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務院學位辦明確規定,各試點“985工程”高校培養工程博士,不能再收學費,可記者調查發現,在今年已公布章程簡章的“985工程”高校中,只有復旦大學明確提出2012年、2013年工程博士免收學費,上海交通大學對個別工程“領軍”人才免收學費,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工程博士學位學費總標準為2.7萬元,中南大學工程博士學費每年1.4萬元至1.5萬元,有一所“985工程”高校研究生院負責人向記者透露:“部分兄弟院校的工程博士收費達到6位數字,與MBA、EMBA學員的收費相當,且不享受獎學金。”(2月19日《中國青年報》)
這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既然國家已明確招收工程博士不收學費,為何還有那么多的試點高校置規定于不顧照樣收費,而且高收費呢?這樣的工程博士培養已經出現異化,需要教育部門和高校高度重視。
工程博士的收費問題之所以“敏感”,是因為從這一項目推出起,社會輿論就擔心它會成為高管、高官們讀博的便利通道,以及學校販賣文憑的又一途徑。針對社會的質疑,國務院學位辦曾明確要求“不得招收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攻讀工程博士專業學位”,但高校是否收取高學費,讓企業高管來混一張工程博士文憑的擔憂還是存在的。
或許是基于這一考慮,教育主管部門提出了免費的要求,但從現在看來,有的高校的工程博士培養正朝輿論擔憂的方向發展——把工程博士搞成一個像EMBA那樣的賺錢項目,讓老總先通過EMBA拿碩士,再通過工程博士拿博士,這樣就“碩博一條龍”了。這樣的工程博士培養,培養不出“工程技術領域領軍人才”,倒會制造出新的錢學交易、學位腐敗。
一邊規定免費,一邊卻收費,大致有兩種可能。一是教育主管部門沒有嚴格按不收費的原則進行監管、問責——對于高校的收費,教育主管部門不可能不知道;二是國家對工程博士的培養經費下撥不夠,因此雖然有不收費的規定,但培養學校覺得經費困難,于是就收起費來。對此,主管部門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事實上,在此前國務院學位辦表態不收費時,有高校就認為培養工程博士需要更高的培養成本,國家的撥款是不夠的,因此要適當收費。
對此,解決的辦法無非兩種。其一,加強對學校收費的監管,嚴厲追查違規收費行為,如果不追究高校的違規收費責任,規定也就成一紙空文。其二,嚴格核算工程博士的培養成本,按照成本由國家保障相關經費投入。這對于避免由于培養經費不到位而產生的亂收費至關重要。即便未來工程博士項目要走收費培養的道路,核算培養成本也有利于其合理定價。我國EMBA、MBA培養項目近年來學費飆升,但培養成本卻是一筆糊涂賬——按照高等教育準公共產品的屬性,EMBA、MBA教育項目也應該堅持公益性原則,實行準成本定價的。
更重要的,還是要推進我國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和學位授予制度改革。工程博士一起步就出現變異跡象,這表明我國大學的教育、管理問題已經十分嚴重。在招生方面,不能嚴格堅持教育標準和學術標準;在培養中,不能做到嚴格要求;在學位授予方面,獲得授權的學校授予的是國家承認的學歷。這種教育管理、學位授予體系,為學校做文憑生意提供了空間。具體在工程博士項目中,企業管理人員和高校各得其所——高管得到了博士學位,學校獲得了不菲的學費收入,所謂“雙贏”,而學校的聲譽、教育的質量卻嚴重受損。
只有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讓學校回歸教育和學位本位,才能重建招生、培養、管理的新體系。從這一角度看,一所學校是否培養工程博士,這其實是學校自己的事,與政府無關。政府部門可以制訂人才戰略規劃,可以為相關的人才培養推出獎勵措施,引導高校開設這樣的培養項目,但卻不適合指定學校試點。這種政府直接參與辦學的方式也是導致問責不力(比如學校稱,本就不想試點這一項目,是政府要求試點的)、質量難以保障(學校是否舉辦某種教育,需要結合辦學定位、辦學條件進行充分論證,不進行論證就按政府要求舉辦,質量是難有保障的)的重要原因。類似的問題已經反復發生,但主管部門并沒有從中吸取教訓。
另外,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持續膨脹,包括碩士、博士數量每年招生規模已超50萬,我國不能再實行學歷由國家統一授予的制度了,而應該建立“學校自主授予,社會承認”的文憑制度。如果一名學生拿到的碩士、博士文憑本身不值錢,社會評價人才關注的又是能力和素質,持續辦學的學校必定重視教育,而不是用文憑來忽悠學生。受教育者選擇學校也不會只關注一紙文憑,而會重視學校有多少教育回報。這種新環境不建立,可以說,任何新的“學位項目”、“學位品種”都會發生異化,不僅難以為社會培養有個性、能力突出的人才,還會為 “文憑工廠”增加販賣的產品品種。
■郭英劍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近日,美國《高等教育紀事》發表了一篇題為《教室里的顧客》的文章。該文是“Z世代教育”系列報道的一部分。所謂“Z世代”,指大約出生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本世......
張端鴻同濟大學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劉虹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自2010年以來,我國就十分注重引導高校分類發展、特色發展,避免高校走同質化道路。國家和各省級教育管理部門也通過探索和推動高校分類評價,......
編者按近日,浙江某高校教師在網絡上曝光,由于其教授的3門課程學生不及格率高于30%,學校要求該老師作出說明并提供整改方案。回復中,該教師列舉了一道他出過的填空題以評價試卷難度:“《孔雀東南飛》的主人公......
四年前,上海某高校的家政專業“升本(科)”成功,曾引起一番議論。但議論歸議論,國內的一些高校管理者總會“力排眾議”。至今,不僅開設家政學本科專業的高校已達30余所,最近又有高職院校決定將婚姻類專業和殯......
四年前,上海某高校的家政專業“升本(科)”成功,曾引起一番議論。但議論歸議論,國內的一些高校管理者總會“力排眾議”。至今,不僅開設家政學本科專業的高校已達30余所,最近又有高職院校決定將婚姻類專業和殯......
中共中央7月19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有媒體提問:上個月公布的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中,由高校牽頭的占到三大獎勵總數的三分之二左右,兩位最高科技獎得主李德......
《洛杉磯書評》是美國一本著名的文學評論雜志,其內容涵蓋國內外的圖書評論。前不久,該刊發表了一篇題為《博士生教育的未來》的文章,作者為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中心公共實驗室主任哈特曼與同校的人類學......
又是一年高考季,不少家庭會關心:教育能阻斷相對貧困的代際傳遞嗎?去年,天津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胡德鑫和該學院碩士研究生田云紅刊發了《教育能阻斷相對貧困的代際傳遞嗎?——來自中國家庭追蹤調查的經驗證據》的......
近期,國內多個省份公布了一系列與公民科學素質有關的數據。比如,不久前召開的福建省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會議上透露,2023年該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為14.65%;幾乎同一時間,甘肅省科學技術協會召開的第九......
6月25日左右,全國各地陸續公布高考分數,隨之而來的志愿填報及錄取是很多考生和家長的頭等大事。近日,不少高校在2024本科招生政策發布會上介紹了學校本科生轉專業的新規,進一步降低學生轉專業申請門檻,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