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6-01 15:56 原文鏈接: 工信部將建立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若干意見》,部署開展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專項行動。業內專家認為,此次意見出臺,將推動“中國制造”進行一場“品質革命”,以品質倒逼產業轉型,更好滿足和創造消費需求,推進“中國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

      如果說在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產品上仍不具備充分的優勢,那么近年來,大批中國游客去國外搶購智能馬桶蓋、電飯煲等日用品,再次讓“中國制造”陷入尷尬境地。

      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居民出境游超過1.2億人次,境外消費達到1.5萬億元人民幣,其中至少一半用于購物,購買的商品從以往的高檔奢侈品轉向性價比高的日用消費品。

      是國內產品多樣性不夠,還是生產技術不過硬?工信部資料顯示,我國已形成了完備的工業體系和產業配套能力。在聯合國公布的500余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220多種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關鍵核心技術,哪怕是產品質量和可靠性水平等方面,仍與世界制造強國有明顯差距。一方面是產品難以滿足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則是產業存在著大量同質化和產能過剩。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說,目前,我國消費需求正經歷從量的滿足向質的提升、從有形產品需求向服務消費需求、從排浪式消費向個性化消費轉變。未來的消費潛力植根于消費結構調整和升級上。無論是促進海外消費回流,開拓潛在市場,還是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都要求“中國制造”提升品質、豐富品種、樹立品牌,改掉產品質量和性能欠佳的“硬傷”。

      推進“品質革命”,要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匠心’首先體現在對品質的專注,對質量的‘吹毛求疵’。”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主任龔曉峰說,一些企業只顧眼前利益,以犧牲質量降低成本而追求利潤最大化,表面上看是“占了便宜”,終將喪失消費者的信任和市場的認可,自掘墳墓。

      堅持對技術和質量的完美追求,把最基礎的工作做到最精,才會賦予產品長久的生命力。

      在服裝業不少企業轉向資本運作的時候,國內女裝品牌ICICLE之禾卻依舊堅持一件事——把衣服做好。堅持研制最舒適親膚的面料,堅持設計最貼合體型的服裝。“專注產品本身顧客不一定看得見,但之禾看得見,時間也看得見。”ICICLE之禾創始人葉壽增告訴記者,盡管業態不斷更迭,他對做好產品的堅持仍不改。不久前,之禾在巴黎建立研發設計中心,聘請來自世界頂級品牌的版師、設計師等,為國內市場設計并推出新產品。

      質量是建設制造強國的生命線。意見提出,到2020年,消費品品質明顯提升,中高端消費品比重增加,品牌附加值、市場影響力和消費者認可度不斷提高。消費品質量標準、計量、檢驗檢測、認證認可體系逐步與國際接軌。

      工信部部長苗圩說,工信部正在抓緊組織實施改善消費品供給專項行動,加快國內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并軌,建立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和商品質量懲罰性賠償制度,倒逼企業提升產品質量。

      推進“品質革命”,突破點在不斷創新。業內專家指出,當前,企業面臨經營環境魚龍混雜等問題,難以將重心放在產品研發上。商業終端成本高、惡性競爭激烈等,使得不少企業只顧“低頭賺錢”,忽視價值創造。

      “從市場著手,在產品開發、外觀設計、產品包裝、市場營銷等方面加強創新,豐富和細化消費品種類,方能鎖定‘有效需求’,適應和引領消費升級趨勢。”陳大鵬說。

      對此,意見提出提高創意設計水平,增加中高端消費品供給等。到2020年,創新能力明顯增強。重點消費品行業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互聯網+”協同制造取得積極進展。大中型企業研發強度年均增長10%以上。

      推進“品質革命”,最終要打造品牌效應。

      目前,我國出口的商品中90%以上是貼牌產品。品牌缺失導致中國企業只能處在全球產業鏈低端,辛辛苦苦“為人做嫁衣”。“中國制造”必須要有自己的名牌,去搶占未來市場和產業競爭制高點。

      苗圩表示,工信部將鼓勵企業在“創品牌”上做足文章,實施品牌戰略,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

    相關文章

    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8870號建議的答復

    張永濤代表:您提出的關于優化涉農行政許可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農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事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農藥管理條例》規定,國家實行農藥生產許可制度。農業農村部負責......

    《人民日報》刊發羅文署名文章:強化產品質量安全源頭治理

    今日,《人民日報》刊發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文署名文章《強化產品質量安全源頭治理》,現全文刊載,以饗讀者。強化產品質量安全源頭治理羅文《人民日報》(2024年06月28日 &n......

    寧夏扎實開展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排查整治

    近期,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廳(以下簡稱寧夏市場監管廳)圍繞工業產品許可獲證企業和重點工業產品,扎實開展產品質量安全排查整治,以進一步加強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質量安全事故發生。......

    涉及63種產品|《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管控清單》發布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印發《關于指導督促工業產品生產銷售單位加強風險管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聚焦涉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高風險工業產品,制定20種工業品、30種消費品、13類材質食品......

    福建“五個全覆蓋”加強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記者5月7日從福建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近日發布《關于建立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五個全覆蓋”工作機制防范化解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的通知》,突出構建全領域、全鏈條、全流程的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模式,著力......

    農業農村部調研組到重慶忠縣調研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5月6日,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司長肖放帶隊到重慶忠縣調研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莫杰,忠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徐海波參加。調研組一行先后到忠縣權輝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重慶三甲生態......

    浙江溫州蒼南縣農業農村局開展農產品監督抽檢行動

    為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讓廣大消費者吃上放心綠色產品,“五一”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周,浙江溫州蒼南縣農業農村局執法人員積極開展豇豆、桑葚等農產品監督抽檢行動。本次抽檢行動重點圍繞以農業種植合作社、農戶等生產......

    中國工程院院士單忠德出任工信部副部長

    據人社部網站2月23日發布的人事任免信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單忠德出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單忠德資料圖單忠德,男,1970年1月生,山東高密人,中共黨員,工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

    重磅,餐飲食材質量安全和衛生等級評定兩項標準啟動制訂

    日前,事關餐飲食材質量安全和衛生等級標準評定的兩項標準啟動編輯工作。我們都知道,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如果說整個餐飲行業當下最受大家關注的問題,一定是食品安全。社會上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甚至在校......

    即將實施,工信部批準發布117項行業計量技術規范

    2023年12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發布《雷達回波模擬器校準規范》等117項行業計量技術規范。其中石化行業26項、有色金屬行業7項、建材行業13項、機械行業17項、輕工行業12項、紡織行業9項、......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