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6-24 11:03 原文鏈接: 年齡及性別對小鼠新物體再認能力和曠場行為的影響二

    2結果

    2.1實驗動物數量分析由于周期短,實驗幾乎不對動物造成應激、饑餓方面的影響及體力消耗,全部47只小鼠無中途脫失及死亡,所有動物的數據都進入了結果分析。

    2.2曠場實驗結果  老年雌鼠和雄鼠的平均周邊時間比各自的青年鼠顯著性延長[F(1,21)=9.96,P<0.01;F(1,21)=8.42,P<0.01]。這些不同主要是年齡效應所致[F(1,45)=17.44,P<0.01],而性別的影響較小[F(1,45)=2.99,P=0.091]。年齡和性別的相互作用極小[F(1,45)<1]。

    年齡和性別都不影響小鼠的跨格數[F(1,45)=2021,1.09;Ps>0.05],年齡和性別的相互作用對跨格數也無效應[F(1,45)<1]。然而,“單性別”方差分析表明老年雌鼠的探索運動活性(locomotor activity)顯著低于青年雌鼠[F(1,21)=4.87,P<0.05],但是,“單年齡”方差分析顯示老年雌雄小鼠間的跨格數差異無顯著性意義[F(1,21)=2.08,P>0.05]。

    2.3新物體再認實驗結果  兩因素方差分析表明TTTR和TTTE不受年齡[F(1,45)=2.21,1.09;Ps>0.05]和性別[F(1,45)=0.24,2.78;Ps>0.05]的影響,但受年齡性別相互作用的強力影響[F(1,43)=18.39,8.02;Ps<0.001,0.01]。進一步的“單性別”方差分析和“單年齡”方差分析顯示老年雌鼠的TTTR和TTTE顯著短于青年雌鼠[F(1,21)=14.08,9.34;P=0.001,<0.01]和老年雄鼠[F(1,22)=14.03,6.84;P=0.001,<0.05],但青年雌鼠比同齡雄鼠有較長的TTTR[F(1,21)=6.08,9.34;P<0.05]和類似的TTTE[F(1,21)=1.31,6.84;P>0.05]。然而,年齡、性別和年齡與性別的相互作用并不顯著影響PI01和PI02[F(1,45/43)<1]。

    對于優先指數,當所有動物一起分析時,重復測定方差分析表明PIn 顯著高于PI01或PI02[F(1,46)=18.77,14.81;Ps<0.001]。提示在敞口場地內,昆明小鼠有記住熟悉物體并習慣于優先探索新物體的能力。影響該效應的年齡[F(1,45)=3.97, P=0.052]而不是性別[F(1,45)<1]和年齡與性別的相互作用[F(1,43)<1]。兩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年齡[F(1,45)=6.41, P<0.05]顯著影響PIn,而性別[F(1,45)<1]和性別與年齡的相互作用并無影響[F(1,43)<1]。“單性別”方差分析顯示老年雌鼠比青年雌鼠的PIn顯著要小[F(1,21)=4.47,P<0.05]。

    2.4主因子分析樣本適合度的KMO值(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為0.665(>0.05),并且在Bartlett球形假設中P<0.001,說明本研究中所選擇的指標適合進行主因子分析。結果獲得了3個有顯著意義的因子。旋轉于各因子上的不同變量的成分負荷。在任務內,新物體再認任務的5個指標分屬于3個不同的因子,即訓練期和實驗期的探索總時間旋轉于因子2,訓練期對物體1和物體2的優先指數旋轉于因子1但方向相反,而實驗期對新物體的優先指數旋轉與因子3;曠場任務的2個指標均旋轉于因子3,方向也相反。在任務間,新物體優先指數和周邊時間同旋轉于因子3而方向相反,和跨格數也同旋轉于因子3而方向相同。

