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3-01 13:15 原文鏈接: 常州民事公益訴訟探索新路環境修復引入公眾參與

      最高人民法院近期發布的環境侵權十大典型案例中,江蘇省常州市環境公益協會訴儲衛清、常州市博世爾物資再生利用有限公司等土壤污染民事公益訴訟案位列其中。

      最高人民法院給出的入選理由是,受案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很好地發揮了技術專家和專業機構的輔助與支持作用。

      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審理這起案件過程中,邀請環境保護專家擔任人民陪審員,委托專業機構進行鑒定評估,制作生態環境修復方案。法院在對此案做出判決后,將受污染土壤修復方案向社會公布、聽取公眾意見,保障了公眾對環境修復工作的有效參與。

      同時,引入第三方治理模式,通過市場化運作,將環境修復交由專業公司實施,既便于執法部門監督判決執行的情況,也有利于提高污染治理效率。

      環境修復方案

      廣泛征求公眾意見

      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本案后,組成由環境保護專家擔任人民陪審員的合議庭審理,依照法定程序就環境污染損害情況委托專業機構鑒定,并出具3套生態環境修復方案,在受污染場地周邊公示。

      2014年8月6日,環境修復方案在當地政府的公告欄公示一周,8月12日,審理此案的合議庭法官到現場發放征求意見書,讓周圍群眾對3套修復方案投票。

      記者在法院看到了一張博世爾物資再生利用有限公司地塊土壤修復方案對比表,詳細標明了每個方案的預計修復時間、技術要求及工藝流程,以及主要優點和缺點。

      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現場問卷形式收集公眾意見,最終參考公眾意見、結合案情確定了生態環境修復方案。

      據現場收集的意見書統計,89.04%的群眾傾向于方案一。方案一采用的“異位——資源化利用修復法”,預計修復時間為75天,工藝流程是:將污染土壤挖出,運輸至相關水泥廠,利用現有的新型干法水泥回轉窯生產裝置,作水泥原料進行資源化利用。

      這套方案主要優點是技術上相對簡單,能徹底清除污染物,在短時間內將污染土壤移除場地并修復,同時因為水泥廠原料為泥土,受污染土壤也是泥土,能達到資源化利用的效果。

      但是這套也存在著缺點,主要是處理方式單一,對土壤質量、含水率、顆粒物等要求高,而且在污染土壤運輸過程中會造成二次污染,存在著一定的環境風險,需要加大修復工程中環境監管的力度。

      參與審理本案的合議庭法官金曄茹告訴記者,審理環境污染案件的最終目的是修復環境。在選擇如何達成目的的路徑時,環境修復方法多種多樣,各有利弊,當地老百姓作為污染事件的最直接利害關系人,應當享有環境修復知情權。

      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注意到聽取群眾聲音的重要性,讓廣大群眾有渠道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同時,通過現場發放意見書的活動,與社會公眾進行溝通交流,充分聽取當地老百姓意見,作為公平、公正、公開的重要體現。

      金曄茹談到,公眾對于修復方案選擇傾向集中化,充分體現了當地老百姓對修復方案的價值判斷。法院在確定賠償金額時也重點考慮了民意集中的方案。事實上,有了公眾參與方案選擇的前提,本案在實際執行修復過程中,當地老百姓也表現出了高度的配合與理解。

      環境修復執行

      引入第三方治理模式

      法院在聽取公眾意見,保障公眾對環境修復工作有效參與的基礎上,引入了第三方治理模式。

      判決生效后,法院組織檢察院、環保部門、鑒定機構以及案件當事人共同商定第三方托管方案,由第三方具體實施污染造成的生態環境治理和修復。

      據金曄茹介紹,這是法院為有效解決環境公益訴訟裁判履行的創新舉措。

      首先,第三方治理模式以合同的形式明確修復方的權利義務,便于對其進行有效監管,同時也便于追究相關責任。

      其次,第三方治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污染治理效率。選擇具備專業資質與能力的污染治理企業,擁有專門的技術人才和設備,可降低治理成本,同時也能收到更為理想的治理效果。

      目前,相關環境修復工作正在進行中。

      社會公眾

      參與環境執法司法聯動

      一個環境污染案件,往往會同時觸犯刑法和民法,不僅需要通過刑罰懲治環境污染犯罪,也需要追究環境侵權者的民事賠償責任。前者由檢察院提起公訴,后者則可以由社會組織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常州市的環境公益訴訟走在全國前列。早在2011年,常州市人民檢察院就聯合環保局、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安局、市法學會等成立了全省首家民間環保組織——常州市環境公益協會。

      協會可作為民事訴訟的原告,由檢察機關支持起訴,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向污染者追償環境修復費用。經過幾年時間的完善,這種公益訴訟模式已成為常州市環境公益維權的常態化機制。

      據常州市環境公益協會理事長朱松南介紹,在新環保法實施前,協會已先后就11起環境污染事件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其中9起達成訴前調解,另有兩起進入訴訟審理程序,一件已經結案,儲衛清的這起案件目前正在環境修復過程中。這些案件的賠償款總金額達到了1500余萬元,全部用于污染物無害化處置,及環境修復。這些案件無論是環境修復情況,還是社會效果,反響都比較好。

