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5-05 10:57 原文鏈接: 廣西發食品中毒預警:蘑菇別亂吃牡蠣別生吃

      5月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發出了食品中毒預警信息,目前正是野蘑菇、野菜中毒事件的多發季節,盡量不要在野外采食。喜歡生吃牡蠣的人也要留意了,如果生吃被病毒污染的牡蠣也可能會引發中毒。

      又到蘑菇中毒高發期

      每年的3~6月是野生菌類生長繁殖的旺盛期。在廣西,這也是誤食毒蘑菇引發中毒事件的高發期。

      一周前,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報告,浦北縣發生了廣西今年第一例誤食毒蘑菇引發的中毒事件。當地農民在野外的松樹下采摘了一種俗稱“松木菇”的野蘑菇,當時一共有11人吃了這種野蘑菇,結果8人出現惡心、嘔吐的中毒癥狀,而且其中3人的癥狀還比較嚴重。經過當地醫院的全力搶救,中毒者最終保住了性命。

      衛生部門提醒,毒蘑菇中所含的毒素毒性穩定,一般烹調方法根本無法破壞其毒性成分,而且中毒后的死亡率很高,因此千萬不要在野外采食不熟悉的野蘑菇和野菜。

      無毒蘑菇也可能“變毒”

      自治區疾控中心食品安全與環境衛生科負責人黃兆勇介紹,目前在廣西發現的毒蘑菇種類已達10多種, 蘑菇是否有毒也不能僅從外表分辨。

      近年來的一些中毒事件還顯示,有些中毒者采食的野蘑菇是以前吃過、沒有毒性的,可這些“老相識”卻一改常性把人毒倒。黃兆勇說,曾經無毒的蘑菇變得有毒了,這跟地理、氣候、物種變異等原因都有關系,像 “大油麻蕈”、“馬屎蕈”、“毒平傘”等野蘑菇都曾引發過中毒事件。因此,采摘野蘑菇的風險性越來越大,為口腹之欲而以身涉險實在不劃算。

      專家提醒,如果發生食物中毒事件,應該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在等待救護車的期間,中毒者可以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然后把手指伸進咽部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

      生牡蠣中檢出致病病毒

      牡蠣,俗稱“蠔”,因味道鮮美而擁有大批的“粉絲”。更有人說,生吃牡蠣之鮮美是“天上有、地下無”。在南寧市大大小小的燒烤攤上,烤生蠔也是點單率最高的食品之一。

      記者從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前段時間實驗室人員從市場上抽取了一批生牡蠣進行檢驗,從中檢出了可引發感染性腹瀉的諾如病毒。據介紹,諾如病毒也叫諾瓦克病毒,通過被污染的水和食物進行傳播,感染后最主要的癥狀就是腹瀉。由于這種病毒具有發病急的特點,所以嚴重者可能會因為出現脫水癥狀而導致死亡。

      盡管檢出了病毒,但并不意味著牡蠣就要退出我們的餐桌。專家介紹,牡蠣在經過烹飪、煮熟以后,里面的諾如病毒就被殺死了。因此,牡蠣的美味還是能照樣品嘗,只是注意別生吃。

    相關文章

    海洋所在牡蠣溫度適應可塑性進化機制方面獲進展

    近日,MolecularBiologyandEvolution在線刊發了中國科學院院海洋研究所貝類遺傳與進化研究團隊關于牡蠣溫度適應進化機制的研究論文(Cis-andtrans-variationso......

    職業性二硫化碳中毒4性標準更新

    現發布《職業性二硫化碳中毒診斷標準》等4項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編號和名稱如下:GBZ4—2022職業性二硫化碳中毒診斷標準(代替GBZ4—2002)GBZ68—2022職業性苯中毒診斷標準(代替GBZ6......

    蘭州三歲兒童中毒身亡——談談一氧化碳中毒的處置及預防

    01概述一氧化碳中毒在冬天非常常見,特別是寒冷的北方,每年由于一氧化碳中毒出現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因此,今天科普一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緊急處置及預防措施。02概念一氧化碳中毒:是指在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一......

    官方發布|蘭州市七里河兒童中毒死亡后續

    2022年11月1日,蘭州市七里河區西園街道一名兒童一氧化碳中毒不幸死亡。對孩子的離世深感痛心和惋惜,對失去孩子的父母及親屬表示真誠慰問。事發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立即開展調查,現將調查情況通報如下......

    海洋所在牡蠣基因組編輯方面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張琳琳團隊在牡蠣基因組編輯方面獲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FrontiersinMarineScience(DOI:10.3389/fmars.202......

    三倍體牡蠣苗種生產技術及其應用通過專家驗收

    貝類養殖業是藍色糧倉的構成部分,目前牡蠣三倍體苗種技術在推動牡蠣種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5月30日,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組織專家赴福建漳浦對體系“牡蠣種質資源與品種改良”崗位團隊(中國科學院南海海......

    世界上最毒蘑菇是如何煉成的

    世界上最毒蘑菇——鵝膏是如何煉成的?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鵝膏環肽毒素合成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不僅發現了兩個鵝膏環肽合成新的關鍵基因,還首次證實鵝膏、盔孢傘、環柄菇之所以都能產生......

    毒蘑菇鵝膏環肽毒素合成機制研究獲進展

    有毒蘑菇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卻是重要藥物和功能分子的來源。危害最大的有毒蘑菇當屬鵝膏屬的某些真菌,大部分致死中毒案例是這一類蘑菇所致。劇毒鵝膏中的毒素為鵝膏環肽,但鵝膏環肽并非僅鵝膏屬真菌獨有,在親緣......

    蘋果手機停產,只因食物中毒

    據MacRumors報道,路透社稱,由于富士康工廠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印度的iPhone12生產已經停止。富士康位于印度南部欽奈附近的生產iPhone12機型的工廠,在工人的抗議下,本周將繼續關閉。據報......

    海洋所在牡蠣科貝類生物地理學研究方面獲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王海艷研究團隊綜合利用分子生物學、生物地理學、古生物學方法對牡蠣科(Ostreidae)貝類進行詳細的系統發育和生物地理研究,研究成果在系統演化及進化國際經典期刊《分子系統......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