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英國制藥巨頭阿斯利康制藥(AstraZeneca Plc)在試圖并購美國明星制藥公司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 inc.)。
消息透露,阿斯利康與吉利德已經進行了初步接洽。如果兩者合并,這將是制藥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交易。
新冠疫情之下,阿斯利康與牛津大學的新冠疫苗和吉利德的瑞德西韋出盡了風頭。按照 6 月 5 日的收盤價計算,吉利德的市值為 960 億美元,阿斯利康的市值約為 1400 億美元,兩家公司市值之和約為 2360 億美元,超過默克公司的 2070 億美元和輝瑞公司的 2000 億美元。
消息稱,阿斯利康與吉利德之間只有非正式接觸,阿斯利康沒有具體說明任何交易條款。阿斯利康發言人表示,對于這種揣測不作評論,吉利德也拒絕置評。不過,據彭博社報道,知情人士指出,吉利德目前無意出售給另一家大型制藥公司,或推動合并案,該公司更希望聚焦于合伙和小型收購案。
然而,無風不起浪。兩家公司合并有多大可能?其可行性又如何?
圖 | 阿斯利康首席執行官帕斯卡爾 · 索里奧特(Pascal Soriot)。(來源:彭博社)
新冠疫情是這則傳聞的大背景。兩家合并傳聞的出臺意味著,制藥行業正在回歸正常的商業模式。不過,兩家公司的新冠藥物和疫苗在短期內不太可能賺大錢。
為何是這兩家公司傳出 “緋聞” 呢?兩家公司有共同的紐帶,其首席執行官都曾在羅氏共事。在 2012 年入職阿斯利康擔任首席執行官之前,帕斯卡爾 · 索里奧特(Pascal Soriot)一直是羅氏制藥的首席運營官,而丹尼爾 · 奧戴(Daniel O’Day)在 2019 年進入吉利德之前,一直是羅氏制藥的是首席執行官。
2014 年,美國跨國制藥公司輝瑞試圖收購阿斯利康,以告敗最終,其出價高達 1170 億美元。如果阿斯利康實現并購吉利德,該公司就會免受被收購的影響,從而成為全球最大的制藥商之一。
倫敦制藥咨詢公司 Novasecta 的管理合伙人約翰 · 朗特里(John Rountree)認為,新冠肺炎大流行可能讓阿斯利康更加重視抗病毒藥物,那么并購該領域的明星公司吉利德,將給它在未來發展提供腫瘤之外的更大天地。
要知道,阿斯利康產品集中在消化、心血管、腫瘤、中樞神經、呼吸系統疾病以及麻醉領域,醫療投資銀行 SVB Leerink 認為,到 2022 年,阿斯利康腫瘤藥物收入將超過總收入的 50%。
在索里奧特近 8 年的任期內,阿斯利康積極進軍抗腫瘤和其他盈利領域,其股價大幅上漲。隨著索里奧特改進產品線,阿斯利康股價上漲,那些曾經歡迎輝瑞收購的投資者改變了主意。索里奧特在今年 2 月表示,他不打算在未來幾個月內退休,顯然,一筆大交易將鞏固他在阿斯利康的成就。
吉利德公司專注于抗病毒藥物,一度被認為是最富有想象力和最專注的制藥公司之一,幾乎是阿斯利康公司的鏡像。這家美國制藥公司成立于 1987 年,主要生產和研發針對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各類傳染病的藥物。該公司將多種藥物裝入了每天只需服用一次的藥片中,徹底改變了艾滋病治療方法。尤其在 2020 年,吉利德憑借最被看好的抗新冠藥物瑞德西韋,屢屢處于聚光燈下。吉利德產品定價策略是高高在上,其著名丙肝藥物索非布韋(Sovaldi)的一個療程費用高達 8.4 萬美元。
吉利德公司股價自 2015 年達到 122 美元的峰值以來,一些曾經暢銷的藥品已經過了專利保護期,面臨著競爭,如今其增長前景受到了質疑。2019 年,開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產品線的努力遭遇失敗。
吉利德前首席財務官羅賓 · 華盛頓(Robin Washington)去年在一次行業會議上表示,該公司要關注并購。他提到了對腫瘤、炎癥和肝病領域制藥公司的關注。
在彭博情報分析師薩薩姆 · 法茲利(Sam Fazeli)看來,這個并購將是 “一加一等于二” 的聯姻。因為盡管阿斯利康已經證明了自己有能力開發新藥,但現金流仍然很小,那么收購吉利德這樣擁有強大銷售能力的公司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決策。要知道,制藥商的銷售額越大,用于研發的資源就越多,兩家公司合并后的龐大規模應該有助于未來的藥物研發。
思路迪醫藥首席執行官龔兆龍看好這次并購,認為該并購將是 “一加一大于二” 的結果。他告訴 DeepTech,兩家公司業務呈現互補態勢,且吉利德由于一些抗病毒藥物如丙肝藥物業務下滑,也在近些年有轉型意愿。龔兆龍曾于 1998 至 2008 年任美國 FDA 新藥審評員。
吉利德已經在謀求轉型,不愿再局限于抗病毒藥物研發。2017 年,吉利德與 Kite 制藥聯合宣布,雙方董事會已經達成最終收購協議,吉利德將以每股 180 美元的現金價格收購 CAR-T(嵌合抗原受體 T 細胞療法)公司 Kite。