      由社會組織提起公益訴訟,讓社會公眾也參與到了環境執法司法聯動中。早在2011年,常州市公檢法等司法機關與環保部門就聯合出臺了《關于建立環境保護執法聯動機制的暫行規定》,首次提出并明確了社會組織的職責,“環境公益民事訴訟案件由在常州民政部門依法注冊登記的環保維權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

      2011年底,在公檢法等司法機關推動下,常州市環境公益協會正式成立。2012年常州環保聯動執法中心掛牌成立以后,協會也在此辦公。

      2012年8月,常州市出臺《常州市環境保護執法聯動制度》,明確了聯動執法響應程序,規范了案件移送制度,完善了各部門職責分工,進一步推進了環境公益保護的聯動執法、聯動調查、聯動研判、聯動預防“四聯動”制度建設。

      常州目前已經建立了環境保護執法聯動三級響應等級機制:對符合三級響應情形,構成行政違法的,由環保部門給予行政處罰;對符合二級響應情形的,由環境公益協會作為原告,檢察機關支持起訴,直接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追究有關單位及個人的民事責任;對符合一級響應情形,構成刑事立案標準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檢察機關提前介入。

      2015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在13個省區市開展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江蘇是其中之一。朱松南認為,將來協會和檢察院可以各有側重。在民事公益訴訟方面,協會主動性會更強。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吳衛星表示,檢察院公益訴訟的范圍更廣,還可以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相關鏈接

      常州市環境公益協會訴儲衛清、博世爾公司等環境侵權

      成功追償283萬元修護費

      2012年9月~2013年12月,儲衛清在沒有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承接廢棄化學物品處置經營業務。他在江蘇省武進縣湟里租賃一家廠房,違規處置油泥、濾渣,提煉廢潤滑油進行銷售牟利,造成廠房周邊地區土壤受到嚴重污染。后被環保部門查處。

      2014年7月18日,常州市環境公益協會向市中級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儲衛清及常州市博世爾物資再生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世爾公司)、無錫金科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科公司)、無錫翔悅石油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翔悅公司)、常州精煉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精煉公司)4家相關企業共同承擔土壤污染損失的賠償責任。

      經審理,法院認為,博世爾公司違反國家規定,借用金科公司的危險廢物經營資質并以這家公司名義,將從翔悅公司、精煉公司購買的油泥、濾渣進行非法處置,污染周邊環境;博世爾公司明知儲衛清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為儲衛清持續實施環境污染行為提供了場所和便利,造成其場地內環境污染損害結果的發生;翔悅公司、精煉公司明知儲衛清行為違法,仍然違規將其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物交由儲衛清處置,未支付處置費用,還向儲衛清收取危險廢物價款。5個被告之行為相互結合導致損害結果的發生,構成共同侵權,應當共同承擔侵權責任。

      據此,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最終判令5個被告向常州市生態環境法律保護公益金專用賬戶支付環境修復賠償金283萬余元。一審判決送達后,各方當事人均未上訴。

    相關文章

    生態環境部:關于促進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綠色低碳修復的指導意見

    為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的決策部署,積極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堅持問題導向、因地制宜、系統治理,綜合運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兩種手段,......

    華測檢測:深耕土壤檢測多年具有完備的土壤污染檢測能力

    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請問貴公司能否進行土壤有毒物質檢測?華測檢測11月13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在土壤檢測領域深耕多年,具有完備的土壤污染檢測能力。同時,自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開展以......

    聚焦耕地保護,加強土壤污染防治

    保護好耕地,事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中央財經委員會近日召開第二次會議,研究加強耕地保護和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等問題,提出要全力提升耕地質量,真正把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適宜......

    總投資60億元電池項目在江蘇常州開工!

    2023年7月6日上午,江蘇睿恩新能源一期睿恩高倍率鋰離子電芯研發制造基地項目在江蘇省常州國家高新區開工建設。據了解,睿恩高倍率鋰離子電芯研發制造基地項目一期總投資60億元,用地面積324畝,新增建筑......

    天津大學助推常州成為新能源之都

    天津大學第十二屆世界校友代表大會日前在江蘇常州落下帷幕。會上,常州市人民政府與天津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設戰略需求,充分發揮天津大學科研優勢,在新型儲能、智能電網等技術領......

    江蘇常州一制藥廠設備爆炸起火,巨大蘑菇云騰空而起

    3月18日上午,江蘇常州市金壇區薛埠鎮的江蘇兢業制藥有限公司發生火災,人民網從常州市消防支隊獲悉,火災過火面積約為260平米,目前火勢已被撲滅,無人員傷亡。據金壇區消防救援大隊對媒體透露:此次火災系操......

    預算報告:中央財政2023年污染防治資金這樣安排!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

    涉土壤/水/大氣污染防治這5項含質譜等檢測標準6月實施

    近日,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治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部:推薦先進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技術

    關于推薦先進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技術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生態環境部有關單位,各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全國性行業組織及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黨的......

    常州科教城舉行高質量發展大會

    11月19日,江蘇省常州科教城舉行高質量發展大會,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打造動能更加強大的“創新之核”。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