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備受關注的“鎘米”究竟能不能“治”?記者昨日獲悉,廣東省地質局開展的兩期水稻盆栽模擬修復試驗結果顯示,通過施加巰基化膨潤土修復材料,對土壤污染有較好的修復效果,使其生產出的水稻中鎘含量不超標成為可能。
“鎘米”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大米產地土壤遭受鎘等重金屬污染。據了解,廣東省地質局地質實驗測試中心(國土資源部廣州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近年通過承擔廣東省財政專項項目《珠江三角洲農用地土壤重金屬重度污染區現狀控制與修復研究》及國土資源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資助項目《典型工業區重金屬污染場地再利用技術與示范》,在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修復方面作了大量研究,特別是“鎘米”產地污染修復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成果之一,是篩選研制出對主要毒性重金屬鎘、鉛具有強吸附能力的巰基改性膨潤土修復材料。該材料具有改性工藝簡單、制備方法獨創等特性,對鎘的飽和吸附量(pH6.0)可達68.49mg/g,對鉛的飽和吸附量(pH5.0)可達208.33mg/g,優于目前公開報道的各種材料的吸附能力,已申請發明專利。
與此同時,還開發出一種效果顯著且便于推廣應用的“改性黏土材料鈍化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技術”。經試驗,對比穩定鈍化修復前后,施加巰基化膨潤土修復材料能有效固定土壤中的鎘和鉛,污染場地經修復后種植的敏感作物小白菜中鎘和鉛含量分別降低48.54%、33.16%,達到明顯減毒控制效果,部分小白菜中鎘含量甚至可達無公害食品衛生標準。
相對于其他土壤修復技術,如挖掘填埋、淋洗法、換土法、客土法等工程方法,該技術實施方法簡單,操作簡便,對土壤結構破壞程度小、不產生二次污染。同時,膨潤土礦在廣東國分布廣泛,資源儲量充足,無毒無害,適合大面積推廣應用。
廣東省地質局專家告訴記者,經模擬修復試驗,效果顯著:“我們開展的兩期水稻盆栽模擬修復試驗結果顯示,通過施加巰基化膨潤土修復材料,在鎘重度污染土壤上培育產出的稻米中鎘的含量與其他處理方法對比顯著降低,大部分水稻品種均能達到國家食品衛生標準,這使得生產出的水稻中鎘含量不超標成為可能。”
“二尖瓣介入治療器械(TMV)研發難嗎?難。難為什么要做?因為患者在等,行業在等。面對這一革命性的創新技術,如果團隊過多地權衡利弊,那么這件事最后可能就無法成功。作為技術研發人員,我們必須相信趟過暗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175.shtm汞是一種不可降解的毒性重金屬,主要來源于自然和人為污染。其以多種形態賦存,尤其甲基......
干細胞由于其具有分化成各類組織的強大能力,一直以來就是生物學家們孜孜不倦探索的話題。近日,有研究團隊發現,人體尿液中的干細胞具有強大的再生潛力。這項研究由美國維克森林大學領銜,中國吉林大學和中山大學的......
氯代烷烴是一類人工合成、應用于各種工業和農業生產活動中的有機氯化物的統稱。由于生產、使用、儲存或處置不當等原因,氯代烷烴通過多種途徑進入大氣、土壤、地下水體系中,成為環境中的常見污染物。有機鹵呼吸細菌......
為有效防控涉重金屬環境風險,確保河南省重金屬污染物減排目標和防控任務的實現,保護生態環境安全,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控攻堅戰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控的意......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信消息,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貴州省開展了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并于3月18日向貴州省委、省政府進行反饋。貴州省高度重視此次督察工作,推動解決一批群眾身邊突......
關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業面源、重金屬污染防控和綠色投入品研發”重點專項2021年度擬立項揭榜掛帥項目、部省聯動項目安排公示的通知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
在太平洋沿海生活的巖魚(rockfish),隱藏著一個關于長壽的奧秘:在137種巖魚里,不同的種類之間有極大的壽命差異——有的只能活上10年左右,有的卻能活上200年,兩者的壽命足足差了20倍!這也讓......
在南開大學古籍修復技藝傳習所成立一周年之際,該所傳習導師萬群研究員與傳習所學員們的首個教學成果——《林頌河手札》的挖襯裝幀工作宣告完成。該批手札為林頌河后人邊曉春先生捐贈,于2020年11月經南開大學......
各有關單位及專家:重金屬污染是我國農業環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重點方向之一。面對“十四五”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加強學術交流以提升農業環境和農產品有害重金屬污染的檢測與防控能力水平,探索有益元素在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