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6-12 13:25 原文鏈接: 山東因地制宜推進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

      為全面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逐步提高生態環境承載力,山東省環保廳、省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編制的《山東省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日前正式發布,為全省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劃定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明確任務,細化指標

      據了解,《規劃》明確了保護和培育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濕地與河湖生態系統、建設和改善城市生態系統等11項生態保護與建設重點任務,并按照森林生態、濕地與河湖生態、城市生態等8大生態系統,細化了28個具體指標。

      《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省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服務功能增強,重點治理地區生態實現良性循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明顯加強,防災減災、凈化空氣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明顯提升,生物多樣性下降趨勢得到遏制,生態保護與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協調推進。

      到2020年,全省林木綠化率要達到27%,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70%,重要河湖水功能區達標率達到82.5%,省控重點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90%以上,淮河、海河、黃河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地表水Ⅲ類標準)比例分別達到64.5%、25%、88.9%。

      將全省劃分為五個區域

      依據自然地理特征及生態環境狀況,《規劃》將全省生態保護與建設劃分為魯北平原區、魯西平原區、魯中南山地丘陵區、魯東低山丘陵區和海洋區5個區域。

      魯北平原區是全省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重點強化沙化、荒漠植被封禁保護,加強退化林帶修復。加強水功能區監督管理,改善、修復重要河湖和中小河流水生態環境,開展濱海濕地、河口、海灣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魯西平原區土地、濕地資源較多,光熱資源豐富,森林資源較少,沙化、荒漠化土地面積較大,重點保護現有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改善河流水質,確保南水北調用水安全。

      魯中南山地丘陵區是山東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區域,要重點加強荒山造林綠化以及退化防護林、濕地與河湖生態修復、退耕還林還果等工程建設,強化水土流失綜合整治,保護生物多樣性。

      魯東低山丘陵區是全省森林資源最豐富的地區,要重點加強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建設,開展防護林體系建設,實施退化森林和濕地的修復,有效控制陸源入海污染物排放。

      海洋區要重點加強海洋生態災害防治,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強化海洋保護區建設,維護海洋生態安全。

      生態保護與建設納入考核

      為確保生態保護與建設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山東省提出,各級政府對生態保護與建設負總責,各市、縣(市、區)和省直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與《規劃》相銜接的區域性、行業性和專題性規劃,明確目標任務、責任分工、時間要求和投資需求。

      圍繞重點任務、重點工程,創新政策資金扶持方式,建立完善生態補償制度,統籌安排資金用途,優先支持生態保護與建設。對農業面源污染、重點流域治污等,實施倒逼機制,設置剛性指標任務。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控制和重點海域污染物排海總量控制。建立科技創新平臺,鼓勵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

      山東省要求,要把生態保護與建設作為科學發展觀考核的重要內容,納入黨委、政府考核體系,定期進行考核。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與建設法治體系,充分發揮資源環境約束的倒逼作用,抑制高消耗、高污染行業增長。采取聯合執法、掛牌督辦、限批約談等綜合措施,整治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嚴厲打擊各類生態破壞行為。同時建立健全舉報投訴制度,實行信息公開,強化社會監督。

    相關文章

    優先支持有核心“硬科技”的企業山東組織開展省重點實驗室重組

    為進一步強化山東省重點實驗室使命導向,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服務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近日,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發布通知,將根據《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方案》要求,第一批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

    優先支持有核心“硬科技”的企業山東組織開展省重點實驗室重組

    為進一步強化山東省重點實驗室使命導向,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服務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近日,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發布通知,將根據《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方案》要求,第一批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

    湖北黃岡大別山生態保護和近零碳綠色發展項目獲亞行執董會批準

    2023年11月20日,亞洲開發銀行(以下簡稱亞行)執董會批準了湖北黃岡大別山生態保護和近零碳綠色發展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約3.89億歐元,其中亞行提供約1.90億歐元(2億美元)主權貸款,國內配套資金......

    通知!自然資源部公開征集2024自然資源標準制修訂工作計劃建議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征集2024年度自然資源標準制修訂工作計劃建議的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然資源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及部其他直屬單位,各派出機構,部機關各司局,有關全......

    山東省征集2024年省級科技計劃項目

    關于征集2024年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指南建議的通知各市科技局,省直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山東省“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關于加快推進新時代科技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

    發改委振興司組織召開全國生態綜合補償工作現場會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振興司在安徽省黃山市召開全國生態綜合補償工作現場會。會議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的重要部署,系統總結多年來補償機制建設的成效和經驗,交流探討生態綜合補償工作推動的......

    恢復生態功能守護千年鹽湖

    在盛夏時節走進運城鹽湖,幸運的游客可以看到阡陌縱橫的鹽畦在陽光下七彩斑斕,巨大的鹽湖仿佛一個天然的調色盤。山西省運城市鹽湖生態保護與開發中心主任孫冬青解釋,得益于2020年退鹽還湖的相關政策,古老的鹽......

    湖北宜昌:生態保護讓珍稀鳥類數量成倍增加

    在遠安沮河濕地公園棲息的中華秋沙鴨舒仁慶攝從湖北省宜昌市林業和園林局獲悉,該局在不久前結束的冬季鳥類調查中,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鳥類3種,分別是中華秋沙鴨、黑鸛、青頭潛鴨,數量共294只,數量同比增長了......

    這一年,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2022年是極為重要的一年,是我國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一年。全國空氣質量指標在歷史性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第一階段過渡值后,空氣質量繼續......

    共計1.25億元!山東省擬籌建25家省技術創新中心

    近日,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公布2022年度擬建設省技術創新中心名單,根據《山東省技術創新中心管理辦法》(魯科字〔2017〕167號)和《山東省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方案》(魯科字〔2019〕93號)等規定,擬批......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