    3討論

    3.1 老年小鼠的移動探索活性曠場任務是頻繁應用于衰老小鼠行為學研究的任務之一[1,2,12]。本文的結果顯示由跨格數代表的移動探索活性在老年雌鼠比青年雌鼠低。使用曠場或光束活性系統,以前的研究報告了其他許多株的衰老小鼠的移動探索活性降低[2,4,12]。代表移動探索活性的探索行為主要是沿場地的側墻進行的,盡管有一個新奇物體(一個用于激發小鼠好奇心的彩色紙盒)位于場地中央。兩性老年昆明小鼠的周邊時間明顯長于各自的青年鼠,提示老年昆明小鼠的焦慮性高于青年小鼠。這與老年大鼠和中至老年雌雄NMRI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宮中的觀察一致[12,13]。作者認為,老年昆明小鼠移動探索活性的降低很可能是焦慮性增加所致,而不是像其他研究者在對老年OF1和NMRI雌鼠進行研究時特別提到的那樣是由于探索活動減少、好奇心降低和體能下降所致,因為盡管雌雄老年昆明小鼠的焦慮性均增加,只有老年雌鼠的移動探索活性降低[11,12]。本文的老年昆明小鼠在曠場中表現出類似焦慮性的結果與老年C57BL/6NIA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宮中表現出的結果稍有不同,即17 月齡C57BL/6NIA雌鼠(該株的中年小鼠)比同齡雄鼠和青年(5月齡)雌鼠更焦慮。然而,老年鼠(25月齡)的焦慮性與青年鼠相似[2]。由于小鼠的曠場行為與小鼠的食物儲藏行為有一定的類似性,所以,昆明小鼠的曠場行為年齡相關性改變可能受其年齡相關性食物儲藏行為改變的影響[14]。

    3.2老年昆明小鼠非空間認知能力的改變在本研究中,作者用了新物體再認任務來測定昆明小鼠非空間學習記憶能力是否隨衰老而改變。該任務是海馬依賴性任務之一[10],并且很少用于衰老小鼠認知能力的評價。老年雌鼠比青年雌鼠的PIN小,提示老年雌雄昆明小鼠的非空間短期記憶的某個方面有損害。最近,不同探索時間對PIn的效應已得到研究。為了獲得PIn,已有人推薦總探索時間要累計到相同水平[15]。在老年雌鼠,盡管過短的探索時間對老年雌鼠認知功能損害產生了效應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老年雌鼠在新物體再認任務中的較差表現很可能還是源自自身的認知功能損害。其理由是:盡管老年雌鼠在受訓期和實驗期的探索總時間確實要短于青年雌鼠,但兩組小鼠在受訓期在物體1和物體2上各花了50%的時間。在實驗期,盡管青年雌鼠在新物體上花去了67%的時間(Pin=0.667),但老年雌鼠花在新物體上的時間僅56%(Pin=0.556)。這提示老年雌鼠可能由于認知能力損害而不能區別熟悉物體和新物體,從而導致花在新物體上的時間過少。

    3.3 認知任務中性別的差異在各種不同的種屬,空間學習記憶能力的性別差異已充分證明[2,16,17]。在八臂輻射狀迷宮任務中,青年雌鼠的成績比雄鼠好[17]。對于正常衰老的小鼠,很少有資料直接顯示認知能力下降的性別差異。Frick等[2]已經發現17月齡雌性C57BL/6NIA小鼠在Morris中表現出更多的空間參考記憶損害,但25月齡小鼠并無性別差異。本文結果提示某些非空間認知能力,如新物體再認能力的年齡相關性下降,在雌性要比雄性出現早。值得提及的是像以上討論的那樣,本實驗中所顯示的性別和年齡相關性非空間的學習記憶損害也許是雌(群養)雄(單養)小鼠之間不同的飼養環境所致。然而,飼養效應可能不是主要的混雜因素。其理由是:1年齡相關性學習記憶能力的損害僅發生在群養的老年雌鼠而不是單養的老年雄鼠身上。2在新物體再認任務中,老年雄鼠的成績優于老年雌鼠。3單養的青年雄鼠的成績好于群養青年雌鼠。當然,最后的結論尚需單養或群養雌雄鼠才能獲得。

    3.4 任務內和任務間指標的相互關系主因子分析已用于研究老年和青年小鼠以區別屬于不同學習記憶任務指標的性質,但它并未用以區別學習記憶任務和感覺運動任務指標的性質[3]。本文的結果顯示新物體再認任務內的指標測定的可能是認知功能的不同方面,曠場任務則測定的是感覺運動功能方向相反的方面。一些以前的研究試圖確定不同行為任務組內任務間的相互關系,但所獲的結論是相互抵觸的[12,18]。在一個任務組內,僅發現17~22 月齡NMRI小鼠較高的曠場運動活性與其在Morris水迷宮內的成績負相關[12]。在另一研究中,又發現了許多任務間的相互關系[3]。在本文的任務組內,曠場測定的是移動探索活動成分。顯然,新物體再認任務也由明顯的移動探索成分。

    結論:本文的結果顯示,新物體再認的與曠場跨格數正相關,而與周邊時間負相關。這提示昆明小鼠的移動探索活性越強,新物體再認能力也越強。與此相反,昆明小鼠的焦慮性越大,其新物體再認能力也越差。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