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1-21 23:38 原文鏈接: 小腦延髓池鞘內泵植入術治療難治性癌痛病例分析

    疼痛在癌癥患者中普遍存在,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確立的癌痛治療規范已被廣泛接受,三階梯鎮痛原則是以弱阿片、強阿片及非甾體等輔助用藥為治療基礎。臨床上部分患者即使增加阿片藥物及輔助藥物劑量,疼痛仍不能得到有效緩解。2017年《鞘內給藥疼痛管理多學科專家共識》認為,對于難治性癌痛,建議鞘內泵植入術等微創治療。Narva'ez等認為生命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小腦延髓池鞘內泵。本文報道小腦延髓池鞘內泵植入術成功治療難治性癌痛患者1例。

     

    1.病例資料

     

    患者,男性,54歲,肝癌術后腋窩淋巴結、肺內、顱內和頸椎多發轉移。患者于3個月前出現右側肩背部及右臂嚴重疼痛,呈持續性針刺樣疼痛,外院使用芬太尼透皮貼劑29.4mg,每72h1次,外用,曲馬多緩釋片100mg,口服,1次/d,鎮痛治療,鎮痛效果不佳,24h爆發痛十余次,靜息時數字疼痛評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評分5分,爆發痛時NRS評分8分。

     

    考慮現有用藥方案鎮痛效果欠佳,停用曲馬多緩釋片。患者神經病理性疼痛診斷量表(identification pain,ID-Pain)量表評分3分,考慮合并病理性神經痛,予以加巴噴丁膠囊600mg,3次/d,口服聯合鎮痛治療。患者于2017年6月10日因右肩及背部疼痛3個月余、加重1周收入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入院第2天靜息時NRS評分4分,夜間爆發痛出現4次,NRS評分7分,分別予嗎啡片10mg口服解救處理。1h后NRS評分3分。因芬太尼透皮貼劑29.4mg作為背景量控制疼痛效果不佳,將芬太尼透皮貼劑加量至42mg,每72h1次,,外用,同時給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靜脈推注,1次/d,阿米替林片25mg,口服,睡前服用以及氯硝西泮片2mg,口服,睡前服用輔助鎮痛。

     

    入院第7天患者仍訴肩背部及右臂疼痛明顯,于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下行小腦延髓池鞘內泵植入術。鞘內泵藥物為嗎啡注射液50mg溶于200mL生理鹽水,初始鞘內泵參數為背景劑量(Con)0mL,加強劑量(Bolus)0.8mL,鎖定時間20min,并予心電監護,根據具體疼痛情況逐漸調整參數。術后至第8天上午8∶00共按壓Blous15次,有效次數8次,訴按壓后疼痛緩解不明顯,調整鞘內泵參數,Con0.3mL/h,Bolus1.0mL,同時將芬太尼透皮貼劑減量至33.6mg。通過調整鞘內泵參數,靜息時NRS評分1分,爆發痛時NRS評分4分,爆發痛次數4次,患者疼痛程度明顯改善。由于患者為腫瘤晚期,入院第13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2.討論

     

    最新的研究表明,腫瘤治療后疼痛發生率為39.3%;抗癌治療期間約為55.0%和66.4%的疼痛發生在腫瘤晚期、轉移性或終末期,近30%癌痛患者經藥物治療仍不能有效控制疼痛,對治療產生耐受,因此將由腫瘤本身或腫瘤治療相關因素導致的中、重度疼痛,經過規范化藥物治療1~2周疼痛緩解仍不滿意和(或)不良反應不可耐受的疼痛稱為難治性癌痛。

     

    完全植入式輸注泵多數情況下將藥物泵入硬膜外腔或蛛網膜下腔,且有部分學者認為鞘內輸注系統必須低于頸部區域,然而目前較多的研究表明,小腦延髓池鞘內藥物輸注系統可有效治療上頸部和顱面部疼痛。2017年《鞘內給藥疼痛管理多學科專家共識》中完全植入式輸注泵推薦用于臨終死亡或預期壽命較短的患者。本例患者影像學顯示,頸部間隙內多個軟組織腫塊,考慮為腫瘤轉移灶,椎管狹窄,腦脊液回流障礙,因此將導管尖端定位于小腦延髓池。

     

    嗎啡是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推薦用于完全植入式輸注泵的藥物之一,鞘內泵給藥劑量推薦保守的起始給藥劑量,因術前患者芬太尼透皮貼劑42mg鎮痛治療,故參數持續背景劑量設為0mL/h,僅設置單次給藥量為0.8mL(0.2mg嗎啡),研究認為小腦延髓池內嗎啡最大劑量≤0.5mg,后續鞘內泵參數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與藥物反應進行調整。

     

    無持續背景劑量下術后第2天患者爆發痛次數較多且單次給藥后疼痛緩解不明顯,調整鞘內泵參數,持續背景劑量0.3mL/h,單次劑量1.0mL(0.25mg嗎啡),42mg芬太尼劑量到期后減量至33.6mg,依據阿片類藥物等效劑量以及相關效能換算,嗎啡鞘內給藥是靜脈給藥的300倍。在患者疼痛穩定情況下,芬太尼透皮貼劑33.6mg到期后再減量至25.2mg。小腦延髓池鞘內泵植入術后患者換算嗎啡量逐日減少,疼痛程度較術前明顯改善,小腦延髓池鞘內泵植入術不僅降低疼痛程度,而且減少爆發痛次數。本例患者為臨終癌痛患者,通過小腦延髓池鞘內藥物輸注系統植入術獲得較好的鎮痛效果。小腦延髓池鞘內給藥,量少,高效,按需給藥,是治療頸椎或顱內高位轉移合并難治性癌痛的理想手段之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