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分析是臨床使用最廣泛的實驗室檢查項目之一。由于尿液成分復雜,檢查方法繁多,檢測不規范,致使準確性受到限制,影響臨床應用的價值。經過國內外專家近二十年來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使尿液檢查進入了全新的階段。
一、尿液分析標準化管理的現狀:
1、在世界許多先進國家開始采用尿沉渣分析儀,進行尿沉渣定量分析,以XX/uL的形式來報告實驗結果。定量分析尿沉渣結果,對腎病的診斷與治療及病情的動態觀察都很有幫助。但是,無論是哪一個儀器都只有一個過篩儀器不能完全取代人工鏡檢(叢玉隆、彭明婷)。
2、1995年中華醫學會檢驗學分會召開了尿沉渣檢查研討會,提出《尿沉渣標準化》。2000年,中國CCCLS參考NCCLS、JCCLS、ECCLS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國國情,制定《尿液物理學、化學及沉渣分析標準化》文件并推薦各醫院采用尿沉渣定量分析法。
3、有些大醫院采用自動化檢測,但成本高病人難以承受并且形態學確診要依靠顯微鏡。許多中心型醫院已開始使用標準化尿沉渣板,其成本低、計數及分類準確無誤。從經濟便捷角度考慮,使用標準化尿沉渣板是中國各家用戶最好的選擇。
4、倍肯公司推出的KIMA尿沉渣分析板是CCCLS首推產品(意大利),操作簡便,通過一個步驟便可計算出1uL尿液中有形成份的數量。
二、《尿液物理學、化學及沉渣分析標準化》:
CCCLS于2000年也提出《尿液物理學、化學及沉渣分析標準化》標準文件。其尿液沉渣標準化規定:
(一)清晨第一次尿標本為最佳。急診病人可用隨機尿。
(二)管型、紅細胞、白細胞在比密小于1.010的堿性尿中容易溶解。尿液在非冷藏條件放置超過2小時,則不可用于沉渣檢查。
(三)做尿沉渣檢查標本量為10ml。標本量小于10ml應在結果報告單中注明。
(四)尿標本用400g左右水平離心5分鐘,離心后傾倒完上清液,離心管底部殘留的液體的體積應為0.2ml。
(五)尿沉渣檢查盡量使用透明的一次性尿沉渣計數專用塑料板。以每微升中多少個沉渣成分報告結果。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六)也可采用載西斯尿沉渣計數裝置定量計數。
(七)標本量大的單位也可選用SYSMEX UF-100,它不需離心直接計數紅、白細胞及管型,定量報告,但不能鑒別病理性管型及異常細胞,仍屬一種對臨床很有價值的顯微鏡過篩檢查。
(八)CCCLS考慮到中國地區水平相差很大,尿沉渣檢查也可使用載玻片的方法:從混勻沉渣中取20ul滴在載玻片上,用18×18mm2蓋玻片覆蓋后鏡檢。低倍(10×10)下全片至少觀察20個視野中上皮細胞及管型,求出一個視野的平均值,高倍(40×10)下全片至少觀察10個視野報告各種細胞的最低到最高值。尿結晶以每個高視野+、++、+++、++++報告。
(九)報告方式:尿沉渣檢查必須按CCCLS要求報告。細胞、管型用定量報告(個/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