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3-03 16:10 原文鏈接: 尤政代表:加快實施高校分類評價改革

    “黨的二十大工作報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統籌謀劃和一體部署,凸顯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根本定位。” 在近日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全國人大代表、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尤政建議,國家加快實施高校分類評價改革,根據高校屬性進一步優化多元分類評估指標體系,更好地發揮其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等功能,并最終服務于現代化國家建設。


    在尤政看來,目前我國高校評價體系依然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其中,首先是分類評價體系不完善,辦學趨同問題未有效改善。

    據他介紹,為鼓勵高校“各展所長”,在“堅持分類指導”的方針下,教育部于2021年印發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施方案(2021—2025年)》,明確本輪審核評估分為兩類四種方案,高校可根據情況自主選擇。

    然而,由于我國高校的學校特點、學科特點、地理位置等存在諸多眾多差異,學校的發展規律和方向各有不同。目前的評估指標體系難以根本扭轉辦學趨同問題,仍待進一步細化。

    其次是新評價指標“立足不穩”,唯論文的慣性仍大。尤政表示,“破五唯”是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重點和難點,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推動下,目前高校純粹的“五唯”現象已顯著改善,但其影響仍難以在短時期內徹底消除。特別是對“五唯”中最客觀的論文,一些高校仍陷入量化考核慣性,教師也長期處于“數論文”狀態中,難以集中精力進行科學前沿探索與核心技術攻關。

    “在‘破五唯’后,如何針對不同階段、不同層次、不同學科類型,建立新的評價體系、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是高校分類評價改革的當務之急。”尤政說。

    此外,現行的教育評價指標設置也沒有完全反映出國家戰略需求。

    在尤政看來,當前教育評價體系中,一些量化指標的權重過高,為了取得更好的評估結果,一些高校熱衷于擴張規模。導致辦學目標、方向趨同,以舉辦特色專業見長的院校不斷向綜合性大學方向發展,追求“大而全”的學科專業門類。將教育評價的關注點放在論文、專業排名上,甚至熱衷追求國際大學/專業排名,與聚焦重大問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割裂。

    針對上述問題,尤政建議我國應進一步實施高校分類評價改革。

    具體而言,首先要進一步完善高校有關評價指標體系,引導和激勵各類高校在不同領域各展所長。

    一是要針對高校實際,建立“重創新、比貢獻、講質量”的分類、分層的多元評價機制。尤政建議,應根據高校特點列出評估指標,在高校自主申報的基礎上形成針對性更強的評價參考系,兼顧學科比例結構和高校的功能定位等因素,采取不同的評估指標體系。

    比如,可以建立以學校自我評估為基礎,以院校評估、專業認證及評估、國際專業論證和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常態監測“五位一體”為主要內容,政府、學校、專門機構和社會多元評價相結合的教育質量評估監測體系。

    二是要強調國家需求導向的辦學目標,并落實在評價指標設置中。他表示,評價指標應注重考察學校發展特色,推動學術、學科、學人建設與人才培養體系完善,把服務于“四個面向”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研究型大學要加大具有重大原創性成果的指標權重,應用型大學則增加人才培養與教學工作指標的權重。

    三是要引入第三方專業評估,加強高校內部治理體系建設。引入第三方機構對高校辦學水平做出評價,提供具有公共服務屬性的評價報告,引導高校建立與分類評價相適應的自我評價體系,以發揮評估對高校的激勵和約束作用。“破唯”與“增維”并舉,增強與教育部學科評估、本科教學審核評估等其他評價體系的銜接。

    其次,還要重視市場導向在高校特色和分類發展的作用,改變評估結果與資源分配的單項傳導。尤政說,要完善高等教育多元投入體系,加強市場導向的指標體系建設。加強各主管部門的協調,根據高校自身的定位屬性提供多元化的資源配置方式。引導省屬高校關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讓社會資源成為地方高校發展的有力支撐,從而推動高校的特色化發展。

    同時,制定連續性政策,為高校自主制定個性化發展方案賦能。他建議構建增值性評價體系及案例評價體系,淡化學科評估及其他排名結果與資源配置的緊密相關性。同時,重視欠發達地區的院校群體的發展困境,避免用同一指標來要求不同地區。

    此外,還有加強省屬高校在服務地方發展的能力建設。通過人員交流、平臺共享等方式,加大對中西部省份的省屬高校的支持力度。

    相關文章

    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工作將升級

    加強知識產權信息分析利用、面向高校師生開設知識產權基礎與實務課程、探索建立高校知識產權檔案庫……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近日會同有關部門印發《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工作指引》,旨在推動知識產權與教育......

    中國工程院院地合作項目課題組赴山東棗莊調研

    10月8日至9日,中國工程院院地合作項目“棗莊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發展戰略咨詢”課題組專家赴山東棗莊實地調研。2016年12月,國務院印發《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

    7所高校開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主打培養復合型人才

    10月10日,北京市教委公示2024年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名單,7所高校申報的本科和碩士聯合培養項目上榜。此次高校合作辦學大多聚焦新工科、新農科等專業方向,主打培養復合型人才。7所高校申報的中外合作......

    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授牌又兩所在京高校入選

    9月27日,卓越工程師產教融合培養工作推進會在京召開。會議為第三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進行了授牌。全國共有8所高校獲批第三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單位,其中,北京交通大學、華北電力大學2所在京高校入選。......

    西南大學加強與英國高校合作,推進聯合人才培養

    中新網倫敦9月30日電(記者歐陽開宇)西南大學黨委書記張衛國日前應邀率代表團訪問英國拉夫堡大學、諾丁漢特倫特大學、薩塞克斯大學等高校,推進聯合人才培養、國際科研合作。在拉夫堡大學萊斯特校區,西南大學和......

    2504.8萬中國海洋大學再次公布一批政府采購意向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中國海洋大學2024年10至11月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如下:液相色譜-質譜轉化單......

    多所高校進入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高校行列

    據教育部網站9月28日消息,27日,卓越工程師產教融合培養工作推進會在京召開,會上授牌第三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27日以來,已有多所高校宣布進入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高校行列。例如,來自東北大學新聞網......

    一周內三所“雙一流”高校迎來新校長,均由外校調入

    近一周以來,蘭州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三所“雙一流”高校分別迎來新校長。值得一提的是,三名新任校長均由外校調入。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北電力大學校長楊勇平升任蘭州大學校長,大連理工大學......

    第二屆國防科技高地論壇聚焦無人智能制勝未來

    9月27日,國防科技大學聯合湖南省人民政府、軍事科學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舉辦的第二屆國防科技高地論壇主論壇在長沙舉行。論壇現場。王昊昊攝論壇由國防科技大學牽頭發起......

    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獎和技術發明獎七成出自高校

    國新辦今日(26日)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部長懷進鵬介紹,高校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標志性成果,國家自然科學獎和技術發明獎超過7成、科技進步獎近5成來自于高校,在量子科技、生......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