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生活垃圾分類今起實施,記者一路追蹤垃圾分類與收運至終端處理,體驗“生態循環”哇!廚余垃圾變身蔬菜肥料
三千城管開展宣傳執法行動
18“處座”蹲點社區,指導督促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記者從市城管委獲悉,《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4月1日起正式施行。3000多名城管執法隊員將重點對垃圾分類先行實施區域的16條街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執法行動。
垃圾分類先行區域的市民將有機會跟城管委負責人面對面討論垃圾分類的方方面面。目前,城管委已經建立起委機關處
室與先行推廣街道、小區的聯系掛鉤制度,從3月28日起,派出了18名處長(副處長)深入16條街,從化、增城6個居民生活區,連續兩周蹲點指導督促做好宣傳發動、設施配置等各項準備工作。
16條街包括,越秀區:廣衛街、東山街;海珠區:沙園街、南華西街;荔灣區:沙面街、東漖街;天河區:林和街、獵德街;白云區:黃石街、景泰街;黃埔區:文沖街、黃埔街;花都區:新華街;番禺區:橋南街;蘿崗區:夏港街;南沙區:龍穴街。
垃圾分四類干濕最基本
按《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生活垃圾分成四類:可回收物、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此前,城管委主任李廷貴表示,現在是垃圾分類全民行動的初步階段,市民要在短時間內細分4類垃圾困難重重。最基本的就是“干”、“濕”分類,就是將廚余垃圾和其它垃圾分開,先把濕垃圾分離出來。目前濕垃圾占垃圾總比例50%左右。
有害垃圾由于量少,在樓宇大堂或其他地方定點收集,可回收物則先存放在家里,可預約再生資源回收企業上門收購。
東山街經驗:“三出四進”生態循環
越秀區東山街總結經驗推出了生活垃圾分類“三出四進”生態循環的理念。
“三出”是指生活垃圾的三種出路:一是統一收集、壓縮、運送有機易腐垃圾、居民廚余垃圾及機團單位、酒店賓館餐飲垃圾,特別是收集4個農貿市場的有機易腐垃圾,統一運送到大田山生態循環園進行生化處理制成有機肥。
二是東山湖公園內的園林綠化垃圾統一運送到市園林基質廠進行發酵堆肥。
三是對零星家庭裝修余泥實行袋裝收集、定點投放、統一收運、循環利用、全程監管。
“四進”是指生活垃圾通過分類處理、循環再生,轉變成為其它形態,重新進入人類的生活。餐廚垃圾、園林綠化垃圾、建筑垃圾分別在大田山生態循環園生化處理、園林基質廠發酵堆肥及建筑垃圾受納場循環再生,不定期將生產出的花木、蔬菜、有機肥、建筑材料(擬由企業制磚,尚在立項中)返送給居民。
4月1日,《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正式實施。3月31日,羊城晚報記者與越秀區東山街轄內14個居委會居民代表、居委會工作人員40余人參加了生活垃圾分類生態循環體驗日活動,全程跟蹤了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最終生化處理、循環利用的全過程,并先后參觀了東山街垃圾分類低碳宣傳長廊、五羊南示范社區居民樓、五羊實驗小學、明月市場、零星建筑垃圾收集點、東湖公園和大田山生態循環園等處。
每層樓配備兩個垃圾桶分裝廚余垃圾其它垃圾
3月31日上午8時許,在東山街五羊南社區,記者查看了五羊新城K11和K15兩棟樓的垃圾分類情況。五羊南社區每棟住宅樓都配備有垃圾分類桶,每層樓有兩個垃圾桶分別裝廚余垃圾和其它垃圾,在一樓有一個紅色有害垃圾桶。
K11和K15大部分樓層的居民都對垃圾進行了分類投放,分類比較準確。
