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物孵化基地是孵化醫藥企業和加快成果轉化的搖籃,是“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簡稱專項)的重點任務。山東緊緊抓住國家實施專項的戰略性機遇,按照“多點布局、集成優勢、結盟發展、輻射帶動”的發展思路,以基地建設項目為引擎,以濟南、濰坊、煙臺三市為重點,輻射帶動淄博、菏澤兩市共同發展,構建起具有山東特色的“3+2”醫藥產業連片發展新格局,探索出一條以重大專項撬動產業創新發展的新路子。2012年,基地市醫藥工業銷售額達 1100多億元,占全省的近一半;基地醫藥企業三年利稅平均增長率達到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醫藥基地品牌和示范效應凸顯,為深入推進轉方式調結構、加快全省醫藥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緊密結合醫藥產業發展現狀和重點區域帶動戰略,科學謀劃國家醫藥基地建設
受多種因素影響,長期以來山東醫藥產業處于各自為戰、自我發展狀態。截至項目實施之前的2009年,全省醫藥產業粗放發展的問題比較突出:醫藥企業數量較多但集中度小,全省規模以上醫藥生產企業654家,散布在17個市。醫藥產業總量較大但強企較少,全省醫藥工業銷售額1310億元,卻沒有一家銷售額達 50億元以上的企業。醫藥產品種類較多但高端產品較少,產品多為化學原料藥、大輸液等傳統產品和普藥,同質化現象比較突出。即使產業基礎較好的濟南、煙臺、濰坊和淄博、菏澤等市,也遠未形成規模化、專業化醫藥基地。如何提高全省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水平,大幅提高醫藥產業質量效益,成為一個十分緊迫的問題。
2009年,山東獲批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基地建設項目,為全省加快醫藥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難得機遇。山東省科技廳在調研分析國內外醫藥產業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立足于服務全省重點區域帶動戰略,著力加強頂層設計,突破了“一個項目建設單一基地”的模式,著眼建設新藥產業密集區,確定構筑以濟南、濰坊、煙臺共同作為基地的建設新格局,以此放大國家基地優勢:一是區位優勢。濟南是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核心,煙臺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主要城市,濰坊是實施藍、黃戰略的疊加區域,三大基地聯片建設,能夠有效集成政策,加快形成全省乃至華東地區的醫藥技術創新中心。二是競爭優勢。同步建設三個基地,可以發揮頂層設計和主導推動作用,促進三個基地結盟發展、協調發展,同時又可以利用競爭機制,調動政府、企業等多方積極性;三是輻射優勢。濟南基地通過輻射帶動魯中、魯南地區,煙臺基地通過輻射帶動膠東半島區域,濰坊基地通過聯動環渤海以及藍、黃兩個國家戰略經濟區,從而對全省醫藥產業提質增效和規模化發展產生強勁拉動作用。
為實施好重大專項,山東創新了舉全省之力聚焦基地建設的政策推動機制。成立以省領導為組長、省直14個部門和5個市政府領導為成員的山東省重大新藥創制平臺(基地)建設協調小組,建立工作分工負責的機制,實現了三個聚焦:一是目標聚焦。省、市都把國家基地建設納入重要日程,作為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的重點任務,細化責任、明確目標、務求實效。二是政策聚焦。省委、省政府連續出臺了《關于加快醫藥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等 12個促進醫藥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政策力度和密集度空前。三是投入聚焦。在省市兩級財政為基地匹配資金之外,每年從省自主創新專項中投入1億元以上的財政資金用于基地自主創新成果轉化和平臺建設。全省各類科技計劃都向基地傾斜。在基地建設過程中,堅持“項目、基地、人才”一體化,以企業為主體,以項目為紐帶,以出“大藥、新藥、好藥”為目標,推動企業與大學、科研隊伍在基地實現產學研動態結盟,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了創新資源與產業發展的緊密結合。目前,基地在孵企業達348家,集聚作用明顯增強,為加快山東醫藥產業由大變強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堅持優勢集成、錯位發展,發揮國家基地的示范帶動效應
