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8-16 00:00 原文鏈接: 山東提出2015年城鎮污水處理目標

      針對目前多數鄉鎮沒有污水處理設施的現狀,山東省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工作會議提出,到2015年,70%的建制鎮都要建有污水處理設施。

      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超九成

      記者了解到,截至今年5月底,山東省累計完成投資200億元,建成城市污水處理廠234座,形成處理能力1100萬立方米/日。其中,“十二五”以來,山東省建成50座污水處理廠,新增日處理能力127萬立方米。

      234座污水處理廠中,正常運行的有219座,正在調試的有15座,運轉負荷率達到75%及以上的有184座。2012年,全省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了92.48%。

      在污水處理能力提升的同時,山東省城市垃圾處理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截至今年5月底,山東省累計完成投資85億元,建成111座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實現了生活垃圾異地無害化處理,全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達到4.64萬噸/日。

      其中,“十二五”以來,山東省建成38座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新增日處理能力1.37萬噸。2012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了97.75%。

      七成鄉鎮無污水處理設施

      近年來,山東省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和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大幅提升,但鄉鎮層面的情況不容樂觀。

      截至2012年底,全省有70%的鄉鎮沒有污水處理設施,近60%的鄉鎮生活垃圾沒有得到處理;6.5萬個行政村中,有近90%的行政村沒有污水處理設施,3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沒有得到無害化處理。

      在鄉鎮污水處理方面,山東省要求按照“城邊接管、就近聯建、鼓勵獨建”的原則,分類進行處理:

      一是在城市周邊和靠近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鄉鎮,可將污水排入城區污水管網或直接排入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

      二是依托鄉鎮上的大企業,將鄉鎮污水排入企業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以工業污水處理帶動鄉鎮生活污水處理。

      三是對遠離城市、又沒有合適大企業的鄉鎮,選擇建設獨立的鄉鎮污水處理廠。

      山東省提出,社區小型污水處理設備可采用模塊化、標準化生產制造。社區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模確定為:3000人規模為200噸/日左右,5000人規模為400噸/日左右,1萬人規模為800噸/日左右。

      根據要求,鄉鎮和社區污水處理廠要選擇使用成熟的、具有除磷脫氮功能的處理工藝,出水水質至少達到一級B標準,南水北調和小清河流域重點保護區的鄉鎮必須達到一級A標準。

      在垃圾收集轉運方面,山東省要求按照“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原則,根據村鎮、新型農村社區的人口規模、經濟實力、自然條件等因素,合理設置生活垃圾桶,服務半徑不超過50米。

      山東省規定,今后,所有建設的污水處理廠,配套污水管網必須和污水處理廠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

      探索設施運行長效機制

      山東省要求,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工程建成后,必須正常運行,發揮應有的效益。要積極探索設施運行的長效管理機制,合理確定單位處理成本,按量和質核撥運行經費。

      根據要求,實行BOT、TOT、合資合作等市場化方式運作的項目,要嚴格按合同規定內容執行。仍為國有性質的污水和垃圾處理場(廠),要建立激勵機制,物價部門負責運轉成本核算,建設部門負責處理量和達標排放的監督,環保部門負責進水和出水水質的監督,財政部門負責撥款。

      山東省要求,建立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工程停運報告制度和遠程監控系統。各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場(廠)要建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特別是遇到設備突然故障、進水水質突然嚴重超標、停電等突發事件,必須有預案、有措施、有辦法,以便積極應對。

      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監察廳將繼續加大對全省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工作的督察力度,繼續實行一月一調度、一月一抽查、一月一通報。

      根據部署,山東省將重點督察南水北調沿線和小清河流域進展緩慢、收費不到位、設施不配套的項目。

    相關文章

    我科學家找到塑料垃圾處理新方案——常溫常壓下可降解9種塑料

    塑料垃圾處理問題是全球性難題。每年有約6億噸塑料垃圾被棄置到自然環境中,難以降解的塑料造成不斷累積的環境污染危機。華東師范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姜雪峰課題組建立了一種溫和的光降解方案,......

    《大學大城》:探討大學與城市的互相賦能

    高等教育、城市建設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話題。盧曉梅新著《大學大城》將二者結合起來進行研究,探討城市與大學如何協同發展、互相賦能。作者發揮長期聚焦高等教育研究的學術積累,同時憑借自身理工科功底,捧出扎實......

    廣州地理所兩規劃項目獲全國優秀城市規劃設計獎

    近日,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公布了2021年度優秀城市規劃設計獎獲獎項目。記者獲悉,由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申報的兩個項目《廣東省“雙評價”技術體系研究及應用》《面向精準落地的廣東省主體功能區戰略格局優......

    科技助力,只為清澈的水

    從江蘇宜興環科園驅車半個小時后,記者在芳草萋萋的綠地上看到一抹明亮的白色,一個形似“三葉草”的建筑映入眼簾。它仿佛張開雙臂,熱情地歡迎每一位到訪的客人。在這里,看不到一滴污水,聞不到一絲臭氣,聽不到機......

    廣州城市智庫叢書(第四批)出版發行

    2月28日,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在廣州召開“廣州城市智庫叢書(第四批)”新聞發布會。第四批出版的智庫叢書共9本,包括《廣州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研究報告(2021)》《廣州城鄉融合發展的理論與實證分析》《廣州市......

    城市地下空間全要素地質信息平臺建設指南發布

    記者27日從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獲悉,我國首個城市地下空間信息平臺規范性標準——《城市地下空間全要素地質信息平臺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將于3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一標準對全要素地質信息平臺設計......

    這些萬億城市,憑什么跑贏全國

    國家統計局1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上年增長3%,全國的GDP總量超過120萬億。在國家總體數據發布之前,全國各地陸續召開兩會,各個城市的GDP數據也相繼出爐。目......

    全國首個“低碳城市建設水平指數”發布

    浙大城市學院國土空間規劃研究院首席專家申立銀作報告(會務組供圖) 城市是碳減排的主戰場,建設低碳城市是我國推動“雙碳”戰略的必經之路。12月29日,中國建筑節能協會、浙大城市學院聯合發布全國......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20發布

    12月26日,中國城市百人論壇冬季論壇暨青年論壇在線上召開,會上發布了新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20暨中國城市統一發展經濟學》。發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第20次報告(以下簡稱《報告NO.20》)與前1......

    問計城市與工業安全,他們這么說

    眾所周知城市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除了工業生產與生活等方面易造成的災害外,地震、臺風、公共衛生等外界影響因素的綜合作用也會使城市運行系統內部的問題被連鎖放大。如何有效提升城市安全效能,避免、減少或減輕災害......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