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林業部門透露,能源大省山西建立中國綠色碳基金山西專項以來,累計籌集資金4820多萬元,成為全國碳匯造林捐資最多的省份,截至目前已完成碳匯造林4.3萬畝。
碳匯是指一種從空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即通過捐資造林、讓出資培育的森林消除自己因工作、生活而排放的二氧化碳。
成立于2007年7月的中國綠色碳基金由國家林業局等單位發起,是一個以支持林業碳匯事業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行動而特別發起建立的全國性公募基金。2009年4月,中國綠色碳基金第四個地方專項山西專項在太原成立。
植物、藻類和其他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從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中吸收碳。這個過程是由一種叫作Rubisco的酶催化的,這種酶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下不起作用。作為一種解決辦法,許多植物和其他光合生物體使用一......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孫劍和研究員葛慶杰團隊在二氧化碳催化加氫中的界面效應研究中取得進展,發現可碳化的系列K助劑可在二氧化碳加氫的氣氛中誘導鐵基催化劑形成高活性Fe5C2-K2CO......
近年來,以CO2為工質的動力循環發電技術具有進一步提升熱能利用效率和機組緊湊化水平的潛力,而引起關注,該技術在太陽熱能與核能利用領域具有優勢,可滿足小空間供電的緊湊化設計。自2008年起,中國科學院力......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汪國雄與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團隊,在二氧化碳電催化還原研究中取得進展。該研究實現非銅基催化劑上串聯催化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制甲烷,為二氧化碳電催......
近日,我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汪國雄研究員與包信和院士團隊在二氧化碳電催化還原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團隊實現了非銅基催化劑上串聯催化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制甲烷,為二氧化碳電催化還原制碳氫化合物提供了新......
日前,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與美國馬里蘭大學、美國宇航局、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科研人員合作,應用省級GDP和交通等數據,結合中國碳排放數據庫的排放清單,對2020年上半年的中國省級碳排放變......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唐智勇課題組在溫和條件下催化制備不飽和羧酸研究中獲得進展,通過構筑酰胺鍵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銀復合催化劑實現端炔類化合物與二氧化碳反應高效生成羧酸,設計的催化劑表現出循環穩......
用可再生電力驅動CO2電催化還原為甲醇、甲酸等高附加值化學燃料,在解決CO2過量排放的同時,還可以實現間歇性電能向化學能的直接轉化,對控制碳平衡、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等意義重大。由于CO2分子中C=O雙鍵......
自然火(野火)在地球上已經存在超過4億年的時間,人們已經認識到它可以通過直接和間接的輻射效應等改變氣候系統。但是,它在長期的地質歷史中的作用如何?它具體的氣候效應如何?目前并不清楚,這主要由于人們并沒......
丹麥創新基金會聯合哥本哈根未來研究所近日發布了《丹麥減緩氣候變化科技創新解決方案白皮書》,白皮書由來自丹麥學術界、企業、非政府組織和政府部門政策制定者組成的專家組完成。確定對二氧化碳排放影響最大的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