規避產業同質化,搞好功能定位是前提。山東從加強產業功能定位入手,著力推動三個醫藥基地錯位競爭、優勢互補。根據三市產業結構和創新資源特點,組織編制高水平的產業和科技發展規劃,引導基地有序和錯位發展。濟南基地充分利用山東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省醫科院、省藥科院等大學科研機構密集的優勢,發揮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海洋藥物工程技術研究分中心等的作用,加快建設以糖藥物、抗腫瘤藥物和制劑等為特色的醫藥基地。煙臺基地發揮生物醫藥企業密集的優勢,從國內外引進30多家科研型企業以及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同濟大學生命科學院等研發機構,初步形成以蛋白質藥物、天然藥物、海洋藥物和微球技術為特色的醫藥基地。濰坊基地利用老醫藥工業基礎較好的優勢,吸引企業到基地設立窗口,吸引海外人才歸國創業,成為以生物藥物、現代中藥和化學原料藥為特色的醫藥基地。目前,山東三大醫藥基地在海洋藥物、糖藥物、蛋白質藥物和大宗化學藥物領域形成明顯技術優勢和產業優勢,部分新藥走出國門,甲氧芐啶占全球市場70%,玻璃酸鈉及制劑占全國市場60%以上,血脂康、注射用羅替可丁在美國進行臨床研究。治療老年癡呆癥的一類新藥971寡聚甘露糖醛酸鈉以8100萬美元轉讓給美國SINOVA公司,海洋寡糖特征藥物糖庫建設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提高產業創新發展水平,強化企業自主創新是關鍵。為此,山東以實施重大專項為依托,集成三項工作加快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一是搭建10個國家級企業創新平臺。齊魯制藥公司建成 “抗腫瘤藥物企業國家創新藥物孵化基地”,榮昌制藥公司建成“蛋白質工程新藥創制平臺及開發國家創新藥物孵化基地”,綠葉制藥公司建成“國家企業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大平臺”,魯南制藥集團等建成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和1個國家企業重點實驗室。此外,還通過產學研合作,建成了糖工程、手性藥物、膠類中藥和海洋藥物4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二是鼓勵企業以項目為紐帶到基地設立研發及生產機構。山東省自主創新專項對從省外國外引進的大型醫藥生產企業扶持 1000-2000萬元,各基地也制定相應配套政策,吸引了基地外企業紛至沓來。如石藥集團規劃在煙臺建設生物藥研發生產基地,產值規模將達到40億元。步長制藥公司在菏澤基地已經孵化成百億元企業,國藥集團、北京雙鶴藥業、華潤三九藥業、中國通用技術控股公司、中科招商集團等也相繼簽約進入菏澤基地,一些風投公司也積極跟進,促進了成果轉化和企業孵化。三是實行重大科技項目向企業傾斜。推動基地企業與大學、科研機構聯合申報國家“重大新藥創制”項目和省重大科技項目等174項,許多醫藥企業通過實施一個項目,突破一項關鍵技術,催生出一個方面的新興產業。目前,山東醫藥基地的技術創新項目,80%以上是由企業牽頭完成的。
三、以醫藥基地為支點、以重大專項為依托,山東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水平顯著增強
“重大新藥創制”重大專項實施四年多來,對山東醫藥產業的結構布局、增長方式和質量效益等帶來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五個國家基地孵化規模以上醫藥企業數量、醫藥工業銷售額、利稅、利潤,由2009年的75家、290億元、50億元、26億元,分別增加到2012年的112家、673億元、113億元、68億元,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全部實現翻番;基地所輻射的5市醫藥工業銷售額由2009年的695億元增加至1100億元,接近2009年的全省醫藥工業銷售額。更為重要的是,重大專項促進了醫藥產業加快步入科技創新為支撐的發展軌道。
1、加快了高端人才集聚。為確保重大專項順利實施,山東組織實施了全國第一個省級黨委政府專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進行人才配套的“泰山學者藥學特聘專家專項人才建設工程”,省科技廳為每個引進人才扶持50萬元的科研項目,進入臨床研究和產業化階段還可以獲得2000萬元扶持,有效凝聚了人才團隊。國家“千人計劃”、山東省“藍、黃”戰略基金等都重點支持孵化基地企業的人才引進計劃,為基地聚集了大批人才。例如,濟南基地有3.2萬人從事醫藥研發與生產,其中領建企業的留學歸國博士26名、國家“千人計劃”10名、“泰山學者藥學特聘專家和海外特聘專家”26名。泰山學者藥學特聘專家王愛軍博士在美國發現干細胞是導致動脈硬化的元兇,可能會改變心臟病新藥篩選靶點,獲得美國德勤QB3創新獎。
2、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攻克了長效注射微球、多糖類藥物高效純化、中藥緩控釋等12項關鍵工業生產技術,全省醫藥企業生產技術獲得全面升級。通過推動基地與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大平臺對接,建成了從新藥篩選、臨床研究、中試到企業孵化和制劑等13個單元技術平臺,形成了完整的技術鏈與產業鏈一體化的技術創新體系,有效提升了企業創新能力。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新藥研發的各個階段都培育出一批新藥。項目實施以來,5個基地新獲得10個新藥證書,52個新藥生產批件,31個新藥臨床研究批件(含氯桂丁胺等6個國家一類新藥),還有 38個臨床研究和77個新產品在國家藥審中心候審。二是新藥的技術含量明顯提高。申請發明ZL195項(含國際發明ZL15項),獲得授權發明ZL99項(含國際發明ZL9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43項,其中國家級獎勵4項。三是新藥大品種明顯增多。醫藥工業銷售額占全國首位的新藥大品種,由項目實施前的 12個增加到32個。有8家企業進入全國醫藥企業百強,2家進入全國利潤額前10名。
