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5-17 15:09 原文鏈接: 布魯菌,診斷與治療

    一、簡述

        布魯菌(Brucella. spp)是導致布魯菌病(布病)的病原菌,是一種人畜共患病原菌,容易感染豬、羊、牛等家畜,人類與病畜接觸或食用病畜肉、奶及奶制品而被感染。布病在我國內蒙和山西等地方被老百姓叫做羊病或者懶漢病。布魯菌在20世紀50年代被美軍研發為第一個生物武器,它是“B類生物恐怖戰劑”和“農業生物恐怖戰劑”。 我國已從人、羊、牛、豬、犬、鹿、馬、駱駝等家畜及黃羊、巖羊、黃鼠等60多種野生動物檢出過布魯菌。

    二、分類與形態學

        布魯菌為革蘭染色陰性,短小球桿菌,菌體大小(0.5~0.7)×(0.6~I.5)μm,兩端鈍圓,常呈單個存在,少見成對或短鏈排列,無鞭毛,無芽胞,不形成真正莢膜,光滑型有微莢膜。布魯菌不能很好被堿性復紅染色,革蘭染色著色弱,鏡下呈“細沙狀”,偶見雙極濃染。

    三、布病在我國流行現狀

        布病在我國經歷了建國初期的高發期,到20世紀80年代才有效控制,全國絕大部分的省(區)人間布病發病率在0.02/10萬以下。但是,近些年又呈現出發病迅速增長的趨勢,主要表現為發病范圍擴大,城市人群也有感染。截至2012年,我國除澳門和臺灣疫情未知外,所有省(區)均有病例報告,2011年的發病率已經達到3.181/10萬。

    四、感染途徑

    1.接觸感染 患者通過接觸帶菌的羊羔或毛皮等,細菌進入淋巴結,然后進入血液。這一途徑感染需要2.0×103cfu~1.0×108cfu的菌量。

    2.消化道傳播 食入含有布魯菌的羊肉后先在小腸感染,然后進入腸系膜淋巴結,最后進入血液。這一途徑感染大約需要2.0×109cfu~5.0×109cfu的菌量。

    3.呼吸道感染 通過氣溶膠或者吸入脫落的病羊皮毛,然后在肺部感染,最后進入血液。

    五、診斷與分離鑒定

    1.診斷 布病診斷包括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測。

    流行病學 主要調查與傳染源的接觸史。

    臨床表現 布病潛伏期為7~60d,平均2周。布魯菌為細胞內寄生菌,能引起人和多種動物的急性和慢性感染,臨床表現為反復發熱、全身乏力,關節痛可逐漸轉為慢性,侵襲骨骼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呼吸道、胃腸道、心血管系統與皮膚。慢性期布魯菌病(布病)難于治愈;可導致流產、不孕及睪丸炎。

    實驗室診斷 包括:①布病玻片或者胡紅平板凝集試驗陽性或者可疑,或者皮膚過敏試驗陽性。②標準試管凝集試驗(SAT)滴度大于1:100(半年內接種過疫苗的隔2~4周后再檢查滴度升高4倍以上)。③補體結合試驗(CFT)1:10以上。④抗人免疫球蛋白試驗(Coom’s)滴度≥1:400。

        符合流行病學和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①的患者為疑似病例,疑似病例若實驗室檢查②③④任意一項陽性可確診,若血液或者骨髓中直接分離到病原菌也可確診。

    2、分離鑒定

        布魯菌分離應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血液或者骨髓送檢,骨髓標本分離率陽性率較高。實驗室根據布魯菌的培養特性、形態染色、生化特性進行鑒定。

    六、生物安全要求

        布魯菌對人有極強致病力,常導致實驗室獲得性感染,被認為是潛在的生物恐怖病原菌。因此,在與此相關的實驗室工作中要提高生物安全防護級別,并做好個人防護。
    表1 布魯菌各種實驗操作所對應的生物安全級別要求

    七、治療

        多西環素和鏈霉素或多西環素和利福平是布病治療一線首選藥物,喹諾酮類、頭孢菌素類和大環內酯類等亦有使用。治療要注意早期、聯合、足量、足程。此病預后良好,一般患者在3~6月內康復,嚴重者也可長期感染累及其他器官,造成嚴重后果。

    八、疫苗

        布魯菌感染人體后,不能獲得持久免疫,所以患者可能出現二次感染的情況。人用活疫苗包括104M和BA-19兩種,以前者為主。我國于1965年正式使用104M進行劃痕免疫,是最成功地應用于人群布病防控的人用疫苗。

    九、預防與控制

    1.避免接觸帶病動物的胎盤、肉類、皮毛等傳染性物品,相關工作人員在給母羊接生的時候注意進行自我防護。經常對羊舍等環境進行清潔消毒。
    2.飲食衛生 生活中要食用經過檢驗檢疫的牛羊肉或者奶制品,在吃羊肉時應小塊分割并熟透,吃烤串、涮鍋時應充分烹熟再食用。另外要注意生肉和熟食加工分開。
    3.實驗室防護 實驗室人員必須按規定在相應級別的生物安全實驗室進行相關操作,并做好個人防護,佩戴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