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最近安裝了布魯克的SkyScan 1278活體小動物CT系統后,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開創性的研究,提供了有關正在尋找有效治療COVID-19的信息。
在首批對COVID-19倉鼠模型進行的活體成像實驗中,由魯汶大學Johan Neyts教授和Greetje Vande
Velde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迅速行動起來,開發了一個敘利亞倉鼠疾病模型,以測試三種潛在的COVID-19治療方法的有效性,并通過μCT進行評估1。該研究使用SkyScan
1278來評估抗病毒非那吡韋、抗瘧疾的羥氯喹(HCQ)或羥氯喹與抗生素阿奇霉素聯合使用是否能減輕疾病或防止其傳播。
結果顯示,非那吡韋可輕微降低直接感染SARS-CoV-2的倉鼠的病毒載量。但羥氯喹和羥氯喹加阿奇霉素均不影響病毒載量。此外,肺部顯微CT成像結果顯示,任何一種治療方法在減少伴隨SARS-CoV-2感染產生的炎癥等病變引起的肺部閉塞方面都沒有明顯效果。此外,三種治療方法都不能保護健康倉鼠免受感染動物的傳播。
重要的是,該小組成功地表征了一個強大的倉鼠感染和傳播模型,用于研究抗病毒化合物的體內功效。在該模型中使用羥氯喹和非那吡韋獲得的信息對當前和未來COVID-19臨床試驗的設計至關重要。這里介紹的關于羥氯喹單獨或與阿奇霉素聯合使用的數據(加上之前報道的獼猴和雪貂體內數據)沒有為該藥物進一步用于人類提供科學依據。
魯汶大學醫學院核心設施分子小動物成像中心(MoSAIC)首席研究員Vande
Velde教授評論道。"Neyts實驗室的研究結果不僅為哪些藥物通過COVID-19臨床試驗取得進展提供了指導,而且為顯微CT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安全工具,反復評估肺部疾病進展和治療效果而不傷害活體動物提供了證據。小動物感染模型,如本研究中提出的倉鼠模型,應在選擇SARS-CoV-2治療方法進行臨床開發中發揮關鍵作用。"
魯汶大學肺部研究卓越中心配備了一系列強大的儀器,用于病毒分析和肺部活體成像,包括布魯克的低劑量、高通量SkyScan 1278小動物CT掃描儀,加強了其繼續研究對抗COVID-19的藥物的地位。
有關SkyScan
1278顯微CT掃描儀的更多信息,請訪問www.bruker.com/products/microtomography/in-vivo-micro/skyscan-1278/overview.html,或觀看我們關于顯微CT在肺部疾病研究中的應用的網絡研討會。
參考文獻:
1. Kaptein et al. (2020) Antiviral treatment of SARS-CoV-2-infected
hamsters reveals a weak effect of favipiravir and a complete lack of
effect for hydroxychloroquine, bioRxiv,
https://doi.org/10.1101/2020.06.19.159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