3、醫藥基地得到長足發展。基地積極承接全國15個醫藥大平臺,吸引留學歸國人員創新創業,促進了先進科技創新成果的孵化轉化。中國醫學科學院國家新藥研發大平臺呂揚研發的新尼群地平原料及制劑、留學歸國博士房建民研發的“泰愛”等6個國家1類新藥,都是從省外大平臺和境外引進到基地并孵化到臨床研究階段的。與項目實施前的2009年比較,2012年濟南基地實現醫藥工業銷售收入200億元,增長3倍;煙臺基地65.8億元,增長1倍;濰坊、淄博、菏澤基地合計548億元,增長1.15倍。在醫藥基地的示范引領下,全省醫藥產業發展的短板,包括傳統化藥和原料藥多、 缺乏重大新藥和大品種藥物等問題,都得到根本性扭轉。
4、拉動新醫藥產業的投入大幅增長。近1億元的國家重大專項對基地建設資金的籌集和新醫藥產業發展產生了重要拉動作用。一是直接拉動配套資金4億多元,其中省財政配套1.62億元,單位自籌2.44億元。二是帶動了基地企業研發投入。五家基地承擔的各類醫藥研發項目經費和企業研發投入累計達到30.4億元。三是拉動了地方政府對基地建設的投入。濟南高新區將原規劃待建的出口加工區改為國家創新藥物孵化基地,新增投資12億元,建成了22萬平方米的孵化場地。煙臺高新區利用優質區域土地置換籌集60億元,新建了山東國際生物醫藥園。濰坊市在對醫藥基地投入2億元的基礎上又追加3億元財政撥款。四是拉動了醫藥企業到基地的投資。例如菏澤基地從外省、外市引進23家醫藥企業投入58億元。
5、促進了科技服務業快速發展。依托國家基地,各地加快構建醫藥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山東省科技廳、財政廳和濟南市高新區拿出1.1億元的儀器設備費,建設了醫藥研發和中試公共服務平臺;濰坊市政府投資5億元建成濰坊基地醫藥公共服務平臺;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建成40萬平米的研發平臺,吸引海內外3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大企業共建醫藥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省科技廳編制了《山東省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大平臺和國家創新藥物孵化基地儀器設備建設規劃》,規范了各基地儀器設備配置重點,建立了科研儀器共享機制。基地醫藥科技服務外包快速發展。截至2012年底,五個基地完成新藥研發橫向課題近200項,完成成果轉化1000余項,完成技術轉移合同3.3億元。在低成本、高效率公共服務平臺的支持下,部分創業者成為企業家、上市公司老板。
四、進一步放大山東醫藥產業發展優勢,爭創國家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基地
在國家重大專項的引領帶動下,山東醫藥產業轉型升級取得顯著成效,站到一個新的起點上。盡管國家山東創新藥物孵化基地建設順利通過驗收,進入全國先進行列,但是從整體上來看,基地間紐帶設計和作用發揮、由政府主導向社會化管理轉化、科技服務水平不高等問題還比較突出,有待進一步解決。今后一個時期,將以爭創國家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基地為目標,突出政企合作、突出創新驅動、突出集群建設,繼續推動醫藥產業優勢集成、生產集約、研發集中,努力把醫藥產業培育成為高帶動力、高附加值、高成長性、高優勢度的支柱產業。在國家相關部委和專家們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將加強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制定由醫藥大省向強省跨越的戰略規劃。為實現由醫藥大省向醫藥強省跨越,近期籌備成立由國內知名戰略科學家、醫藥專家、產業經濟技術專家組成的生物醫藥專家委員會,對醫藥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進行頂層設計和再提升,組織編制《山東省醫藥科技強省建設規劃》,指導全省醫藥科技創新發展。
二是建立健全創新驅動、協同發展的新機制。加快建設國家、省級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基地,建立健全公共醫藥研發服務平臺,降低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成本,建立項目、人才、基地、政策、獎勵一體化扶持的激勵機制,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探索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國家新藥研發大平臺科研成果轉移輻射新機制,推動孵化基地建立產學研協調發展平臺,完善信息、大型儀器裝備等資源共享機制,爭取更多新藥成果到山東孵化產業化,提升技術鏈與產業鏈的對接效率,形成完整的新藥創制與產業化機制。
