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6-29 17:06 原文鏈接: 常規動物實驗模型制作(復制)方法(二)

    四、呼吸系統疾病動物模型復制

    1、慢性支氣管肺炎模型  常選用大鼠、豚鼠或猴吸入刺激性氣體(如二氧化硫、氯、氨水、煙霧等)復制人類慢性氣管炎。現發現豬粘膜下腺體與人類相似,且經常發生氣管炎及肺炎,故認為是復制人類慢性氣管炎較合適的動物。用去甲腎上腺素可以引起與人類相似的氣管腺體肥大。

    2、肺氣腫模型  給兔等動物氣管內或靜脈內注射一定量木瓜蛋白酶、菠羅蛋白酶(Bromelin)、敗血酶(Alcalas)、胰蛋白酶(Trypsin)、致熱溶解酶(Thermolysin),以及由膿性痰和白細胞分離出來的蛋白溶解酶等,可復制成實驗性肺氣腫。以木瓜蛋白酶形成的實驗性肺氣腫病變明顯而且典型,或用瓜蛋白酶基礎上再加用氣管狹窄方法復制成肺氣腫和肺心病模型,其優點是病因病變更接近于人。猴每天吸入一定深度的SO2和煙霧(煙草絲50g,持續2.5小時),一年后,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肺氣腫。這種模型比較符合人的臨床發病規律,有利于進行肺氣腫的病理生理及藥物治療研究。還可用1%三氯化鐵水溶液1~3ml,自兔耳靜脈注入,每周2~3次,可在短期內造成肺心病模型。

    3、肺水模腫型  用氧化氮吸入可造成大鼠和小鼠中毒性肺水腫,或用氣管內注入50%葡萄糖液(家兔及狗分別為1及10ml)引起滲透性肺氣腫。麻醉下用37~38℃生理鹽水注入兔頸外靜脈或股靜脈使血液總量增加0.6~1倍(血液總量相當體重1/12),可形成稀血性多血癥肺水腫。切斷豚鼠、家兔、大鼠頸部兩則迷走神經可引起肺水腫。家兔(1.5~2kg)耳靜脈注入1∶1000腎上腺素0.54~0.6毫克,可使動物發生肺水腫并在5~15分鐘死亡,肺系數自4.1~5g/kg增至6.3~12.5g/kg;5mg腎上腺素肌注,8分鐘左右大鼠死亡,肺系數20g/kg,靜脈注入10%氯仿(兔0.1ml/kg,狗0.5ml/kg)也可引起急性肺水腫。腹腔注入6%氯化銨水溶液可引起大鼠(0.4ml/kg)、豚鼠(0.5~0.7ml/kg)肺水腫。

    4、支氣管痙攣、哮喘模型   常選用豚鼠復制急性過敏性支氣管痙攣。用生理鹽水配成1∶10雞蛋白溶液作致敏抗原,給每只(250g體重)豚鼠腹腔內注射0.5ml,致敏注射后1周,動物對抗原的敏感性逐漸升高,至3~4周時最高。此時再用1∶3雞蛋白2ml加弗氏完全佐劑霧化(在霧化室內),致敏動物在此霧室內十幾秒鐘到數分鐘內,就出現不安,呼吸加緊加快,然后逐漸減慢變弱,甚至出現周期性呼吸,直到呼吸停止而死亡。如果動物致敏程度較輕或誘發時雞蛋白噴霧的濃度很快,則只發生一時性的支氣管痙攣,并不死亡。如改用組織胺噴霧,則不必予先致敏,就能引起豚鼠支氣管痙攣。組織胺用量依霧室大小而定,在83~103容量時,1∶1000組織胺的用量0.5~1ml。

    狗每周兩次暴露于犬弓蛔蟲(Toxocaracanis)、豬蛔蟲(Ascaris suum)或混合草籽浸出物的氣溶膠中可引起實驗性哮喘。給用10-8稀釋豬蛔蟲浸出物皮試陽性狗以豬蛔蟲氣溶膠吸入,也可引起哮喘。