東山街道辦副主任黃亦清介紹,市區兩級已投入25萬元,東山街自己投入了20萬元用于配置樓層的垃圾桶、膠袋等。不過目前只涉及五羊南、五羊東和明月社區三地,配備了3400個樓層垃圾桶,4000個居民家庭垃圾桶。東山街有23000戶居民,需配置18000個垃圾桶,需要390萬元,街道沒有專項經費,目前的45萬元遠遠不夠。另外,市區兩級各自承諾給東山街的80萬元也尚未到位。
她說,目前,五羊南社區歸東華物業管理,物管費每平方米0.6元,東華物業是一個虧損企業,也沒有多余的錢來搞垃圾分類,下一步東華物業將考慮通過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來提高物管費。目前,東華物業出資購買了五羊南社區清潔工上樓收廚余垃圾的紅色塑料桶。
五羊南社區內的東山實驗小學早已進行垃圾分類,垃圾分紙類和非紙類,每個課室里都有兩個垃圾桶,一個放紙類,一個放非紙類。學校廚房門外,專門設了一個凈水裝置和類似洗衣機的電子發酵機,前者能把廚房產生的污水進行過濾處理實現凈化再利用,后者則是從日本進口的機器,把餐廚垃圾放到發酵機中,通過微生菌分解、消滅、減量,8小時后就可以轉化成有機肥,這些肥料用于學校的綠化,學校基本不用向外排放垃圾。
五羊社區的明月市場從2010年1月開始率先分類收集有機易腐垃圾,每天產生廚余垃圾1.4噸,累計減少垃圾填埋量約500噸。在明月市場,記者注意到,各攤檔之間設有兩個垃圾桶,一個裝廚余垃圾,一個裝紙類、塑料袋等非食品垃圾。據介紹,目前東山街的東山市場、明月市場、龜崗市場和寺右市場每天產生5.2噸廚余垃圾,分類收集后都運送到大田山進行堆肥。
在東山街東湖路145-1號有一個綠化垃圾收集點,東湖公園的園林綠化垃圾從2009年開始送往芳村苗圃回收利用,每天收運約0.4噸。
餐廚垃圾運生態循環園其它垃圾壓縮送填埋場
記者進入五羊南社區時,正是清潔工們收集垃圾的時候,記者跟隨清潔工上樓收垃圾。清潔工背著一個白色塑料大桶,提著一個紅色小塑料桶上樓。清潔工說,白色大桶用于裝其它垃圾,紅色小桶用于裝廚余垃圾。收集完一棟樓后,清潔工將白色桶中的其它垃圾倒入垃圾推車,從中淘出可以回收的金屬、木板、硬紙皮等,而將紅色桶中的廚余垃圾倒入一個綠色垃圾桶。
隨后這些垃圾將被運送到明月垃圾壓縮站,在這里,小推車中的其它垃圾將被倒入垃圾壓縮車,壓縮后運送至興豐填埋場填埋處理。而裝滿廚余垃圾的綠色垃圾桶將被送上專門的餐廚垃圾運輸車,運往大田山生態循環園。
黃亦清說,五羊南社區的清潔工屬東華物業,目前薪水是1000元左右,由于勞動量增加,4月份將提高到1300元。
在東山街垃圾壓縮站附近,有一個零星建筑余泥收集點,負責人李應龍介紹,他收集家庭裝修的零星余泥,辦磚廠,生產透水磚,每120公斤余泥可以生產1平方米透水磚。他在白云區的工廠生產的透水磚已用于中山大道、廣園路等路段的人行道,東山街項目目前正在立項。
發酵后變成沼氣和沼液堆肥后種植花卉和蔬菜
在大田山生態循環園,該基地負責人楊章印介紹,大田山生態循環園建在原來的大田山生活垃圾填埋場原址,該填埋場2002年封場,面積200畝。該基地有50畝,分垃圾破碎區、厭氧發酵制氣區、有機蔬菜區,好氧制肥區、花卉區等區域。
基地設施對運進來的廚余垃圾純度要求很高。“絕對不得有玻璃、金屬等。”楊章印說,運來的廚余垃圾首先要檢查,篩選,挑出玻璃瓶、金屬等。
厭氧發酵制氣區主要設備是一個綠色厭氧發酵罐和幾個白色塑料罐。厭氧發酵制氣區目前只是試驗階段,不過技術已成熟,現有設備每天能消耗100公斤廚余垃圾,經過20天發酵,每天能產生兩三立方米甲烷濃度為70%的沼氣。在現場,這位負責人還擺出爐具,點燃沼氣燒開水。產生的28公斤沼液還可做肥料。目前在考慮擴大規模,每天處理100噸廚余垃圾,產生200立方米的沼氣。
好氧制肥區目前有兩條靜態制肥生產線,投入300多萬元,每天處理50噸廚余垃圾,堆肥后只有原來重量的20%。除種植少量蔬菜,目前肥料主要用于種植50畝花卉,包括紅千層、夜牡丹等。
距厭氧發酵罐不遠處,是一大片綠油油的菜地,工作人員現場采摘有機蔬菜贈與居民,“這些有機蔬菜就是用垃圾種出來的”。家住五羊小東園社區的鄒伯看到這一神奇的變化后十分“驚喜”:“走這一趟很有意義,我們知道了分類垃圾的意義。”鄒伯坦言,五羊南不少小區都非電梯樓,垃圾分類回收導致環衛工工作量大增,這個問題如不解決,分類垃圾難有實質性進展。達道南小區的周阿姨笑著說:“我今晚就回去嘗嘗有機蔬菜,相信味道一定不錯,希望這種處理方式形成長效機制,要是這些有機蔬菜能直接進超市就更好了。”
