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3-28 10:11 原文鏈接: 廣東要求消除劣Ⅴ類水體各地今年給出時間表

      從省政府啟動南粵水更清行動計劃電視電話會議獲悉,今年是實施行動計劃的開局之年,為達到《行動計劃》提出的2015年底,珠三角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2020年底,全省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等要求,我省將從今年起系統推進污染嚴重河段和城鎮河涌環境綜合整治,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各地要分別圍繞2015 年和2020年消除轄區內劣Ⅴ類水體的目標,對轄區內的重污染水體進行全面摸查,并制定明確時間表和針對性的污染治理措施。珠三角地區各城鎮每年整治一條以上污染較重的河涌,實現不黑不臭,兩岸景觀明顯改善,提升人居環境滿意度。

      各城鎮年整治一條以上污染較重河涌

      省環保廳廳長李清透露,全省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局部區域水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但水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2012年仍有15.3%的省控斷面達不到功能目標要求,其中8.1%水質劣于Ⅴ類,水環境質量離人民群眾的要求仍有較大距離。

      為此,深入推進水環境綜合整治仍然任重道遠。今年,我省計劃繼續推進深圳河、淡水河、石馬河、前山河、茅洲河、獨水河、大燕河、練江、楓江、小東江等影響重大的流域綜合整治。強化跨界河流水質達標管理,推進廣州、佛山跨界河流、佛山肇慶南江工業園污染、中山―江門古鎮水道污染等跨界區域污染整治工作。珠三角各城鎮要分別整治一條以上污染較重的河涌,6月底前報省環保廳備案。

      重污染流域治理實行“河長”制

      省環保廳透露,以治水推動經濟轉型,我省將推進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前置審核。各地要分流域制訂本年度淘汰落后產能實施方案,6月底前報省環保廳備案,并抓緊組織實施。

      此外,實行更嚴格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2013年底前,基于環境容量制訂汾江河、淡水河、石馬河等重點流域的水污染排放標準,大力推進造紙、紡織印染等落后產能的淘汰。到2015年底,全省萬元GDP用水量降至64噸以下,到2020年底,降至50噸以下。

      按照省政府要求,要將政府實施《行動計劃》情況納入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考核,實行每年考核、中期評估和期末總結制度。省環保廳、人社廳要會同有關部門對各地實施《行動計劃》情況進行督辦,每年組織檢查評估,評估情況要及時報告省政府,通報各地政府,并向社會公布。對珠江廣州河段、佛山水道、西南涌等重污染流域治理實行“河長”責任制,由各地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本地區內水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要嚴格執行環保責任追究制度,對執行不得力、措施不落實、效果不明顯的責任人嚴格按規定予以問責。

      構建地下水信息平臺和監測網絡

      近年來,群眾對于自來水水質以及地下水污染問題都十分關注。省環保廳表示,2013年完成鄉鎮以上飲用水源保護區的劃定工作,對逾期未完成劃定工作的地區實行“區域限批”。飲用水源保護區和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一經劃定,要嚴格控制調整。

      省環保廳透露,為摸清全省地下水環境狀況水質,省環保廳將把全省地下水基礎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工作作為2013年重點工作,按照國家《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的統一部署,落實資金,抓緊推進,確保基本查清地下水基本屬性、水質狀況和風險源敏感點等,綜合評估污染狀況、脆弱性、環境及健康風險,系統分析地下水污染狀況、存在的問題、影響范圍、成因及管理對策,構建地下水基礎環境信息平臺和地下水環境監測網絡,為全面提升我省地下水污染防治水平打下基礎。

    相關文章

    汕頭市對督察整改漠視程度令人震驚13個工程無一完工

    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于2018年6月5日進駐廣東省,對第一輪環保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6月15日,督察組副組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帶隊赴汕頭、揭陽兩市就練江流域污染整治情況開展下沉督察。督察組現......

    水污染治理成果為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提供支撐

    近日,“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水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關鍵技術與示范研究”課題順利通過驗收。圖片來源于網絡該課題由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牽頭承擔,研發了核定、定價、分配、評估等水污染物排污......

    科技部發布2018年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指南

    各有關單位:按照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4號)的有關精神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工作的有關要求,根據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

    生態中心揭示水體污染驅動浮游群落空間分布格局機制

    日益頻繁的人類活動帶來大量污染物排放,導致河流水生生物多樣性銳減,河流生態系統功能嚴重受損。因此,開展水質污染對河流生態系統影響的過程及機理研究,認識人類干擾脅迫下河流生態系統的演化過程、演化方向及其......

    水專項成果豐碩,突破關鍵技術1000余項

    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2017國際環保新技術大會上,記者看到,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水專項)作為獨立單元集中展示,展區面積216平方米,通過沙盤、模型、裝備、展板、產品等形式展示“......

    最高法發環保典型案例:企業致水體污染判賠1.6億

    最高法7日發布的一起環境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中,六家企業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物交給無資質的相關公司,偷排進河流中,導致水體嚴重污染,最終被告企業被判賠償環境修復費1.6億余元、鑒定評估費用10萬元及訴......

    呵護王英水庫留子孫一池清水

    王英水庫是湖北黃石、咸寧230萬居民的飲用水水源,但目前僅作為一般湖泊、水庫進行保護,管理工作滯后,引發水體污染危機。黃石市政協日前舉行月度協商會議,聚焦王英水庫水源地生態保護問題。會上,湖北省王英水......

    三峽庫區面源污染及“水華”風險預警防控取得技術突破

    日前,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三峽庫區及上游流域水環境風險評估與預警技術研究與示范”課題成果匯報會在武漢大學舉行。來自國務院三峽辦、太湖流域管理局等單位的專家認為,此項研究通過集成物聯網自......

    “懶人”技術助洱海去污還清

    “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自古以來,洱海就以湖水清澈、景色秀麗著稱,被譽為“高原明珠”,是大理各族人民的母親湖。但是近20年來,排入洱海的氮、磷及有機污染負荷急劇上升,洱海水質日益惡化。控制......

    我國城市水體污染存三大技術問題

    記者今天從第六屆海峽兩岸人工濕地研討會暨高層論壇獲悉,我國湖泊的富營養化程度依然不容樂觀,城市水體污染主要存在三大技術問題,這對近年來熱度不減的人工濕地修復治理技術提出了新的挑戰。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