并購對于吉利德的另外一個好處是,如果將公司總部遷到英國,那么其稅費將會大大降低。這也是當年輝瑞為何意圖收購阿斯利康的一個重要考量。
阿斯利康的股價在過去的 12 個月里上漲了 41%,成為彭博情報指數中主要西藥公司中表現最好的公司。在此期間,吉利德的股價上漲了 19%。
圖 | 吉利德首席執行官丹尼爾 · 奧戴(Daniel O’Day)。(來源:彭博社)
然而,業內并不看好這個并購。
路透社援引質疑方看法稱,吉利德的瑞德西韋藥物數十億美元的市值不足以證明這筆交易的合理性;相反,瑞德西韋可能削弱阿斯利康在抗新冠方面的工作重要性。阿斯利康抗癌藥物也已經在新冠肺炎治療中顯示出治療潛力:一項針對 19 人的小型研究表明,阿斯利康公司的癌癥治療藥物庫中的一種藥物,或可用于幫助出現極端免疫反應的新冠肺炎患者。這是一款布魯頓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有助于減輕并發癥。
不過龔兆龍并不認可上述說法。他表示,抗病毒藥物開發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數年時間才有可能成功。吉利德作為抗病毒藥物的老大,不是哪家公司隨便能趕超的。
還有人質疑這個交易發起的時間節點不合時宜,因為阿斯利康的新冠疫苗可能利好其股價,因此并不需要額外的費用來追求創紀錄的交易,并且目前召開并購會議很不現實。
盡管吉利德股票的市盈率為 12 倍,阿斯利康可能被潛在的成本削減和可觀的現金流所吸引,但證券服務機構 Jefferies 分析師認為這筆交易不可能成功。因為吉利德艾滋病藥物被極大低估了,該公司會寧愿逐步推高估值并進行自己的并購。
美國頂級財經網站巴倫周刊引述伊頓萬斯全球健康科學基金(ETHSX)聯合經理薩曼莎 · 潘多爾菲(Samantha Pandolfi)看法稱,她對兩者并購的傳聞表示驚訝,認為沒有條件能引發如此大規模的并購。一方面,阿斯利康并非一家過氣制藥公司,其腫瘤藥物專利在不斷增長,而吉利德的產品線也在恢復中。尤為重要的是,兩家業務沒有重疊,阿斯利康專注于腫瘤藥物,而吉利德側重抗病毒藥物。
此前,史上規模最大的制藥業并購案發生在 2019 年,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以約 740 億美元收購新基(Celgene),這兩家都是全球最大的癌癥藥物生產企業,業務重合度非常高。
薩姆 · 法澤利也認為,從純粹的戰略角度來看,這筆交易對阿斯利康的吸引力并不明顯。阿斯利康已經擁有腫瘤、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藥物,而吉利德公司的產品線就不那么強大了。
此外,雖然吉利德公司的瑞德西韋已經獲得緊急批準,但其商業前景仍有不確定因素。如果瑞德西韋的表現令人失望,吉利德公司的股價可能會受到影響。
新冠疫情是一個巨大的變數。路透社指出,鑒于兩家公司都處于抗新冠疫苗或療法的前沿,隨著政府對抗新冠介入的加深,兩者的交易就變得尤為敏感。然而,龔兆龍指出,政府一般是出于國家安全或反壟斷的考慮才會反對并購,而對于這兩家分屬英美的制藥公司,并不涉及國家安全和反壟斷考量。
對于吉利德而言,瑞德西韋就是其重要籌碼,這是唯一在嚴格臨床試驗中對新冠肺炎顯示出療效的治療方法。該藥已經獲準在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新冠患者中緊急使用。雖然目前吉利德向政府捐贈了瑞德西韋,但預計未來會宣布定價,那么屆時就可以用作商業銷售或各國政府的儲備。據 SVB Leerink 估計,瑞德西韋在今年實現銷售額 20 億美元,在 2021 年達到 67 億美元,到 2022 年該藥的年銷售額將達到 77 億美元。
對于阿斯利康而言,該公司確保了生產 20 億支牛津大學在研疫苗的生產能力,并剛剛簽署了將首批疫苗保留給英國和美國的供應協議。同時,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獲得疫苗后,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將提供多達 12 億美元的資金,以加快阿斯利康的疫苗研發。
就現有產品看,吉利德最大的重磅炸彈藥物是艾滋病毒藥物必妥維(Biktarvy),第一季度的銷售額為 16.9 億美元。阿斯利康最暢銷的產品是其肺癌藥物泰瑞沙(Tagrisso),該公司第一季度的收入為 9.82 億美元。
隨著全球大流行以及隨之而來的封鎖,打擊了并購市場,據彭博社匯編的數據顯示,今年全球并購交易量下降了約 45%。如今有回暖趨勢。5 月 8 日,美國艾伯維(AbbVie)宣布已經完成對肉毒桿菌毒素制造商艾爾建(Allergan)的收購。
龔兆龍認為,這次并購傳聞有可能是雙方高層已經在接觸,放出風來是看市場反應,然后再決定下一步如何操作。如果市場反應積極,那么就往前推進,如果反對聲太大,就中止交易。