    5、實驗性矽肺模型  常選用大鼠、家兔或狗、猴來復制模型。取一定量含游離SiO299%以上的DQ-12型石英粉,經酸化處理后,選取尖粒95%在5μm以下的那一段混懸液,烤干后準確稱取需用量加生理水制成混懸液(滅菌),大鼠用50mg/ml,每只氣管內注入1ml;家兔用120mg/ml,用塵量按120mg/kg體重計算,在暴露氣管后注入,均可復制成典型的矽肺模型。

    五、心律失常動物模型的復制

    根據不同的實驗目的,既可在整體動物身上復制心律失常,也可用離體心臟或心臟某部分組織塊體外灌流復制心律失常。常用的復制方法,有下列幾種:

    1.心房撲動和顫動性心律失常  選用狗、貓等動物,麻醉后開胸,暴露心臟,在人工呼吸下進行實驗。可用高頻率電直接刺激心房壁,使每次刺激落心房肌復極時R或S波間隔;烏頭鹼溶液涂抹心房外面局部;擠壓動物上下腔靜脈間的部位,同時給予電刺激;竇房結動脈內注入乙酰膽鹼或甲狀腺素制劑。或采用動物整體閉胸條件下,阻塞呼吸道或吸入低氧氣體。也可采用離體心房組織塊作實驗,將含有竇房結的哺乳動物的離體心房組織塊浸放于低鉀溶液內。

    2.心室心動過速和心室顫動性心律失常  多選用狗、貓或兔、大鼠等整體心臟(開胸或閉胸)進行實驗。常使用造型藥物為烏頭鹼、洋地黃及腎上腺素。一般使用烏頭鹼緩慢靜脈注射造型。劑量:家兔100~150μg/kg,大鼠30~50mμg,小鼠5mμg。也可使用中毒劑量的洋地黃類藥物造型。還可使用高濃度的腎上腺素(豚鼠40μg/kg,貓、犬100μg/kg)快速靜注,可造成動物多源性早搏、短陣性室性心動過速等。這類模型可用于篩選抗心律失常藥物。其優點為心律失常在幾分鐘自行消失,因此同一動物可反復多次進行心律失常實驗,便于觀察抗心律失常藥物作用的持續時間,并可進行自身對照。

    3.房室傳導阻滯和房室交接區傳導常性心律失常  多選用狗、貓,在麻醉開胸暴露心臟的情況下,于距犬心尖部1.5~50px處的左室心肌內注入熱生理鹽水(80~90℃)或95%酒精、25%硫酸10~15ml (貓和兔注入4~7ml),引起心肌大片的局部壞死性心律失常。也可在狗的房室交接部(即在左心房下部、心房、下腔靜脈和前房室溝三者交匯點的前上方約12.5px處),用注射針頭垂直刺入房間隔下部房室結區,緩緩注入95%或無水酒精2~5ml,造成核處組織壞死。還可采用豚鼠,自左心耳向左房內注射腺苷5 μg,,注后1秒鐘左右,即出現典型的Ⅱ度或Ⅱ度以上的傳導阻滯,較嚴重時,房室完全停搏,停搏時間與劑量呈平行關系,心率和心律僅在數秒或十幾秒即可恢復。此模型重復性好,但傳導阻滯持續時間短,不易用其進行藥物觀察,如果注射腺苷劑量大,則傳導阻滯不易復原。除豚鼠外,腺苷對其他動物一般不引起傳導阻滯。

    4.竇房結心律失常  用雄性家兔,將細鋼絲變成直徑約20px的半環,纏繞少許棉花。以40%甲醛浸潤后,把此環放在上腔靜脈根部與右心房交界處1分鐘,動物迅速出現心電圖改變,心率減慢50%左右,約6~8分鐘減至最低水平;P波多在1~2分鐘內消失,形成交界性心律;在3~10分鐘內發生ST段偏移(抬高、下降或先升后降);在心電圖改變的同時,伴有動脈壓下降,在第8分鐘降至最低水平。此方法造成的病竇成功率高,持續時間長(可達5小時),重復性好,模型較穩定,發病機制及心電圖表現與臨床相。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