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征程中,廣東電網公司一馬當先。自2007年以來,廣東電網公司按照南方電網公司的統一部署,全面開展“科學用電、節能減排”為主題的“綠色行動”,在有序用電、節能調度等方面先行先試,支持清潔能源發展、注重社會節能服務、推動上游能源供應體系向低碳方向發展,促進下游用電行業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發展綠色電網的新路。
數據顯示,作為全國首批試點,自2008年啟動實施節能發電調度以來,廣東累計節省標煤34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754.6萬噸,通過脫硫裝置減排二氧化硫306.6萬噸。勇當節能減排先鋒,廣東電網正奮力開拓“綠色增長”的每一空間。
有序用電 倒逼企業綠色轉型
“能耗降下來了之后,即使遇上電力供應緊張的時候,我們停電的時間也大大減少。”粵祥陶瓷的負責人向記者講起了陶瓷廠因有序用電政策“被逼”綠色轉型的故事。
高能耗、高污染幾乎是所有陶瓷生產共同的特點。在陶瓷的鑄造過程當中,造粉、成型、深加工等環節耗電量最大,平均用電量一年可達3400萬 -3500萬度。根據廣東電網的有序用電原則,優先保障高附加值企業的用電需求,嚴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低產出的企業用電,遇上電力供應緊張,陶瓷廠無疑成為被限制用電企業的首選。
面對嚴苛的原則,起初,陶瓷廠聽從安排接受時段錯峰,生產盡量避開用電高峰期,等到了晚上就卯足馬力,全線開工。但是陶瓷生產是24小時作業,一旦停電,設備啟動預熱時間長達2-3天,長期如此,設備損耗很大,更重要的是,經濟效益受到嚴重影響。
電力是企業生產的血液。當外部血液供應不足時,陶瓷廠在當地供電局的建議下開始進行自我診斷,通過自身結構調整升級來恢復“造血功能”。 2010年,粵祥陶瓷公司接受佛山禪城供電局為其進行節能診斷。診斷發現,車間部分生產設備運行功率因數低至0.6,而且線損非常嚴重。陶瓷廠根據供電局制定的“個性化”節能診斷項目建議書進行生產流程優化,并將陶瓷生產中的二次燒成升級為一次燒成,相比之前,單位內降低能耗近20%。
“被有序用電政策這么一‘逼’,我們反倒跳出了高能耗的困境!” 東莞市致麗模塑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盧曉駿幽默的言語中傳遞出對供電企業的感激之情。高耗能的5臺注塑機改造后,平均節電率達到53.4%,削減高峰負荷 30%以上,每年可節約用電量約80萬千瓦時,為企業省下約63萬元的電費。
從去年開始,由于電力缺口大,廣東省電力供應形勢一直處于緊張局面。面對供需矛盾,在各級政府、企業的支持下,廣東積極探索,用有序用電倒逼企業轉型。按“有保有限”的原則,按照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要求,優先保障高附加值企業的用電需求,嚴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低產出的企業用電,逐步建立起政府為主導、電網企業為重要實施主體、電力用戶積極參與的有序用電管理長效機制。
綠色調度
4年節煤34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754.6萬噸
作為全國首批試點,節能發電調度則從調度龍頭上倒逼電力產業鏈上下游綠色轉型。
節能發電調度以發電機組能耗最低、污染排放最少為優先上網標準,是我國現行發電調度方式和制度的重大改革。在以往的發電調度體系下,發電調度方式是一種“利益共沾”的模式。發電機組都有著大致平均的發電利用小時數。如果小機組未完成發電量計劃指標,大機組即使還有潛力也不能多發;如果燃煤機組未完成發電量計劃指標,核電機組有潛力也必須停發,水電有潛力也要棄水。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甚至鼓勵了小火電發展,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同時也帶來了更大的環境壓力。
為落實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發展改革委、環保總局、電監會、能源辦等部門聯合制定了《節能發電調度辦法(試行)》,一舉打破這種發電調度的“大鍋飯”。以節能、環保為目標的全新調度體系代替原來的平均分果果。
經國家能源局批準,廣東省于2008年底正式啟動節能發電調度試點工作,全省25座電廠73臺脫硫機組全部接入實時監測系統,成為全國第二個試點省份。
在節能發電調度體系下,發電市場游戲規則面臨重新洗牌。如何充分發揮電力調度的綠色杠桿作用?廣東電網在完成電網運行方式安全校核的基礎上,建立了將機組負荷率和機組煤耗、排放量化掛鉤,落實節能發電調度年、季、月度調控目標的日發電計劃編制系統;建設完成了燃煤機組煙氣脫硫在線監測系統、熱電聯產機組的熱負荷實時監測系統、火電機組煤耗在線監測系統等一系列技術支撐體系,為最大程度上實現公平公正公開調度打下扎實的制度和技術基地。
廣東電網的綠色調度,將發電機組負荷率與能耗和排放量化掛鉤,每臺機組的發電量由其節能減排水平來決定,核電、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及清潔高效的燃煤、燃氣機組優先上網,探索出了一條既符合國家政策又適應廣東實際情況的節能發電“綠色調度”之路。
