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帶
這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帶型,操作簡單,帶紋清晰,標本可長期保存,重復性好。其方法是將染色體標本經胰蛋白酶、NaOH、檸檬酸鹽或尿素等試劑處理后,再經吉姆薩染色,顯示的深淺交替的橫紋便是G帶。染色體的G帶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即可觀察。
2.Q帶
是指染色體標本經氮芥喹吖因等熒光染料處理后顯示的帶。在熒光顯微鏡下,可見標本的染色體臂上有明暗相間的橫紋,對每條染色體都是特征性的。Q帶明顯,顯帶效果穩定。Q帶與G帶帶型基本相同,G帶的深染帶相當于Q帶的亮帶,而淺染帶相當于暗帶。但熒光持續時間短,標本不能長期保存,必須立即觀察并顯微攝影。
3.R帶
是指染色體標本經熱磷酸鹽(80℃~90℃)處理后,用吉姆薩染料染色顯示的帶紋。R帶的帶紋與G帶相反,即G帶是深染部分,R帶呈淺染。對于G、Q顯帶的染色體,兩臂末端均為淺帶或不顯示熒光,在R帶則被染色。
4.C帶
染色體標本經熱堿[Ba(OH)2或NaOH]處理后,用吉姆薩染色每一條染色體的著絲粒區特異性著色,第1、9、16號染色體的次縊痕區和Y染色體長臂遠端1/2~2/3的區段也呈深染狀態,這就是C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