三是凝練重點、突出特色,引進和培育大企業、大品種。推動海洋藥物、糖藥物、生物藥物、現代中藥等科研特色轉變為產業優勢。引進跨國醫藥企業和國內醫藥百強企業,引進頂尖人才團隊和先進醫藥工業技術,增加醫藥創新與產業發展新力量。在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任務結束時,培育和引進相結合,力爭打造出百億元、千億元醫藥企業和銷售收入過10億美元的醫藥大品種。
四是加快建設新藥產業密集區。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以濟南、濰坊輻射帶動淄博培育“魯中新藥產業密集區”;以煙臺輻射帶動青島、威海培育“半島新藥產業密集區”;以菏澤輻射帶動棗莊、濟寧、臨沂培育“魯南新藥產業密集區”。力爭到2020 年,規劃建設的三個新藥產業密集區的產值規模達千億元以上,爭創國家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基地,支撐完成全省醫藥產業結構調整。
關于公布2023年山東省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形式審查結果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關于組織申報2023年度山東省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的通知》要求,我廳組織開展了形式審查工作,現將審查結果......
山東師范大學通過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稱,9月21日上午,網絡上出現我校新聞與傳媒學院院長傅某有關問題信息。學校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工作組進行調查核實,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處理。學校始終高度重視師德師風......
8月16日,山東省教育廳微信公眾號“山東教育發布”發布聲明:網傳“山東新增兩所高校”信息為不實信息。目前我省無“濱州科技職業大學”和“日照科技職業學院”兩所學校。......
7月17—19日,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以下簡稱“中國食藥促進會”)走進山東省,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配備及履職等情況進行專題調研,并召開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
近日,由阿斯利康與第一三共聯合開發和商業化創新藥物——抗體偶聯藥物(ADC)優赫得(通用名:注射用德曲妥珠單抗)在中國正式上市。作為全新一代靶向HER2的ADC藥物,德曲妥珠單抗于今年2月獲得中國國家......
今年“五一”假期或將迎來國內旅游市場五年來最旺的一季。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五一”期間國內的住宿、交通、景點門票等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約200%。山東或成今年“五一”旅游新頂流。全國住宿預......
由于秋播時土壤濕度大,小麥播種晚,冬季又遭遇低溫天氣,眼下,山東青島部分地區小麥上部葉片普遍干枯,種植戶十分擔憂。針對這種情況,2月中旬,青島小麥科技特派員產業服務團(以下簡稱科特派服務團)一行到山東......
市場商機山東能源研究院于2020年正式成立,由山東省、中科院、青島市三方以青島能源所為依托單位,在中科院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青島)基礎上共同籌建。研究院聚焦新能源與先進儲能、新生物、新材料領域,開展戰......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2023年02月(至)11月政府采購意向發布時間:2023年2月7日16時47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2023年02(至)11月政府采購意向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
一、采購項目聯系方式1.招標人:日照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有限公司企業信息地址: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濱州路567號聯系人:時經理聯系方式:0633-88997322.招標代理機構:日照建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