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12-16 16:41 原文鏈接: 應對重污染天氣必須區域聯防聯控

      環境保護部12月15日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預警提示,并要求各地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采取應對措施。

      這次重污染天氣發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做好應急應對?本報記者采訪了有關方面負責人和專家。

      不利氣象條件加重空氣污染程度

      12月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共發生了兩次重污染天氣過程。地區人口多、工業生產和交通運輸集中、進入冬季后整個區域的燃煤采暖污染物排放大幅增加,是12月出現大范圍區域性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針對12月16日~21日的大范圍污染天氣,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站長柏仇勇說,本次重污染過程的原因主要是不利氣象條件、本地排放和區域性傳輸疊加影響。本次重污染過程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污染程度重。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自發介紹說,2015年發生了自1998年以來最強的厄爾尼諾氣候事件,導致明顯的氣候異常,也造成了2015年四季度我國北方地區溫度明顯偏高,空氣污染擴散條件不利,空氣污染狀況加重,重污染過程頻發。2016年厄爾尼諾切換為拉尼娜狀況,但仍延續了氣候異常狀況的影響。2016年進入秋冬季以來,我國北方地區溫度明顯偏高,冷空氣活動明顯偏弱。以京津冀地區為例,四季度平均多個氣象要素均表現為自2000年以來明顯偏差的情況,如地面平均氣壓為十多年最低,濕度明顯偏高,地面風速明顯偏小,與逆溫狀況聯系緊密的大氣中層溫度也達到十多年來最高水平,反映出大氣逆溫狀況明顯較重,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

      在談到此輪重污染天氣時,王自發分析說:“進入12月以來溫度偏高的現象尤為明顯。冷空氣活動強度弱,頻率低,大氣污染擴散能力的降低,已導致12月以來我國北方地區發生多次重污染過程。且根據資料的跟蹤分析,預計本月中旬后期到下旬初,我國北方地區又將發生一次大范圍天氣回暖過程,本次過程溫度回升幅度大,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

      柏仇勇介紹說,12月16日起,近地面風向系統性轉為西南,擴散條件轉差,河北中南部可能出現中至重度污染,預計新一輪區域性重污染過程開始。12月17日~21日,區域重污染過程影響范圍進一步擴大,并可能出現區域性傳輸,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大部分以重度污染為主,其中12月18日~19日影響程度最重。12月21日夜間至22日白天,區域重污染形勢有望得到緩解。

      區域聯防聯控勢在必行

      2013年以來的監測數據分析表明,秋冬季重污染期間,京津冀中南部區域多個城市經常同時出現重污染,單個城市采取應對措施難以達到治污控霾的效果,區域聯防聯控勢在必行。應對本輪霧霾,將是對京津冀區域聯防聯控的又一次考驗。

      “單個城市采取應對措施難以達到治污控霾的效果,區域聯防聯控勢在必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柴發合說,解決霧霾輸送與疊加影響,關鍵是要科學劃定采取應急措施的城市和區域。

      12月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共發生了兩次重污染天氣過程。12月2日~4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有60個城市統一啟動預警響應,首次實現了區域高級別、大范圍預警應急聯動,顯示了區域聯防聯控的效果。

      柴發合介紹,12月1日~4日和12月9日~12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多數城市實際污染情況低于發布預警級別,污染過程的持續時間、發生嚴重污染級別的城市數量均有明顯下降,說明提前采取應急響應措施有效減輕了重污染天氣影響,將污染級別降低了一個等級,污染持續時間也有所減少。

      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告訴記者,模擬結果顯示,通過采取應急減排措施,12月1日~4日,京津冀區域各城市主要污染物減排比例在10%~30%左右;各地細顆粒物濃度下降比例在15%左右,PM2.5日均濃度普遍下降20微克/立方米左右,尤其是12月2日~3日,北京、保定、廊坊等地PM2.5日均濃度下降近50微克/立方米左右。

      柴發合說,此次重污染天氣過程波及范圍較大、持續時間較長,類似于2014年2月華北地區持續7日的重污染天氣。如果不采取區域聯防聯控,很難把這種大面積、高強度的污染通過應急措施“拿下來”。

      劉炳江表示,為督促做好本次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環境保護部已派出13個督查組,對各地重污染天氣應對措施落實情況開展督查,嚴厲打擊企業超標排放等違法行為,加大燃煤鍋爐、茶浴爐等燃煤設施的監督檢查力度,抓好機動車限行等措施。

      “每次派人下去督查都能發現有人頂風作案。”劉炳江說,這次督查如果再發現企業頂風作案、政府不作為的情況,將對企業頂格處罰;對政府不作為,存在“等風來”、“為他人打工”情況的,將作為環保督查的重要內容,該處罰處罰,該問責問責,絕不手軟。

    相關文章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加強核酸采樣質量管理

    中新網6月13日電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3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冠病毒核酸采樣質量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規范做好核酸采樣的組織、培訓、考核等相關工作。通過......

    十四五:北京擬在5年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2021年北京市“兩會”上,《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請市人大代表審議。這份綱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時期,北京將大力實施綠色北京戰略,打好污染防治攻......

    五位專家解答京津冀再現重污染成因

    今年春節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多次出現重污染天氣過程,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和有關專家就網友關心的重污染成因和變化趨勢等問題進行了解讀。問題一:春節以來,假期又逢疫情,社會活動水平很低,為什么還有重污染......

    解讀元宵節期間重污染成因人少車少為何還污染?

    今年元宵節期間(正月十五19時至正月十六6時),我國部分城市出現重度污染。有人疑問,疫情期間戶外機動車并不多,工廠也沒完全復工,為何空氣污染依舊?生態環境部今日(2月10日)分析,元宵節期間空氣污染主......

    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相關部門聯防聯控

    記者從國家衛生健康委獲悉,國家衛生健康委進一步加大疫情防控工作力度,強化應對處置措施,全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一是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乙類管理,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

    京津冀再現大范圍靜穩天氣又是什么導致了重污染?

    11月21日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正在經歷一次重污染過程,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邀請攻關聯合中心學術委員會成員、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王自發研究員,對本次重污染成因進行解讀。01總體情況11月......

    皖魯蘇豫十市簽署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合作協議

    近日,安徽、山東、江蘇、河南4省淮海經濟區10個城市生態環境部門負責人,共同簽署了《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合作框架協議》。淮北、菏澤、濟寧、臨沂、連云港、商丘、宿遷、宿州、徐州、棗莊10市......

    生態環境部擬定達標企業重污染期間不停限產

    7月26日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2019年7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劉友賓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近年來,我國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但進入秋冬季,受污染物排放總量和不利氣象條件的綜合影響,導致一些地方重......

    重污染天氣排污可追刑責篡改偽造數據構成犯罪故意

    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生態環境部昨天聯合發布《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有關問題座談會紀要》(以下簡稱《紀要》),《紀要》加大對環境污染犯罪的懲治力度,提出重污染天氣排污可追刑責。打擊單......

    去年北京優良天數227天重污染天數減少9天

    4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2018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超過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46%,PM2.5仍是北京大氣主要污染物。與2017年相比,2018年,......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