楊章印說,目前肥料和花卉用于一些農業部門和園林部門,供不應求,將考慮擴建花卉種植區,6月份在現有50畝基礎上增加30畝。
24日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了解到,我國將力爭在今年年底前使地級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0%以上,2025年底前基本實現全覆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在山東省青島市召開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月21日給上海市虹口區嘉興路街道垃圾分類志愿者回信,對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提出殷切期望。習近平在回信中說,看到來信,我想起五年前同大家交流垃圾分類工作的情景,......
肥料排放約占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5%。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準確量化了肥料整個生命周期的碳足跡,發現2/3的肥料排放發生在撒在田地之后,1/3的排放來自生產過程。研究人員認為,通過采取充分有效的大規模減......
400億元我國微生物肥料年產量已達到3000萬噸,年產值達到400億元,累計應用面積超過5億畝。【解碼生物經濟③】◎本報記者馬愛平“微生物菌劑讓秸稈變廢為寶,節省了將近20%的化肥農藥,這才是我們急需......
日前,記者從青島大學獲悉,由青島大學環境學院“造就肥凡”創新創業團隊研發的高效糖醇螯合系列液體肥料獲得成功,針對國內外市場上糖醇螯合肥“缺技術、缺品質、缺反饋”等痛點,以國際領先的高效糖醇螯合技術,徹......
近日,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題為《新石器時代中國北方可持續的集約化粟作農業系統》的研究成果在《自然—可持續發展》在線發表,揭示秦安大地灣遺址5500年前就有了“生態循環農業”,與現代可持續集約化農業模式......
目前,國內外明確提出綠色肥料的定義和概念的文章尚不多見。浙江大學教授黃立章認為,綠色肥料是利用現代技術來設計和生產能夠最大限度減少肥料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減輕環境污染而又能維持相對高的農產品質量和品質的......
目前,國內外明確提出綠色肥料的定義和概念的文章尚不多見。浙江大學教授黃立章認為,綠色肥料是利用現代技術來設計和生產能夠最大限度減少肥料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減輕環境污染而又能維持相對高的農產品質量和品質的......
目前,國內外明確提出綠色肥料的定義和概念的文章尚不多見。浙江大學教授黃立章認為,綠色肥料是利用現代技術來設計和生產能夠最大限度減少肥料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減輕環境污染而又能維持相對高的農產品質量和品質的......
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科研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研發出聚碳酸酯(PC,又稱PC塑料)轉化為肥料的循環系統,證實以植物為原料制備的聚碳酸酯經氨水分解后可轉化為促進植物生長的肥料。此項研究成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