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中國委員會、技術創新專委會受邀在服貿會期間策劃設計“工程創新服務綠色低碳發展”主題展覽,并聯合相關單位和部門舉辦“工程創新服務綠色低碳發展高級別研討會”,邀請國內外政、產、學、研等領域的知名學者專家,圍繞“工程創新服務綠色低碳發展”的主題,從科技革命、政策支持、產業發展三個維度,研討工程如何助力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研討會開幕式由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技術創新專委會主席、中國水科院副院長彭靜主持。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前任主席、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中國委員會主席龔克,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兼國際合作部部長羅暉,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劉印春,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英分別代表主辦方發表致辭。
龔克在致辭中指出,實現“雙碳”目標和能源革命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全球工程界、每一位工程師都身在其中,而且要自覺地身體力行。工程實踐直接影響人類的生活和環境,人類可持續發展需要負責任的工程、負責任的工程師,工程師不僅要將可持續發展和“雙碳”理念根植于內心,還要不斷深化對于可持續發展和雙碳問題的科學認知,提升在自身職業實踐中貫徹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在工程全生命周期減碳、脫碳的工程能力。他認為,“雙碳”目標為工程科技創新開辟了新的方向,工程界需要破跨行業、跨領域、跨國界聯合攻關,以實現工程技術和實踐的綠色化。
羅暉在致辭中指出,中國科協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共同體組織,聯系服務廣大科技工作者,其中有4200多萬的工程科技人才,他們是中國在低碳轉型之路穩步前行的中堅力量,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寶貴資源。中國科協愿聯合社會各界力量,團結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圍繞清潔低碳、安全高效開展長期攻關,打贏碳達峰、碳中和這場硬仗,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的中國方案和中國經驗。
研討會圍繞“工程創新加快綠色低碳科技革命” “工程創新與綠色低碳政策體系構建” “工程創新推動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等話題進行分享討論。
服貿會期間,“工程創新服務綠色低碳發展”主題展覽亮相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展區,主要展示工程創新促進綠色低碳目標實現的優秀實踐案例,推廣工程創新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的價值理念和有益經驗,增進全球工程創新的合作交流。本次展覽還搭建了VR展廳,吸引了眾多觀眾線上觀展。
人勤春早,大抓落實。2月18日,新春上班第一天,江西省委省政府舉行2024年一季度全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暨“十百千萬”工程動員大會。當日,各設區市和部分縣(市、區)同步舉辦本級重點項目開工活動,掀起了新......
近日,2023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評審立項工作接近尾聲,武漢大學牽頭承擔的23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獲批立項。此外,本年度武漢大學還有56個主持的課題和108個一般參與的課題獲批。牽頭項目、主持課......
多機器人協同作業優化技術、人工智能輔助軟件自動開發、海水直接制氫技術研究、動力電池快速充電及管理技術……20日發布的《全球工程前沿2023》報告,遴選了187項工程前沿,并研判了其發展趨勢和特征,旨在......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實施意見》(工信部聯科〔2023〕249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為更好地理解和執行《實施意見》,現解讀如下:一、《實施意見》出臺背景是什么?......
工程與材料科學部2023年重大項目會議評審專家組名單(匯總)(按姓氏拼音排序)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規定,現公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2023年重大項目會議評審專家組名單(匯總)(按姓氏拼音排序)如......
根據科學基金深化改革要求,為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立項機制,工程與材料科學部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有關管理辦法的規定,面向科技界征集重大項目領域建議。一、重大項目定位重大項目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經濟、社會、科......
歐洲科學院近日發布2023年新增院士名單,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姜彤教授當選地球與宇宙科學學部外籍院士。姜彤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該校氣候與環境治理研究院執行院長以及未來地球計劃災害風險管理研究院院長。同......
2023年3月18日至21日,由廣西大學牽頭承辦的中國工程科技論壇暨第二屆世界大跨拱橋建造技術大會在南寧舉行。大會以“大跨拱橋建造技術:創新與實踐”為主題,設置主旨報告、特邀報告和分會場報告,以線上和......
為促進工程科技進步,引領工程科技創新,引導全球社會各界關注工程科技事業,Engineering期刊現組織開展2023年全球十大工程成就評選,面向國內外科技組織和科技工作者,征集近年來有全球影響力的工程......
科技創新能力是國家的核心競爭力,高校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為適應新發展格局下的科學知識生產模式和技術創新規律,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秉承“守正創新、卓越求實”的院風,沿襲深厚的電力系統研究傳統,充分發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