新的調度方法就是一把優勝劣汰的標尺,使一些小火電、小油機難以為繼,逐漸退出市場。它更像一把撬動綠色經濟的有力杠桿,一些發電企業紛紛選擇節能減排,走上了一條綠色、高效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截至2012年9月,廣東省通過實施節能發電調度實現累計節省標煤34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754.6萬噸,通過脫硫裝置減排二氧化硫306.6萬噸。
■觀察 助力綠色增長 電網大有可為
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作為能源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平臺和對上下游企業節能減排有著引導作用的特殊企業,廣東電網公司充分發揮在用電市場的龍頭引領作用,當廣東電網致力于發展成為一個“節能、環保、經濟”的綠色低碳電網之時起,這根電力杠桿也撬動了廣東綠色經濟的發展,推動著高耗能企業的綠色低碳轉型。
電力是企業發展不可缺少的“啟動力”,它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可靠的電力保障。廣東電網公司不僅僅只是企業能量的供應者,它更像是一個綠色使者,將綠色理念通過電流延伸到每一個它能觸及的地方,通過綠色行動感染每一個接觸者,用綠色責任捍衛每一塊它覆蓋的土地。
近日出臺的國家能源“十二五”規劃,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提到了日益突出的位置,這對廣東電網來說,是新一輪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更大的挑戰。按南方電網綠色戰略部署,廣東電網將向更加“智能、高效、可靠、綠色”方向轉變,全力打造廣東科學發展的綠色平臺。
4月11日至13日,由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主辦,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中和新能源研究院承辦的第四屆綠色能源與電力系統國際學術會議(ICGEPS2025)在杭州舉行。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進行,與會專家圍繞......
為滿足日益增長的AI服務需求,數據中心建設“快馬加鞭”,由此帶來的電力需求問題引發市場關注。據市場調查機構Gartner(高德納)預測,到2027年,40%的現有AI數據中心將因電力供應不足而導致運營......
近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石化、電力、鋼鐵、建材行業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宣傳習近平......
12月2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2024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表示,今后十年,是大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加快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農業等領域綠色低碳轉型的關......
金秋時節,第五屆全國樣品制備暨環渤海學術報告會在遼寧省丹東市成功舉辦。會議期間,分析測試百科網“巔峰對話”節目對話了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理事長、遼寧省分析科學研究院原院長劉成雁教授。在全球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能源局公告2024年第12號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國管局辦公室金融監......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公布全國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第六批參考產品(技術)目錄的通知工信廳運行函〔2024〕20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為貫徹落實......
6月3日,記者從青海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工信部等七部門印發的《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要求,推動青海省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做好新能源消納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其中提出,充分發揮電力市場機制作用。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國家能源局派出機構及相關部門按職責加快建設與新能源特性相適應的電力市場機制。......
世界首個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工程——昆柳龍直流工程跨越山海輸送清潔電能;世界首臺兆瓦級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南鯤”號,如同海上大型“充電寶”……5月10日,在上海舉行的2024年中國品牌日活動上,南方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