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大學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通過小鼠實驗發現一種在其胎兒發育期對唾液腺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的基因。研究者認為,這一研究成果有望用于再生醫療。
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志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從小鼠胎兒中提取唾液腺細胞并加以分析,結果發現一種名為“Btbd7”的基因能遏制“鈣黏附蛋白”發揮作用,而這種蛋白的一項“職責”是使唾液腺細胞相互黏著。如果“鈣黏附蛋白”受到遏制,唾液腺細胞就會不斷分裂,最終形成唾液腺分支結構。
研究人員還發現,如果通過操作使“Btbd7”基因無法發揮作用,那么唾液腺分支結構的數目會減少到正常數目的一半以下。此外,這種基因在肺臟的形成過程中也能發揮重要作用。
參與研究的大阪大學教授阪井丘芳說,“Btbd7”基因對于唾液腺和某些臟器的形成不可或缺,調控這個基因的相關技術有可能應用于再生醫療,對治療口腔干燥癥等發揮作用。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健康研究論文稱,一種新開發的候選藥物在小鼠中顯示出能夠快速并暫時地抑制雄性生殖能力。這些發現可能為開發男性避孕藥物工作帶來新進展。男性避孕手段如今局......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20日報道,荷蘭科學家意外在人體喉嚨上部深處發現了一組秘密的唾液腺。他們表示,這個新器官對于癌癥治療中減少副作用具有重要意義。新器官位于鼻子后面,平均長約1.......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名為NLY01的實驗性藥物,可以有效緩解小鼠帕金森癥癥狀。他們表示,如果該藥能在人類臨床試驗中取得成功,可能成為帕金森癥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研究人員在《自然·醫......
中國研究人員17日說,一種小分子藥物會促進受損的肝臟修復與再生,并在小鼠實驗中取得了優異的治療效果。這項研究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研究負責人之一、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周大旺教授......
運動能夠幫助對抗癌癥嗎?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科學家首次通過小鼠實驗證實,跑步有助于延緩腫瘤的生長。據《新科學家》雜志網站16日報道,哥本哈根大學佩妮萊·霍伊曼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患有癌癥的小鼠,測試了鍛煉......
眾所周知,小鼠水平的實驗結果往往無法適用對人的治療。然而,最近越來越多的實驗結果表明:在某一類小鼠亞群中得到的數據也無法在另一類小鼠亞群中重現。這表明許多嚙齒類動物水平的實驗從一開始就是不嚴謹的。"我......
來自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的研究人員證實,BTBD7蛋白促進了肝癌上皮間質轉化(EMT),可作為肝癌的一個預后生物標記物。相關研究在線發表在6月12日國際著名肝臟疾病雜志Hepatology(最新影響因子1......
近日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份新研究報告稱,基因療法可能幫助因治療頭頸癌而被放射性療法造成唾液腺損傷的病人恢復唾液流。放射性療法常常會引起頭頸癌患者出現唾液腺機能減退,破壞他們唾液腺的大部分......
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下屬國家口腔與顱面研究所(NIDCR)的研究人員在人類唾液腺中開展了首次安全性(I期)基因治療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安全有效,可以幫助慢性口干的癌癥幸存者。相關論文發布在本周的《美國......
脂肪是構成生命體的重要成分,機體從外界吸收的脂肪通常以脂滴的形式儲存在脂肪組織中。在病理條件下,諸如肥胖及脂質營養不良癥(lipodystrophy)的病人中,非脂肪組織中也出現脂滴累積。這些異位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