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9-03 09:44 原文鏈接: 小龍蝦致病不罕見醫生:肌溶解與其有直接關聯

      南京不久前發生的“小龍蝦疑致食客肌溶解”事件,有讀者詢問到底是不是小龍蝦本身的問題。就這次事件看目前還無明確結論,但人因小龍蝦惹禍上身,發生食物中毒已不是第一次。本報早在2002年12月9日的報道《趙本山吃“小龍蝦”吃出肺吸蟲病引起京城“麻小族”關注》中,就提到“因食物中毒引起急性骨骼肌溶解癥,與吃小龍蝦有關”這一點值得注意。吃小龍蝦而導致肌溶解的事情在北京也曾發生過。

      近日我們再次采訪了北大醫院神經內科的袁云主任醫師。他推測患者的骨骼肌溶解可能與小龍蝦生長環境受到化工原料污染有關。多地出現小龍蝦疑致肌溶解癥病例,這些小龍蝦是否來源于同一產地?為避免類似事件發生,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生產溯源體系已刻不容緩。

      10年前北京有10多人發病

      北大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袁云介紹,2000年的8月5日到11日,連續在北京市不同地區出現10多位病人因吃小龍蝦而出現急性肌肉疼痛和無力,有幾位病人是在家中一起吃的,食量大概在1到1.5斤,都對小龍蝦進行了水煮、清蒸或油炒,雖然他們是在不同的農貿市場購買,但這些小龍蝦均來自南方地區。發病的時間是在吃后7到15小時,平均9.2小時,病人都有迅速加重的全身肌肉疼痛,進而肌肉無力,以腰背和四肢近端為主,到醫院急診室進行體格檢查發現肌肉明顯的壓痛和肌力降低,這是因為肌纖維被破壞所致。臨床癥狀在1至4小時內迅速達到高峰,其中嚴重者出現呼吸困難和完全不能活動肢體,所有癥狀在患者停止吃小龍蝦后1至3天逐漸緩解。

      水產品導致中毒性肌肉病源于歐洲

      袁云醫生說,這種因進食水產品導致的急性骨骼肌溶解病,原來有一個名字叫Haff病,上個世紀最先在歐洲出現。和多數疾病的命名不同,這個病是以地方名命名的。1924年在波羅的海的Haff(哈夫)海岸出現急性中毒性肌肉病的流行,其表現和我國患者吃小龍蝦類似,這些病人都在吃淡水魚后,突然出現嚴重的肌肉僵硬疼痛,無其他神經系統異常,也沒有發熱和肝脾大,部分病人出現咖啡色或是深茶色尿,多數病人迅速恢復正常,僅個別嚴重病人死亡,在此后9年內的同一季節和同一地區發現了大約1000例病人,這些病人均有吃淡水魚的經歷,魚的品種包括淡水鱈、鱔魚和梭子魚。從1934年至今類似Haff 病的描述出現在瑞典、原蘇聯和美國。小龍蝦引起的這一急性中毒性肌肉病,提示吃小龍蝦是Haff病的又一個發病原因。

      小龍蝦導致急性肌肉病,其病情輕重和吃小龍蝦的數量以及個體的差異有關。由于骨骼肌溶解后大量肌紅蛋白進入血液并損害腎臟,對病人必須及時進行補液和利尿,促進排除毒素和血液中的肌紅蛋白。從10年前北京和這次南京發病的病人看,和此前國外的Haff 病具有相同的發病季節、臨床表現和病程發展規律,只是我們的病人由吃小龍蝦引起,是吃小龍蝦導致的Haff病,而既往報道的Haff 病和吃淡水魚有關。

      專家提醒

      到目前為止哪些毒素導致發病還不能確定。小龍蝦經過各種方式的加熱烹調,細菌、寄生蟲和病毒等傳染性因素可以除外,耐熱性毒素中毒的可能性最大。中毒性骨骼肌溶解可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和高鉀血癥而危及生命,因此在吃小龍蝦后出現急性腰背痛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鏈接:小知識

      小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原產于美國北緯30度左右的地區。上世紀20年代作為養殖牛蛙的飼料被引入日本,隨后又被引入中國。小龍蝦屬于甲殼類水底動物,可以在污染非常嚴重的水域生存,和其他淡水魚一樣可以在它的食物鏈上對水中的有毒物質進行濃聚。

    相關文章

    研究警告:吃一條淡水魚,等于喝了一個月重度污染水

    一項新研究顯示,一年只吃一條淡水魚,就相當于喝了一個月含有“永久化學物質”的水。來自環境工作組(EWG)的研究人員分析了500份來自美國各地水體的本地捕撈魚片樣本。他們計算出,食用受污染的魚相當于喝了......

    研究警告:吃一條淡水魚,等于喝了一個月重度污染水

    一項新研究顯示,一年只吃一條淡水魚,就相當于喝了一個月含有“永久化學物質”的水。來自環境工作組(EWG)的研究人員分析了500份來自美國各地水體的本地捕撈魚片樣本。他們計算出,食用受污染的魚相當于喝了......

    研究警告:吃一條淡水魚,等于喝了一個月重度污染水

    一項新研究顯示,一年只吃一條淡水魚,就相當于喝了一個月含有“永久化學物質”的水。來自環境工作組(EWG)的研究人員分析了500份來自美國各地水體的本地捕撈魚片樣本。他們計算出,食用受污染的魚相當于喝了......

    研究警告:吃一條淡水魚,等于喝了一個月重度污染水

    一項新研究顯示,一年只吃一條淡水魚,就相當于喝了一個月含有“永久化學物質”的水。來自環境工作組(EWG)的研究人員分析了500份來自美國各地水體的本地捕撈魚片樣本。他們計算出,食用受污染的魚相當于喝了......

    研究警告:吃一條淡水魚,等于喝了一個月重度污染水

    一項新研究顯示,一年只吃一條淡水魚,就相當于喝了一個月含有“永久化學物質”的水。來自環境工作組(EWG)的研究人員分析了500份來自美國各地水體的本地捕撈魚片樣本。他們計算出,食用受污染的魚相當于喝了......

    研究警告:吃一條淡水魚,等于喝了一個月重度污染水

    一項新研究顯示,一年只吃一條淡水魚,就相當于喝了一個月含有“永久化學物質”的水。來自環境工作組(EWG)的研究人員分析了500份來自美國各地水體的本地捕撈魚片樣本。他們計算出,食用受污染的魚相當于喝了......

    全球新物種!在浙江麗水首次發現!

    今天(11月30日)上午,浙江麗水市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在市行政中心舉行。會上宣布麗水市發現一個淡水魚類新物種——甌江小鰾鮈[bi&agrave;ojū](Microphysogo......

    馮琳:給淡水魚當“營養師”

    科研創新,一定要有扎實的功底,一定是在搞清楚基本科學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的。同時,創新工作也不可能在一兩天之內完成。在認定方向后,就要做到堅持不懈、勇往直前。——馮琳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副所長、教授......

    迄今最大淡水魚現身湄公河

    近日,一支在柬埔寨考察湄公河魚類的科學家團隊發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淡水魚——一條重300公斤的巨型黃貂魚,從鼻子到尾巴長近4米。“在湄公河這樣被過度捕撈和開發的河流中仍有這么大的魚,簡直不可思議。”美國......

    美國對我國出口小龍蝦、魚食等產品實施自動扣留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alert),其中,對我國多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詳情如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