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東省衛計委通過官網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我省基本藥物制度有關要求的通知》。通知中有一項大膽表述:我省不再對各級醫療機構(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下同)配備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含省增補基本藥物,以下統稱基本藥物)的品規數量和金額比例作具體要求。這意味著,廣東省將不再對基層醫療機構配備使用國家基本藥物進行強制要求。這一表述在基層醫療機構和基層醫務人員中引發了很大的反響。,對各大藥企來說更是是個好消息。
基本藥物制度導致藥企被迫撤離
回顧目前實施的基本藥物制度,新一輪醫改自2009年起在政府辦城市社區服務機構和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制度主要包括:基層用藥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品目錄(含各省增補目錄)、實行省級集中、網上公開招標采購、統一配送、基藥零差利銷售。并且明文規定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和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其它各類醫療機構也要將基本藥物作為首選藥物并達到一定的使用比例。基本藥物全部納入基本藥品保障報銷目錄,報銷比例明顯高于非基本藥物。該制度可概括為:規定基層藥品使用目錄、省級統一招標采購、零差率銷售、納入醫保報銷。
基藥的實施給國內基層醫療機構帶來很大影響。普遍認為基藥制度帶來的好處,一是在基層衛生院、衛生室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基藥零差率銷售,有效地降低了藥品價格(但實際上有些藥品價格比零差率前更貴);二是基本藥物全部納入醫保報銷,并且按照甲類100%比率予以報銷,減少百姓負擔,緩解百姓看病貴的問題。三是可以促進分級診療,基層只使用基本藥物治療,不能解決的疾病便可轉送達上級醫院使用基本藥物之外的藥物和技術進行治療,從而搭建一個梯次用藥路徑,避免過度使用好藥、貴藥。
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百姓用藥水平已經超過了制度設想。強制推廣基本藥物的結果是一些品牌藥和新藥被迫從基層撤離!這樣一來,基層用藥引發了很大的爭議。
基藥存在的問題非常突出
相對于它的優點,基本藥物制度的強制配備、規定使用給廣大基層醫務人員的日常用藥帶來諸多不便。首先,基層藥品使用缺口變大。一方面是藥品顯性缺口,主要來自于目錄本身。第一版國家基本藥品目錄僅收錄307個品種,與各地實際藥品使用習慣相差太大。如果僅使用國家目錄藥品,基層用藥會相當困難。在此背景下,各省出臺了省增補目錄。但即便有省增補目錄,不少老百姓認可的傳統藥物卻依然無法入選,如小柴胡顆粒、克痢痧等;另一方面藥品的隱形缺口對基層的傷害也不小。有些基層用藥即使進入目錄,也常出現網上無法供貨的情況。而按照強制配備、規定使用的要求,基層醫療機構無法線下采購藥品,再加上一些品牌藥從基層消失,明顯挫傷了基層醫療機構發展業務的積極性。
其次,基層診療水平下降。隨著時間推移,強制使用基藥的弊端逐漸顯現,基層醫療機構以前可以與縣級醫院用藥水平相當,但基藥實施后基層用藥受到極大制約,基層與等級醫院之間的用藥水平被拉開。這樣一來,基層醫務人員用不上可用的藥品,病人在基層買不到需要的藥品,本來可以留在基層的病人集中到大醫院。既加重病人負擔,也讓醫院不堪重負。
于是基層醫療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藥品缺失——病人流失——業務萎縮——能力下降——病人更少,最終導致基層業務能力的總體下降。
廣東松綁了,基層有期盼
基層強烈呼吁對基藥制度實施改革。但在此之前各地無非是在省增補目錄、慢性病用藥等方面做一些修補,并沒有涉及制度核心,難以改變基層服務能力下降和分級診療工作的困境。而這次廣東省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廣東衛計委粵衛辦〔2017〕37號文件,針對基層呼聲很高的目錄限制和強制配備有了一個明確回應:
自2017年7月1日起,我省不再對各級醫療機構(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下同)配備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含省增補基本藥物,以下統稱基本藥物)的品規數量和金額比例作具體要求。各級醫療機構可綜合臨床需求、藥物療效和價格,從新版的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中自行配備使用,并實行零差率銷售(中藥飲片除外,下同)。基本藥物的集中采購方式和報銷政策不變。
自2017年度起,在我省醫改等各類考核評審和資金分配中,將涉及基本藥物配備使用比例的強制性考核指標調整為鼓勵性考核指標。
廣東此次改革不是否定基本藥物制度,而是進一步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在保留基本藥物目錄、零差率銷售和統招統配等基礎上,不再強行要求基層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轉而采取基層使用基本藥物時政府給于相應的資金獎勵作為激勵。廣東這次松綁無疑是對基層呼吁的一個積極回應。對各大藥企來說更是一個收復失地的絕佳機會。
8月2日,藥石科技發布公告稱,綜合公司的發展規劃、資金狀況等因素,經審慎分析并與南京江北新區生命健康產業發展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生命健康辦”)協商一致,公司決定終止此前與生命健康辦簽署的《投資協議》......
近日,2023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以下簡稱“500強”榜單)揭曉,17家醫藥公司入榜,累計營收規模超過1.77萬億元,相當于杭州一年的GDP。其中醫藥商業公司占比半壁江山;藥明康德作為唯一一......
自2018年國家醫保局成立,每年一度的醫保談判和醫保目錄調整就成為醫保購買“創新”的重要時間。歷經五年探索,醫保準入產品的數量和領域分布也體現了醫保購買創新的成績。2015-2022年6月共有441個......
2023年,制藥企業又再次開啟了收購狂潮。今年前五個月,制藥企業和生物技術公司已經在收購交易上花費850億美元。上一年同期,這一數字僅為356億美元。從此種跡象來看,全球制藥業的收并購交易已經出現顯著......
原料藥壟斷案件何時休?中國新聞周刊記者/牛荷發于2023.6.12總第1095期《中國新聞周刊》雜志5月2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下發的兩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引發廣泛關注。遠大醫藥(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2022年業績報告陸續出爐。萬里股份終止收購特瑞電池48.15%股權萬里股份昨日發布關于終止重大資產重組的公告。由于交易對方認為特瑞電池新增磷酸鐵鋰產能(6萬噸/年)已投產,特瑞電池經營狀況好于預期,......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14日表示,已經和國際空間站伙伴國的航天機構采取措施,確保在“聯盟MS-23”飛船抵達之前,一旦發生事故,空間站的工作人員能夠安全返回地球。由于“聯盟MS-22”此前發生了緊急情......
連日來,各地新冠病毒感染后治療藥物的需求明顯增長。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標是保健康、防重癥,當務之急是保障好群眾的就醫用藥。記者在多地采訪發現,不少藥......
“如果真的實現標準下調,最大贏家是背后的藥企”“目前,國家未對成人高血壓診斷標準進行調整。”11月15日,國家衛健委就“國內高血壓診斷標準是否做了調整”給出了一錘定音的回應。該回應明確,成人高血壓的診......
每個時代,都從來不缺仰望星空的人。古有萊特兄弟,今有馬斯克。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還會迎來更多進入到太空“開疆拓土”的太空經濟領航者。 近年來,商業航天發展迅速,太空經濟總量不斷變大、增速逐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