,“我們發現,無論是使用消毒劑還是抗生素,(某些)細菌都會迅速吸收并同樣迅速地排出它們。這就像是給一個輪胎已經破了大洞的自行車胎打氣。”
他說,研究人員將進一步展開實驗,研究同時使用多種消毒劑對細菌產生的影響。與此同時,他還提醒人們注意環境對耐藥性細菌的作用。
不過,弗萊明也說,實驗結果并不意味著人們應該放棄使用消毒劑,“消毒劑是非常重要的第一道抗菌防線,……我們所要傳達的信息是,適當使用消毒劑,比如不要把消毒劑稀釋到不起作用的濃度。”
抗生素菌絲酶通過組裝成較大結構,鎖定在細菌細胞表面,就像魔術貼兩側粘在一起。圖片來源:《自然·微生物學》科技日報北京5月23日電(記者張夢然)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菌絲霉素的小分子抗生......
炎熱的天氣里,一杯香甜的果汁很快就會變質,有時還會產生酒精味。這很可能是一種“擅長”將葡萄糖和果糖轉化為乙醇的細菌在“作祟”。不過這種天然能產生乙醇的“罪魁禍首”卻是科學家眼中的潛力股——有資質成為像......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據最新一期開放獲取的美國微生物學會期刊《微生物學譜》報道,日本研究人員發現,在實驗室研究中,抹茶抑制了牙齦假單胞菌的生長。此外,在一項涉及45名牙周炎患者的臨床研究......
進化是一個相當奇妙而漫長的過程,一些隨機活動的爆發,造就了當今地球上生命的多樣性。它們可能會大規模發生,比如高效的肢體進化;也可能發生在微觀細胞層面,比如細胞不同部分的首次形成。現在,一組科學家發現了......
進化是一個相當奇妙而漫長的過程,一些隨機活動的爆發,造就了當今地球上生命的多樣性。它們可能會大規模發生,比如高效的肢體進化;也可能發生在微觀細胞層面,比如細胞不同部分的首次形成。現在,一組科學家發現了......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群微型球形機器人來收集細菌和小塑料片。圖片來源:美國化學會當舊食品包裝、廢棄的兒童玩具和其他管理不當的塑料廢物分解成微塑料時,會變得更難以被清除。在美國化學會新一期《ACS·納米》上發......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群微型球形機器人來收集細菌和小塑料片。圖片來源:美國化學會當舊食品包裝、廢棄的兒童玩具和其他管理不當的塑料廢物分解成微塑料時,會變得更難以被清除。在美國化學會新一期《ACS·納米》上發......
西北大學早期生命與環境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等單位科學家合作,在5.18億年前的寒武紀清江生物群中發現多細胞結構的絲狀硫酸鹽還原細菌化石清江絲菌,并結合分子生物學分析結......
細菌化石是指保存在巖石中的細菌遺體或其活動留下的痕跡。4月12日,記者從西北大學早期生命與環境研究團隊獲悉,該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等單位科學家合作,在5.18億年前的寒武......
對于工業細菌大腸桿菌來說,三羧酸循環(TCA循環)在其有氧生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將碳源轉化為細胞生物量。任何將碳通量從細胞生長轉移到感興趣的產物的嘗試都會干擾天然代謝,并可能影響碳效率。理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