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培養是針對尿液中細菌的一種培養檢測方法,正常人尿液是無菌狀態的。出現尿路感染后,大量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長繁殖則引起尿路感染。尿液的細菌學檢驗可以反映腎、膀胱、尿道、前列腺等的炎癥變化,為臨床提供診斷、治療依據。如何提供有效的參考憑證,尿液標本留取的正確與否首當其沖。
收集尿液通常使用清晨第一次晨尿中段尿。由于尿道口周圍平時有細菌存在,收集前一定要將尿道口清洗干凈,具體為:男性患者翻轉包皮用肥皂水及溫水清洗尿道口;女性患者用肥皂水及溫水清洗外陰部;危重患者則在醫生操作下行導尿采集或膀胱穿刺。整個采集過程一定要避免尿道污物、糞便、陰道分泌物等的污染。
標本留取應收集在指定的加蓋、密封、無菌容器內。留取時盡量避免接觸標本盒內蓋,留取三分之一容量處快速密封,住院患者應在標本留取后粘貼條碼。
掌握了采集方法,采集時間更顯重要,不正確的時間會引起結果的假陰性或假陽性。標本采集一定要在使用抗生素之前或停藥1—2天后,避免大量飲水的稀釋,消毒液和防腐劑的使用都會引起結果的假陰性。標本采集完畢后應立即送檢,保證其的新鮮性,最多不超過1小時,避免細菌的繁殖所導致結果的假陽性。(下圖即為標本留取不合格所導致培養結果的對比圖,左圖為不合格標本培養結果:雜亂。)
尿液的排菌呈現間歇性,如慢性腎盂腎炎在急性發作時呈現陽性、非急性癥狀時則為陰性,故結果的判定一定要綜合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