他的看法是,目前正是兩家公司合并的良機。吉利德市值曾在 2014 年由于丙肝藥物的成功一度高達 1500 億美元,如今已經降至 960 億美元,而其腫瘤藥物開發還需要至少 5 年時間才能有收益,此時正是其出售的好時機。
-End-
參考: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0-06-07/big-pharma-looks-beyond-covid-with-astrazeneca-eyeing-gilead?sref=2bcE3K9d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0-06-07/astrazeneca-is-said-to-approach-gilead-about-potential-merger?sref=2bcE3K9d
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n/articles/2020-06-07/astrazeneca-and-gilead-ponder-a-huge-240-billion-gamble?sref=2bcE3K9d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0-06-05/astrazeneca-cancer-drug-shows-early-signs-of-promise-in-covid-19?sref=2bcE3K9d
https://www.barrons.com/articles/astrazeneca-made-a-bid-for-gilead-according-to-reports-51591552006
2023年4月9日,阿斯利康與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國家呼吸醫學中心正式達成戰略合作。根據協議,雙方將加強在基礎醫學、轉化醫學、臨床醫學研究等方面合作,積極探索真實世界數據的收集與臨床應用,加速開發在呼吸......
今日,有自媒體消息稱,阿斯利康中國對腫瘤領域的兩名執行總監進行了職務調整,并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現任阿斯利康中國執行總監,腫瘤事業部及縣腫瘤業務負責人張昊炯,將擔任阿斯利康中國執行總監、腫......
11月28日,C4XDiscovery(簡稱“C4XD”)宣布與阿斯利康簽署了價值高達4.02億美元的全球獨家許可協議,用于開發其NRF2激活劑。阿斯利康將開發和商業化一款用于治療炎癥和呼吸系統疾病的......
10月27日,阿斯利康宣布,其長效C5補體抑制劑Ultomiris(ravulizumab)治療抗水通道蛋白-4(AQP4)抗體陽性(Ab+)視神經脊髓炎(NMOSD)的III期CHAMPION-NM......
6月20日,四代測序企業安序源宣布完成近億美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阿斯利康中金醫療產業基金和云鋒基金共同領投,康橋資本、國投招商、五源資本等跟投。該筆融資將用于安序源測序技術的進一步優化,測序儀生產基......
近日,在ASCO年會上,輝瑞和吉利德分別公布了各自乳腺癌藥物的最新臨床數據。圖片來源網絡輝瑞公布了3期PALOMA-2試驗的最終總生存期(OS)分析數據,但結果令人失望,與安慰劑+來曲唑相比,其CDK......
2022年4月22日獲悉,阿斯利康表示,在一項后期暴露前預防試驗中,與安慰劑相比,使用其長效抗體雞尾酒療法Evusheld(tixagevimab與cilgavimab)可將6個月后出現癥狀性COVI......
阿斯利康全球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以及2021全年的的財報。英國時間2月10日,阿斯利康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2021年,阿斯利康全球總營收374億美元,增長38%,除去新冠疫苗營收增長2......
吉利德科學(GileadSciences)近日宣布,歐盟委員會(EC)已批準抗病毒藥物Veklury(remdesivir,瑞德西韋)擴大適應癥:納入不需要補氧、有升高的風險發展為嚴重COVID-19......
香港特區政府12日公布,與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和藥廠阿斯利康達成三方協議,向新冠疫苗全球獲取機制(COVAX)捐贈750萬劑阿斯利康疫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公布,全球分配新冠疫苗的情況極不理想。相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